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平米的幸福
作者:张静
伴随着鲅鱼入锅的“滋啦”声,一股喷香的白雾在六七平米的厨房里猛地腾起,母亲赶紧推开了狭窄的房门,白雾犹如飞龙一般,游弋进了茫茫的雪夜中。
母亲转过身,继续在昏暗的小厨房里忙碌着。锅里的鲅鱼已经煎好,葱姜蒜入锅、酱油上色、料酒去腥,添汤后白浪翻滚,母亲掌中的花椒面、精盐此刻便撒了欢似的扑进了鱼锅的怀抱,母亲又填了一把地地道道的土豆粉,上盖帘,大馒头一放,大锅盖一扣,浓浓的鱼香味就开始在38平米的小屋里肆意乱撞,把我的回忆撞了个满满当当——那都是幸福的歌唱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都是在这38平见方的小房子里度过的。说到这小房子,就不得不说到我的家乡——二九一农场。听父辈们说,刚解放时,国家派部队来开发北大荒,开发完以后,就以部队和连队的编号命名所开发的地区。想来也真是,我们这座四面绿树环合的小村庄叫“十六连”,前面的叫“二十五连”,后面的叫“二十四连”……总而言之,所到村庄都是用数字命名,称为“连队”,这些连队统归“二九一农场”管理。所以故乡于我而言,每一寸土地都隐藏着一段红色革命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既然是部队开发,那就得有部队的风范。所有连队的房屋排列都像士兵列队一样——横平竖直,侧面看是一条笔直的红线,正面看是一排排整齐的红砖瓦浪,共百余家的小连队,排得四四方方,绝无一家独门独院。我想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受部队“团结互助”的思想影响,开拓者希望我们能和谐友善,亲如战友,爱似家人。
每家的格局是一样的,每家的平数也是一样的——38平,所以,那时的幸福也是一样的:不分贫富,没有贵贱,生活恬淡,虽然清苦,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春去冬来,一年又一年。大人们,在38平米的小家中计划着每一天的日子,琢磨着每一顿的伙食,空闲时,东家走走,西家坐坐;孩子们,哪管什么春夏秋冬,晨曦日落,撒丫子往外跑,田间地头,都是我们儿时的乐园,不能跑出去的天气,就在家里玩。
38平的小屋子:一进门一间小厨房,再往里是一个带着土炕和被摞架(为了节省空间,母亲在墙上打的简易装被褥的架子)的小屋,厨房的左侧有一扇小门,进去便是20平左右的客厅。就这样小的空间,我和哥哥竟还能玩捉迷藏,玩欢脱的我们总能把家里的土炕蹦塌,我和哥哥的屁股上也免不了挨一顿“旋风掌”。即便如此,38平米的小屋飞扬出去的依然是我们的欢声和笑语——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快乐!
如今,我们早已搬离了38平的小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我怀念的十六连,那怀拥着我满满幸福回忆的38平,都因土地规划变成了一片农田;其他连队虽还模样如昨,但早已物是人非。人到中年的80后,正在城市里努力的打拼,忙碌的生活已让他们焦头烂额,疲惫的心灵更是无所归栖,哪还会情回故土?80后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向往大千世界的90后和零零后了。驻守在那片红砖绿瓦里的,只是几户留恋故土的老一辈罢了。
想来,此时的故乡,又是春花漫山岗,可小园依旧冷落草荒凉,奈何青砖红瓦无人问,任凭相思忆断肠……
个人简介:
作者:张静,笔名:弱水三千,黑龙江省双鸭山人,语文教师。对文学有着自己的小热爱,平时喜欢写些散文和小诗,为庸常的生活增添些许的诗情画意。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