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 学 印
【0082】养 生(B)
养生为保健,保健为健康。
金庸,金大侠年旬八旬,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耳聪目明,慈祥仁义。他的养心怡神的秘诀除“乐观开心不忧愁”外,更注重的是“正其身,神相通,神身互补。”他常说:“人要善于有张有弛。武侠小说打一会儿,就得吃饭,谈情说爱。老是紧张是不行的。年纪大了,把节奏放慢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我现在的心愿就是乐观豁达养天年。”
其实,金大侠所持有的这种乐观与豁达的生活态度,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50岁那年,金庸曾亲书的一幅对联就极为有情致,也是他心念平静的真实写照: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文中有武,不饥不寒,老而不死,不亦快哉;
品到无求,无迂无争,迂则必争,无实无难,远于无常,无量寿也。
他还把自己保健养生的研究归纳为“十二多,十二少”之正反要诀: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怨、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
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语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混乱、多怨则百肠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守。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命。
这正是:“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梁启超语)
照此养生保健,定会受益多多。
信否——由你?
(2023年7月16日写于“悠然居”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