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九、吃喝成风
九十年代,与下岗工人、农民艰难生活形成反差的是,公款吃喝盛行,天天爆满的宾馆、饭店酒天花地、歌舞升平,扬漾着深化改革后的繁荣昌盛。在饭店里吃喝挥霍的主角是国家干部,享用的是公款消费。众所周知,中国官员大吃大喝天下第一,据有关资料爆出,一年的三公消费竟达19000亿。据悉二十个部门年接待费超千万元,国税系统每天就吃掉267万元。有一位记者对官员的吃做了如下描述:一些地方会议开幕吃,報告结束吃;安排计划吃,总结经验吃;领导来时吃,领导走时吃;有东西吃,没东西创造条件也要吃;有权当然吃,没权蹭着吃;因为吃所以穷,越是穷越要吃;吃的触目惊心,吃的莫名其妙,吃的心痛不己。
不但公款吃喝成风,而且腐化严重,虽然党的纪律监察部门建全,但已经失去监督作用,对任职的工会干部和纪检干部戏称是:“工会工会吃了就睡;纪检纪检吗事不管。”缺乏民主监督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说了祘,只要党委书记签字,什么都可以报销,不管有没有正式发票,打白条也可以报销,群众戏称是:“吃、喝、嫖、赌全报销。”有一个金融部门租住在我们办公楼上,将我们宾馆定为固定招待场所,虽然不天天在宾馆吃饭,但一年报销招待费要了七百多张空白发票。
各单位的公车都视为一把手自已家的,将单位的豪车习惯称为某某书记、某某局长的,公车私用顺理成章。据一个单位的司机透露,某领导的一辆皇冠车一年报销了一万公升汽油,平均每天近二百七十升汽油。某单位刚买了一年的新车,报销了十万多元的汽车维修费。内部管理失控,开放意识极高,利用费用开支肆无忌惮地进行贪污。各单位购买豪车成风。当时社会上有一句口头禅说的非常形象:“一顿饭一头牛,腚底下坐着一栋楼。”
对于大吃大喝现象我们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站在宾缩经营角度,对于大吃大喝是非常欣喜的事情,并且要顺应吃喝水平的提升,吃喝费用越高,我们获取利润越大。一桌高档宴席的菜金有过去的二、三百元提升到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对于飚升的菜价使得厨师们长愁,不知上什么样的菜才能达到如此高的标准?厨师们绞尽脑汁,尽量用鸡、鸭、鱼、肉、让饭菜量大实惠、在精工细做上下功夫,尽量满足食客的要求,但事与愿违,食客们抱怨花了钱吃不到好东西。什么是好东西?实际就是没吃过的、稀罕的。于是我们购进大量大虾、甲鱼、螃蟹、燕窝、鱼翅等物以稀为贵的珍品,提升饭菜标准。饭菜档次的提高吸引了大批顾客。
有一次,一位姓史的局长头一天预订了二桌八百元钱的包桌,说是第二天晚上招待江西来考查学习的客人,因为南方的客人点名要吃北京烤鸭,所以嘱咐我们一定要上北京烤鸭这道菜,因当地没有使我作了难,与厨师长商量怎么办,还是厨师长经验多,他说:“这还不好说,你今天马上坐火车去北京,明天买回来,晚上保准能用上。”听了厨师长的话,我连忙坐公交车去了德州,下午坐火车晚上九点多到了北京站,下车后我打问一位民警:“北京哪里烤鸭最好?”民警告诉我说:“天安门前正阳门南的全聚得。”我坐公交车找到了全聚得饭店,己是晚上十点多,饭店己关门停业,无奈,在附近旅馆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到全聚得饭店,十点钟才开始营业,我只能耐心等待,十点半钟终于买了两只烤鸭,急忙返回火车站,还好买上了十一点半的火车票,来到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总祘没耽误晚上宴席用。但是上烤鸭却闹出了笑话。厨师长虽然厨艺不错,但是没有吃过烤鸭,不知道传统烤鸭的做法,但很自信,用刀将烤鸭剁成块,还摆成鸭子的造型,围上花边,让服务员当一道大菜端到客人面前,随烤鸭带回的小面饼、甜酱、黄瓜条、葱絲佐料统统没上。烤鸭上桌后,史局长认为佐料在后边,给客人介绍说后边还有佐料,但佐料迟迟不上,史局长让服务员出来问厨师:“鸭子为什么不骟成片、为什么不上佐料?”我一看事弄砸了,对厨师长说:“你不知道要将烤鸭骟成片,卷着饼吃吗?看这事弄的,这可怎么办?”厨师长说:“这不要紧,我去向史局长和客人们解释。”然后在吧台倒了一杯酒径直走到歺厅对史局长和客人们说:“各位来客,我来介绍一下烤鸭这道菜,烤鸭有两种吃法,一种骟成肉片吃,一种剁成块吃的,头一种怕硌着牙,不带骨头是让牙口不好的吃的,后一种是让年轻客人啃着吃的,啃着吃很有滋味,所以今天让大家啃着吃,你们远道而来,不成敬意,我敬大家一杯酒。”守着客人,碍于情面,史局长也不好再说什么,附和着说:“对,一个地方一种吃法,大家干杯”。宴席后,送走客人,史局长恶狠狠地对我说:“贝州宾馆的烤鸭一一啃着吃!”然后气昂昂的走了。结帐时,硬少给了四百元钱。“贝州宾馆的烤鸭一一啃着吃”成了口头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伴随吃喝风盛行,营业额大涨,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损失。各单位来人定歺,我们远高接迎,吃完饭却不给结帐,硬是签字走人。开始对单位安排的我们并不害怕,反正单位黄不了,过一段时间再去单位要帐。久而久之,欠帐成风、顺理成章,現金结祘好象有失脸面。没办法,我们派出服务员拿着饭费单子去各单位要帐,开始还能要回一部分,后来服务员高兴而去,败兴而归,诉说着去要帐的辛酸遭遇。态度好的给说句明白话,让再等等。不好的连签字人的面都见不到,不是说出差,就说不认识这个人。时间久了,服务员一听说去要帐都怵头,谁也不愿意去了。帐要不回来,资金周转困难,没办法我们开始拖欠供货方,时间长了,还不了帐,供货方开始停止赊欠,恶性循环,到了资金周转不开的地步。2020年外欠饭费二十余万元。再也不敢赊欠营业了,马上门庭惨淡,没有来吃饭的了,好端端的一个饭店就这样被吃黄了。
正是:
贪腐浪费吃喝风,
公款吃喝害百姓。
赊欠饭费不还帐,
人民深居灾难中。
待续……
下节请看:厄运当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