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淌在玩艺荟里的童年时光
毛秋实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语)
——题记
给生活踩一脚“刹车”
如今,在熙熙攘攘、异彩纷呈的世界里,若能寻觅到一份孩提时最天真烂漫的微笑,安详、快乐的童年时光,是件非常不易的事。
蓝天、青砖、瓦房、天井,在龙泉古镇的博物馆群落一颗印式建筑院落里,有个“玩具博物馆”——玩艺荟。里面收集了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玩具,只为找回快乐,开启智慧。
据玩艺荟的创意人谢老师介绍,创建这个博物馆的初衷,是想让终日忙碌的年轻人,给生活踩一脚“刹车”,按下暂停键,陪老人、孩子一起找回快乐。展品是通过捐赠收集的,展馆希望通过展品,给大家带来快乐,帮助成长。

进入展馆,一面凹凸有致的几何墙上的老照片,勾起了我们的回忆,我们仿佛寻着“叮当猫”的时光机穿梭机,穿越到我们的童年。
回头看看,快乐其实很简单。什么“跳房子”“滚铁环”“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跳橡皮筋”……各种游戏,应有尽有。
历史的天空 百姓的智慧
玩具,泛指可玩物品、娱乐的工具。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通过自然物体,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达到寓教于乐、让人变聪明的的方式。广义理解,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叫玩具。
玩具是由生活应用衍变而来的,适合儿童,更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批智慧经典玩具。展柜里,各种各样的玩具,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弹弓,起源于上古时代,有记载:“泰山诸神爱好狩猎,其猎必用弹弓。”水铳,起源北宋时期,是古代皇室防范火班消防工具。

玩具不仅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与聪明才智,更可以让人们在娱乐中获得灵感。中国玩具“智”造,通过玩具产生联系,比如由中国陀螺演变来的陀螺仪。
中国传统玩具有鲁班锁、孔明锁、七巧板、积木等玩具。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轿子、床等的制造,都受榫卯结构的影响。一块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种图形。
玩具的发展跟生活、科技发展密不可分。比如“沙包”,就是从原始狩猎工具中演变成玩具的,娃娃会在玩的过程中产生思考,作出躲闪行为。“弓箭”“木刀”如今也成了“玩具”。
玩物不尚志 智慧的荟萃
玩玩具、做游戏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想象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及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有个成语叫“玩物尚志”,但是谢老师认为,玩具对孩子的影响,有带动中国“智”造的可能性,对世界的影响,引领中国“智”造的发展。

比如风筝,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制造的。当纸飞机划过梦想的天空时,人类也因此原理,制造了飞机、宇宙飞船等,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
立体眼镜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VR眼睛,起源于清代,由两张完全相同照片可以还原立体照。
这些玩具以小见大、洞见匠心,访问者在了解这些玩具的过程中,不仅要领略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应该做出进一步发明创造,改变生活。
打开盲盒 开启智慧
有多少往事,被锁在记忆的匣子里。打开尘封的记忆,开启盲盒,就是开启智慧。
穿过小天井,来到里面的一间房内,设置了盲盒区,只需要用力按柜子门,就能打开盲盒,除了各式各样让你惊喜的玩具,汽车、手枪、弹子跳棋、小提琴、葫芦娃、变形金刚、房子、帆船、木马等等,应有尽有。
有些盲盒打开,也会有失望,就是只有一张纸条“空猫猫”“奥嚯”“打失嘚了”“白啦啦”“不有”。也不知道对于小孩子而言,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许多盲盒里面,有很多生动的与儿童游戏有关的民间俗语:
大眼睛,偷钱买点心,你不给我吃,我告你老母亲!
小头螺丝钉,上课不专心。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军。
各回各呢家,扁担开花;各洗各的脚,扁担长角(guo)!
顶锅盖,油炒菜,炒着那个莫来怪。
点点斗斗,南山咳嗽,张飞骑马,拿刀就挨剐!
糯米糯米团团,火车龙船,有人买米,掼下海底!
揍揍包揍揍包,你出锤来我出包,输了支着弹脑包,头上长出大包包,你一包,我一包,弹得大包包,脑壳上尽是老糟包。

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轱辘轱辘四,轱辘轱辘五,农民翻身斗地主。
鼻子脓两大筒,划碗米线两条龙。
我喜欢,鸡蛋炒馒馒,炒也炒不熟,抱着风炉哭!
小娃娃玩泥巴,爸爸回来打嘴巴!
我们俩个好好,买只鸡来炒炒;你吃鸡头、鸡屁股;我吃鸡肉、鸡腿、鸡腰花。
嘣咚,嘣咚,及时买来及时送。
松井呢亮蛋,滑溜溜,滑溜溜……
东寺街,西寺巷,茅司拐拐小楼上!
一把沙岭果,丢下金汁河;飘呢飘,落呢落,不飘就要落。
又出太阳又下雨,青蛙出来讲道理!
日浓包,踩高跷,踩不着,掼一跤。
老奶,老奶小拐脚;一拐,拐到太阳落。
小老三敲铛铛,敲到金马坊,捡着个大铃铛。
小气鬼,卖凉水,棒棒打着歪歪嘴。
……
在玩具博物馆 沉浸于故事中
温柔的风,吹拂着记忆,阳光下正在博物馆小院里,回味时光的我,被一对父子,带回了儿时:他们在里面停留了许久,只见那位父亲打开一个个盲盒,耐心地给儿子讲述着里面的物品。
此情此景,你是否会想到你的小时候,有父亲陪伴的日子?我的印象里,父亲曾买过两双皮手套给我们姐妹俩,陪我们在寒风刺骨的隆冬跑步。

我呆坐在天井里,不经意间抬头看青砖、蓝天,风送来一朵蒲公英,我的心就像被沉睡的线条世界被牵动着,它将我的灵魂带往了理智之外。我想起带女儿去郊游时,总忍不住给她摘一朵朵蒲公英,她努力撅起小嘴去吹的场景。
孩子的玩耍声混杂在一起,呼唤着天上一颗颗睡意朦胧的星星。我带过她玩跳房子、骑滑板车、打羽毛球、溜冰、下棋、玩过家家,但凡能童年能玩的游戏,我们几乎都没有落下。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却也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所有的记忆,也承载于那盏史努比的台灯里,灯下记忆着孩子埋头苦读的身影。带着这些记忆,我把那盏台灯,留在了玩具博物馆里,还有那个只要你一看见就令你忍俊不禁的,笑眯眯的小黑人。
在玩具博物馆,我反复吟唱这这些旋律流畅、复杂,浑厚、深沉的玩具音符,他们完美交织成一曲曲童年时光。
我爱玩具博物馆,更爱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明净的双眼、天真的思想,你难道不想带老人、孩子来玩味一番?

【作者简介】毛秋实 字西圃,号琴溪,松雪堂主,女,白族。
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云南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昆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从小耳濡目染,随父亲毛诗奇学习诗歌、文学创作。自1991年起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多家省级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各类作品270余件。
1998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从事报刊美编工作24年。
自幼喜爱书法,2012年起,师从著名书法家吴致铨恩师习书法9年。楷、篆、隶、行、章草均有涉猎。
2013年起,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杨媚恩师研习古琴。
2019年起,师从著名篆刻家王家宁恩师研习篆刻。
余生所愿,诗海墨池泛舟,携琴上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