广州市海珠区作协举办陈东明散文集
《珠江潮汐美》研讨会
文/曾婉华

7月16日下午,陈东明散文集《珠江潮汐美》研讨会在风景秀丽的珠江河畔、有着“中华第一街”之称的海珠区南华西街道社学教育培训中心总部举行。

研讨会由广州市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市海珠区作家协会主办,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道办事处协办。海珠区作协多名骨干会员、受邀的嘉宾以及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委派的省作协创研部主任周西篱,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智敏共20余人参会。


陈东明是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小小说学会会员,现为广州市海珠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他自1989年起从事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30多年来,在全国近百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1500多篇,约350多万字,获国家、省、市征文奖百余个,已正式出版个人作品多部,包括散文集《珠江潮汐美》《艺海逐浪》,小说集《大城市小故事》等。
研讨会由海珠作协主席王龙作开幕致辞,研讨主题围绕陈东明新书《珠江潮汐美》而进行。
本书由云南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9万字,描写了珠江两岸、南粤大地的红色历史、杰出人物、习俗风情,赞颂了南粤河山的旖旎、城乡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讴歌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面貌,充满正能量。

《珠江潮汐美》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一、湾区红;二、南粤美;三、广州好;四、故乡情。作者掘取大量真实感人的生活经历、典型且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每一部分,每一章节都独具匠心,流露作者真情实感。
与会领导、嘉宾、评论家充分肯定了陈东明的创作实力,认为其作品突出一个“真”字。
广东省创研部主任、一级作家西篱评价说:“真实、真情,是陈东明散文的主要特点。真情,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家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他充沛的情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人,会怎样进入写作。而情感,同时也代表了作家对自己笔下事物的态度。如果没有丰满充沛的感情和激情,勉强写出来的东西,很难感染读者。”

中国作协一家作家宋晓琪认为,陈东明作品饱含他对故乡对母亲河的深情,文中涉及南粤的历史、民俗、人物、风光,展现出城乡新貌、山水秀色、时代巨变,而那些珠江两岸的父老乡亲,也纷纷在他笔下生动出场,各有故事……

谭健强、黄智华、魏家坚、林宏生、龙智敏、丘静、徐启文、陈锡忠、池朝兴、卢敏仪、潘小娴等其他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切入,对《珠江潮汐美》的人物形象、结构特点、艺术特色、精神构建等进行阐释和论述,同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专职作家王厚基以书面发言形式参与了研讨。
【作者简介】
原名曾婉华,笔名清幽百合,广州市海珠作家协会秘书、编辑,社会工作师。自小喜爱读书和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来抒发情感;也喜欢旅行、摄影、音乐、美术、舞蹈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多篇散文、诗歌等发表于省市级报刊杂志以及网刊。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广州市海珠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