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世界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将坚硬的石头赋予生命和灵魂,让冰冷的石头有温度、有情感、有故事!

我创作的石雕作品 《误入桃源》采用了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将传统皮影艺术与绘画语言巧妙地融入到汉白玉雕塑创作之中,使人物飘逸的衣袖形成了正负形体,弥补了剪影形式雕塑本体语言的不足,浮雕的桃红绿柳、鸟语花香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与趣味性,蕴含着我对自然、人文、情感等方面的思考与表达,承载着我多年来在艺术上苦苦探索的心路历程。在创作中,不仅需要艺术家有精湛的技巧、对材料特性深入理解,更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件好的作品会让我们思考生活中那些被忽视或被遗忘了的美好事物,在喧嚣和压力之下保持内心平静与清明。
雕塑《误入桃源》不仅是我对石头进行精心雕琢的过程,更是我情感和灵魂的倾注。我将自己对生命和灵魂的理解融入到坚硬的石头之中,通过一锤锤、一钎钎赋予了作品以生命力和灵性。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手法,并通过精湛工艺将其完美呈现在观者面前。它既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又富有深度和内涵。作品在背光的映射下呈现出朦胧而神秘的艺术效果,仿佛进入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中,使人沉醉、流连忘返!
因此《误入桃源》以其独特风格、精湛技艺和深刻意境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在众多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花杯金奖,这是对艺术家创作辛勤努力付出的认可、也是对这件作品独特魅力的肯定。
唐朝孟浩然诗云:“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这句诗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误入桃源》所带来的奇妙感受。 在这个“桃源”里,“误入”意味着偶然发现或者命运的安排,而“初怜竹径深”则表达了对这个神秘世界的初次感受与眷恋和一个人偶然间进入到一个理想化、乌托邦式般完美世界时所产生的赞叹与享受。这个桃源并非真实存在于地理上,它更像是人们向往、憧憬和追求内心平静时构建起来的理想世界。
当我们欣赏雕塑作品《误入桃源》时,仿佛也误入其中, 那里没有生活琐事和纷争,只有自由与梦想。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物质至上的社会中,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美好而纯粹的事物,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浪漫。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误入桃源》带给我们的奇幻世界中停下脚步!感受艺术家对于美和心灵的独特诠释,愿每一个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心中的桃源。
王月明简介
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河北省雕塑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河北省雕塑技能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保定市雕塑学会副会长
曲阳雕塑学会会长
燕赵文化之星
1958年生于河北曲阳。多年来坚持艺术创新,借鉴意象雕塑创作手法,相继创作出《生命赞歌》、《风韵千古》、《世纪流言》等系列作品,并逐步形成了时尚、简洁、优雅的雕塑艺术风格,2008年和2017年两次成功举办了“王月明雕塑作品展”。作品曾获2007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威海国际陈设艺术展银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44届“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银奖;第一届、第二届河北省雕塑大赛银奖、第五届、第六届金奖;2016年云岗国际佛教艺术大展银奖;2018年和2019年全国石雕石刻大赛金奖;201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2023年金奖、铜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