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一百)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绵绵窗风情如许,
一帘幽梦惊莺啼。
阁台闻笛过湖碧,
朝色锁香荷眉思。

未来世界理性的大统思想一定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超阶级思想,而理性、和谐、恒久必须与“道”相连。近百年的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理论矛盾究竟存在哪里?有没有调和的可能?未来人类的思想如何从斗争走向包容与和谐?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道德社会,它应以社会和谐运转以及分配上的公平公正作为最终目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公正首先体现在社会资源的配置合理上,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以其社会资源按照“人的需要”进行合理分配,所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前提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相对丰富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产品极大丰富”和“以人文本”是“按需分配”社会基础,而社会分工和资源配置都需要以人类道德的自觉性发挥着社会和谐的主动作用。人类社会的主要领域秩序不是用法治而是靠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人文道德的自觉性在调节和维持,“人”是社会关系中心。
资本主义社会是个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以物为本”的社会,它强调私有物权的不可侵犯以及”物”在交换中所洐生出的各项权利的保护,而物权及其衍生权利的保护需要法律这个外在的强制性工具,所以,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资本主义社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社会,这与共产主义的公有制基础上的“德治”形成对比,资本主义社会中,物权以及物的衍生权利在某种意义上放到社会极高的位置,“以物为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契约和利益的交换基础。所以,公有制和私有制,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贫富两极和按需分配,德治和法治,人权和物权,以“社会”为主义和以“资本”为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在具体实践中的差异显现。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华约集团与北约集团的五十年对立,也体现出了两种意识形态的不可调和。然而,西方的两种主义来到中国,却在太极之中阴阳和合,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立,解决所有分歧中的问题,这是中国智慧的体现。既不否认国家的共产主义目标,又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和“市场”理念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通过中国梦的实现来复兴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精神基础!这让世界剧烈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中庸与灵活,感受到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超凡脱俗与包容伟大。
东方文化的土壤中熏陶成长起来的黄色人种,有着绝对与众不同的智慧与才能,从《易经》文化中脱颖而出的道学文化更是直奔哲峰。对于从道学发展出来的术数应用学科,例如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学,以《孙子兵法》为基础的军事学,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的儒家经典的人伦学说,在医学,军事学,人伦学等领域大显神手,令古今学士兴趣盎然,甘之如蜜,欲罢不能。所以,在探讨东方文化的具体事例时,中医展现的医道和古典军事展现的兵道都是道学的正宗分支。正如上章所言,《孙子兵法》给我们所带来的是来自道学的本质性的规律性的思考与应用,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战场的厮杀声中,毛泽东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战争,中苏战争等等,一张一弛、一阴一阳的战争艺术在不同战争形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东方的军事战略神奇,为什么挡不住成吉思汗的铁骑部队,为什么不足两万人的八国联军,却在五小时内攻陷了拥有45万守军的北京(正规军15万,义和团30万),为什么区区几十万日本鬼子将中国国民党的几百万正规军如驱羊群般赶入四川盆地,这些问题会在以后兵道中详细分析。兵道是道学的分支,其创立者孙子,以《孙子兵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对孙武有如下描述…“吴王阖闾深知孙武用兵如神,任命其为伐楚大将,孙武指挥不足五万吴军在楚国土地上五战五捷,击败强楚二十万部队,攻克楚都郢,吴军在孙武靡下,作战勇敢,赏罚严明,使吴国威震天下,称霸诸侯”。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