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文才王小明
文/李太忠
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付厅级干部王小明的一篇文章。王小明在老山作战时,是一八一团一机连的班长和代理排长,由於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战功,并被火线提干。参战结束后,一八一团在老山战场上火线提干的44名排长,被分批选送到原西安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毕业后重新分配,作为战斗骨干补充到原兰州军区的各个作战部队。王小明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步兵第八师,后因文笔比较好,被选调到机关工作,在南疆军区组织处付处长位置上转业,安排到新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又经不懈努力,从付处长升职到付厅级。一个军队转业干部。回地方工作多数都是在原地踏步上休息,能够转业后再提两级的实在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王小明的刻苦和忍耐非同一般。
王小明文章中提到的周兴堂,昰宁夏中宁人,一九七五年入伍,在金刚钻团历任各级磨炼,参战时任红一营教导员,战后一营荣立集体三等功,是四个营中唯一立集体功三等功的单位。参战回来后周兴堂提升为一八一团付政委,在团付政委位置上转业宁夏吳忠市交警支队政委,现退休在吴忠市休息。周兴堂是个优秀的政工干部,纳于言而敏于行,是一个敢抓敢管的带兵人,在部队中威信很高。王小明由於当时职务所限,对周兴堂的评价还比较肤浅,政声人去后的赞扬还是值得肯定的。
文/李太忠
一八一团在天水接到参战的预先号令后,因为缺排长,上级通知我们到撤编的57师接排长。我们团派政治处主任杨忠敏去完成此项任务。杨忠敏是个优秀带兵人,考察干部的眼光非常人能比。他经过各方努力挑选,从57师给一八一团带回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官排长,其中有一个学生官就是宋晓国同志。
宋晓国,陕西长武人,分配到一八一团后在三营炮兵连任排长。我和宁屯业下部队时被宁股长选中,调入团政治处工作。机关干事和部队排长相比,接触团首长机会比较多,我发现宋晓国是个可造之才。参战结束后,团里任命宋晓国为三机连指导员,在指导员位置上干的很好,接着升任团干部股长,炮兵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宣传科长等职务。我从五十五师政委平调回六十一师任政委时,宋晓国已是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之后,一八二团政委空缺,宋晓国到一八二团任政委,又因工作需要,平调到六十一师装甲团任政委。在装甲团任政委时被誉为“大漠骆驼”,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大幅报道过宋晓国的模范事迹。兰州军区党委作出向宋晓国学习的决定,并让宋晓国在兰州战区各大单位巡迴报告。就是这么一个经历丰富、政绩突出、参过战的优秀政工干部,最终没能进入將军行列,止步於宁夏军区固原军分区政委的位置上。在风气不正的年代政绩不如钱,误了多少优秀的军政指挥员啊……。
作者简介
李太忠,1950年出生,河南省孟州人,少将军衔,历任某红军师政委,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