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五十年
作者:南秀山
我和老伴结婚五十年了。
开始我在三门峡矿山工作时,老伴在老家农村确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她是村里一名民办教师,家里还有三个儿女都很小,我母亲年迈体弱,靠老伴一个人挣工分吃饭。
三中全会后,俺家里又分了八九亩责任田,那时都是人工种人工收,没有机械化。后来我家里又买了一头牛,还喂猪喂羊,养鸡养鸭,我老伴早起晚睡,里里外外全靠她。
农村刚刚分田到户时,我家五口人分地八亩半,分了八九小块地,村西头有一块只四分,有一耙宽。
我和老伴天刚蒙蒙亮,就扛着铁锨去掘地,太阳出来了,老伴还得回家做饭,还得去学校教书,老伴再苦再累,从不叫苦,从不说出一句怨言话……

改革开放初期,家里收麦时,我总要请假回家帮助老伴收割麦子。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收割机,收麦全用镰刀收割,八九亩小麦,我和老伴怎么割呢?老伴只好到他娘家去"搬兵",那时她俩个妹妹还没结婚,常常帮我家干活。
收割了麦还要捆成梱儿,再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把麦子拉到自家的小场里。
当时村里没有几家人买手扶拖拉机,买四轮车的,打场得排队,摊场,打场,挑麦秸,堆麦粒,扬场,垛麦秸垛。
还得抢种庄稼…
一个麦季过来,人能脱层皮,累得不可开交。
一次,我和老伴白天收麦打场,晚上在月光下加班栽红薯。
我每次探家返矿后,矿友们差点认不出我了,说我又黑又瘦……
因我家庭困难,为照顾家庭,1985年春天,我从矿山被调到商丘市乡镇企业局任业务员。
1987年底,我又被调到家乡虞城县利民供销社任采购员,山南海北跑遍半个中国。
总之说,在农忙时,我能帮助家庭干点活儿,去减轻老伴一些负担。
1993年春天,因我动了一次大手术病退了。
我一生爱好是写作,在三门峡矿山时,经常在矿工报,中国煤炭报,工人日报,豫西文艺等报刊发表小作。
病退在家里感到很无聊,我又重新拿起笔来采写农村小信息,小故事发表在虞城晨报上。
时任利民镇党委书记的袁文选在报纸上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就把我招聘到镇政府办公室专业写作。
四年后,袁文选被提升为副县长调到县里去了。
后来徐家修任镇党委书记时,他推荐我参加了商丘日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我学习回来后,写大稿上大报,在市省等级报刊上发表作品。
我在镇政府办公室专业写作二十多年来,已在报刊上发表新闻报道900多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300多篇(首),连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迅员与先进个人。被利民镇政府评为“特别贡献奖”与"特殊贡献奖"。
特别是我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后来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
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两年两次出席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与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同时,我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自我调到家乡三十多年来,老伴是我的好内助,她支持我写作。所以,我在镇政府一边写稿,一边帮助家庭劳动。
现在我三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两个女儿都有了孙子,外孙子,我和老伴已见了四代人。
我儿子也有三个孩子,我大孙女已大专毕业在南京工作,二孙女在河南理工大学就读,孙子也十六七岁了,现在开封上中专。我已把家中的几亩地承包给村里的种田大户,我在镇里小区买了套房子,因儿子儿媳在南京工作,家里只有老伴我俩个人,天天吃喝玩乐,生活过得很愉快。
一天我问老伴说:“老伴,现在你享福了吧,不再吃苦受罪了吧?”老伴笑着说:“现在我老了,确实享福啦,年轻时我可没少跟着你吃苦受罪呀?”我笑着说:“是的,年轻时为了几个孩子,为了这个家庭,你确实没少跟着我吃苦受罪,现在咱老了,我也退休了,咱俩该吃吃,该喝喝,该穿穿,该玩玩,咱俩怎么痛快怎么活,快快乐乐,欢度晚年吧……"
老伴笑了,满脸皱文笑成一朵花……
老伴没有出过远门,2009年我采写的两篇报告文学被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评为一等奖。
当年11月20日我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会领奖时,我带着老伴一同前往,我们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观看了天安门升国旗,观看了故宫,观看了毛主席纪念堂,我们还爬了长城,参观了十三陵水库,参观了鸟巢,水立方等景点。
在北京七日里,我们不管去哪里,老伴总是紧紧扯住我的衣服,恐怕我把她丢掉似的……
去年三月的一天早饭后,老伴对我说:“不知咋的,这几天我吃饭时,总感觉喉咙疼…"我恐怕她食道出问题,饭后我就带她到镇卫生院里去做检查,拍片结果出来后,范医生看后告诉说:“她好像肺部有问题,您去县医院再检查检查吧!”在女儿的陪同下,到县医院做了个CT检查,医生看了看结果,他轻声对我女儿说:“你妈患了肺癌,是晚期……”
俩个女儿恐怕县医院诊断有误,她们开着车带着我老伴去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去检查。
检查结果同县医院相同,肺癌晚期。
于是就在商丘市住了院。因我老伴年龄大了,身体瘦弱,医生告诉说:“一不能手术,二不能化疗,只能保守治疗,因此,我儿子也从南京回来了。
去年正是全国疫情时期,医院规定,一是病人住院只允许一人护理。二是不准亲属到医院看望病人。因我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儿女们不让我去医院护理老伴。
去年农历八月初,我老伴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但不能吃饭,况且说话也说不出声音来。
医生辞症了,办了出院手续。儿女们把我老伴拉到老家里,老伴躺在床上一点食物也吃不进去,只能不断的用条勺喂点凉开水……
因儿女们都在床前护理我老伴,我在镇里小区住着,因疫情我孙子放假在家里。
我天天去老家看望老伴,晚上回小区给孙子做伴儿。农历八月二十四日早晨,老伴病情恶化,她张着嘴,瞪着眼,只是轻轻再喘气,儿女们大声哭喊,她也不会吭声了。
儿女们只好把我老伴从里间里抬到外间,在当门地下铺了张蓆,让她躺在上面。
我一进门,老伴忽然睁开了眼睛,看见我张了张嘴不知想说什么,没有说出声来。我赶忙过去紧紧抓住老伴的手,她的手再颤动,我伤心地哭了,她慢慢地松开我的手,从她那深深地眼窝里流出一股热泪…
当我坐在一旁悲伤痛哭时,老伴忽然又睁开了眼睛,扭着头直看着我…
我知道她再担心我,牵挂我……
她又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老伴走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我们夫妻在一起风雨同舟五十年,她突然撇下我走了,永别了,使我悲哀不止。
五十年风风雨雨,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人老了,该享福了,她却撇下我走了……
近一年来,我永远怀念她,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笔者含着眼泪写于2023年7月15日)

读后感言
文/了凡
风雨同舟五十载,恩爱夫妻筑真情。
苦难辉煌人生美,生死姻缘上天定。
思忆往昔言词写,感怀文诉泪水涌。
点点滴滴锁事忆,爰恋深深笔端明。
在世家庭和睦好,子贤孙孝德仁兴。
夫唱妇随彩头亮,传世篇章榜留名。
老伴虽去记录有,时常读阅莫忧伤。
健体强身多锻炼,减少苦痛迎朝阳。
增取超越一百岁,写出精品四海扬。
2023,07,15日

作者简介:
南秀山,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