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省仓颉文化研究会换届选举大会上的发言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理事、商洛市
书协、洛南作协会员 柯尊智
尊敬的傅会长,各位副会长,各位专家,各位理事、会员,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我来自仓颉造字故里洛南县,很荣幸当选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的新一届理事参加这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言。首先,我谨向省仓颉文化研究会换届选举大会胜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自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各位会长和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在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共同努力下,省仓颉研究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首次搭建起了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的文化研究平台,掀开了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交流和推广的大幕,填补了省级仓颉文化研究组织机构的空白,开辟了全省仓颉文化研究及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天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团结和带领全省仓颉文化研究者加强学习、挖掘史料、深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三是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成效显著。因此,在这里,我谨向上一届省仓颉文化研究会所有成员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取得的工作成效,表示衷心感谢!

仓颉造字终结了“结绳记事、契木成文”的历史,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子被不断地完善创新,逐步演化成为具有世界性的博大精深的先进文字系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延续至今而生生不息的文字,构建了古文字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承对接和高度融合的现代文字体系,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充分彰显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
相传仓颉生于陕西白水县,后随黄帝南巡至洛南县保安镇的洛河岸边阳虚山下,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别致,四季分明,春花秋草,夏雨冬雪,分季呈现,森林茂密,河流穿错,有鱼鳖海怪、飞禽走兽。基于“结绳记事,契木成文”之困扰,仓颉受黄帝之命,开始创制文字。仓颉仰观日月星辰,天地变幻;俯察山川地理,蹄迒鸟迹,得神龟负书之天启,受丹甲青文之神授,首创文字,现存28字。传说仓颉造字成功,天雨栗,龙潜藏,鬼夜哭。为了纪念仓颉,褒铭其造字奇功,人们把这一天定为谷雨节。在洛南民间,人们在谷雨节祭祀仓颉活动声势浩大、世代延续。

在洛南县保安镇许庙村阳墟山、盘底村元扈山、黑潭村三个村留下了“阳墟鸟迹”“元扈授书”“墨染黑潭”“灵龟负书”“元扈凤图”“焚崖毁字”等众多文化遗迹,仓颉造字遗迹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九年(1829年),洛南县令王森文,博学好古,深入民间,历尽艰辛而访得民间原字拓片正本,勒石成碑,立于阳墟山下许庙村道醒目处。凡经碑前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拜碑行礼。
清光绪五年(1879),县令伊允桢为扩大祭祀规模,方便各级官员及县城周边群众祭祀,于县城东街新建了仓圣祠,并在仓圣祠和县城开始祭祀仓颉,开创了洛南官方祭祀仓颉的先河。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仓颉造字精神,助推文化振兴和经济发展,1999年,我担任保安镇党委书记期间,团结带领一班人,从保安镇情实际出发,提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工作思路,1999年初春,举办了首届仓颉文化艺术节,省市县领导和专家学者莅临参与,参加活动人数达5万人以上,开创了建国以来官方研究仓颉文化、祭祀仓颉的先河。次年即2000年,洛南县委县政府就举办了首届仓颉文化既核桃节。也就从这一年开始,县政府在洛南县城南边的馒头山上修建仓颉园、仓颉庙、朝圣门、仓颉大步台道,并在仓颉园上竖立了仓颉雕像,同时确定将每年的谷雨节定为公祭仓颉日,一直延续至今。2019年前后,时任县长王宇鹏先生,主持在仓圣祠原址复修仓圣祠和仓圣祠广场,次年,又在保安镇修建规模宏大的“仓颉小镇”,建起了仓颉广场、仓颉文博院、汉字碑林、汉字源流馆、仓颉大殿等,占地面积超过百余亩,同时把保安镇命名为“仓颉小镇景区”,洛南县公祭仓颉活动便移至仓颉小镇举办。现在,仓颉小镇已经成为商洛乃至陕西的一处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为了加强仓颉文化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2017年,洛南县成立了仓颉文化研究会,选出了以李志全为会长、刘剑锋为常务副会长、何元龙、刘申等为副会长的领导班子。研究会成立后,积极开展仓颉文化研究,组织编辑仓颉文化研究丛书,创办《仓颉文化研究》报纸,同时,前往白水参加公祭仓颉活动,并多次与白水县同行进行交流。2020年,研究会又赶赴河南、山西、白水等地,对14处仓颉文化遗迹进行考察,与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拍摄了大量视频素材,正在制作电视片。

另外,几年前,洛南县与白水县共同申报的“仓颉传说”已经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基于以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洛南人,我感到万分的自豪和骄傲,我也为我能够再次当选为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理事而感到万分的荣幸!
今天,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新一届班子已经选举产生,我们坚信,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一定会继续发扬上一届班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领全省会员深入开展仓颉文化研究和仓颉文化交流,把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创出更加辉煌的成绩。在此,我向大会提出以下不够成熟的建议:

1.坚守陕西仓颉文化这块厚土,肩负仓颉文化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搭建起富有陕西特色的仓颉文化研究平台,辐射和带动全国仓颉文化研究深入开展,为振兴陕西文化作出突出贡献。
2.尊重仓颉文化内在规律,以严谨、科学、专业的治学态度,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开展仓颉文化研究,砥砺创新,出成果,出人才,求创新。我们会员要紧跟步伐,开拓视野,提高能力,锤炼素养,尤其是锤炼人文素养,虚心学习,谦逊治学,提升境界,努力成为高素质的研究者。

3.努力建设科学、诚信、规范的学术道德,放宽学术视野,虚心学习,兼容并蓄,共勉提高。
4.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研讨、采风和学习活动,尤其是加强洛南、白水、长安等有重要仓颉文化遗存的县区的联谊,建议每年在这几个县区举办学术交流、采风、创作活动。
5.发挥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的作用,提议在洛南县保安镇复原、完善和建设“阳墟鸟迹”“元扈授书”“墨染黑潭”等文化遗址,努力丰富仓颉小镇的文化景观,打造仓颉文化研究基地,使游人有看点、活动有载体、研究有基地。

尊敬的傅会长,各位副会长,各位专家,各位理事、会员,媒体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依托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这一平台,肩负使命,勇于作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仓颉造字精神,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亦将以这次会议为动力,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努力工作,奋发进取,积极履行理事职责,投身仓颉研究会工作,虚心学习,潜心领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会员理事,为研究会的工作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柯尊智,男,汉族,陕西洛南人。中共党员,离职公务员。现为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理事,市书协、县作协会员,洛南县仓颉书画院院士。工作之余,勤习写作,酷爱书法,作品先后在《当代陕西》、《商洛日报》、《山泉》杂志等发表。偏好杂文写作。书法传承颜、欧、柳之风,趣慕褚遂良之范,多以行楷呈现。作品先后在国、省、市获奖,2021年,“中国梦.名家杯”全国书画大赛获优秀奖,翰墨百家“红色庆典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获优秀奖,作品入选名家书画册。任上,于1999年春主持举办了首届仓颉文化艺术节,开创了建国以来祭祀仓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先河。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洛南,诚拜文化艺术界先达为师,虚心学习,不断进步,成为不断丰富自己崇尚文化艺术之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