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著名学者胡凤丹
诗赋汉川甑山
文║吴雷
胡凤丹(1828年-1889年),清代浙江永康人,初字枫江,改字月樵,号桃溪渔隐。历任光禄寺署正眼法、兵部员外郎、湖北道员、湖北督粮道等职。在湖北创办崇文书局,于杭州设“退补斋书局”,刻书以精审见称。曾辑编《金华丛书》,著有《识字一隅》《闻见录》《乡贡录》《退补斋诗文存》等书。
1866年,胡先生调任湖北道员,受时任湖广总督李瀚章指点,胡先生开始创办崇文书局。并迅速在旗下聚集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因经营管理得方,成为了晚清四大官书局之一。先生声名日隆,家乡亲友也纷纷赶至湖北与其把酒言欢。一日亲友将赴归程,便相邀四处游玩,行至黄鹤楼时,赏景观花时不禁有感而发,遂发诗兴描写途中所见,以赠亲友聚离之情。
《颖叔约张鹿仙、刘鲁汀、陈伯双及余游黄鹤楼,时将南归,行有日矣,作此赠别》:
忆昔黄鹤驮君来,
江城五月梅花开。
今日黄鹤送君去,
汉水汤汤流不住。
濒行招我登高楼,
白蘋风起寥天秋。
烟波浩莽渺无极,
乾坤俯仰生閒愁。
帆樯来去纷如织,
对此难为楼上客。
浮鸥空有万里心,
飘泊为家归不得。
看君指日乘长风,
吴淞东下何匆匆!
应须匏系念吾党,
毋使目断南飞鸿。
呼僮煮茶沁肺腑,
清谈不辨谁宾主。
坐中忽见斜阳颓,
天上何时德星聚?
君不见大别山小别山,
山前柳色青可怜。
物犹如此不忍别,
为君高咏河梁篇。
诗中所提及的小别山即为湖北汉川甑山,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讲叙的是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在此地发生战争的事情。
考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八》“沔州管县二汉阳㲼川,㲼川县因㲼水为名也,小别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春秋吴伐楚令尹子常济汉而阵,自小别至于大别即此也。”
又考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汉川县 小别山县南十里。山形如甑,亦名甑山。《左传》定四年,吴子伐楚,令尹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是也。”
先生才智过人,为小别山赋诗,为汉川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添佳话,深为后辈敬仰传颂!
【责任编辑 胡采云】


吴雷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