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春同学提供的三合中学兴盛时的照片视频
前言
师生喜相逢,同学欣会聚。看笑脸张张,忆往事悠悠,叹时光如箭,感岁月如织;且抛开利祿功名,皆化作笑语欢歌;举杯中美酒,淌眼底波光。几多回忆、几许感慨,重唤起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无比欢欣、无比关怀,莫辜负良辰美景师生亲情。
她是纪念册。五十年转眼一瞬,装满了师生半个世纪的精彩人生;记录了半个世纪师生的苦乐时光。
她是大影集。五十年后师生相聚的音容笑貌绽放在宾馆的房间里、酒店的餐桌上、路途的车厢中、母校的槐树旁和会议室联谊会的会场里。
她是通讯录。记录了每位同学的住址电话和联系方式,从此“天隔一方·如在身旁”不再是神话,想听则听想见则见。
人的一生很多东西容易忘记,唯独不能忘却的则是同学之情、师生之恩。
“相约五秩后·共话师生情”的圆满成功,给了我们一个最精彩的答案。
“相聚·欢乐·平安”的聚会目标,给了我们一个最完美的诠释!
【活动全记录】
一、前期准备
(一)提议聚会,发出倡议
五月初,有同学在群里提议举办毕业五十年聚会之事,部分同学立即呼应,群主随即热情动员并发出倡议。
三合中学七三届
高中毕业五十周年同学聚会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您好!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忆往昔同窗两载书生意气,看今朝相别五秩已为妪翁。过华甲、奔古稀,有生之年,诚期相聚。我们已经久违了,赶紧来吧!今生相聚,让心沉醉,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说久违的思念,尽情享受久违后相聚的快乐!
来吧,亲爱的同学们!欣逢五十载,共会古稀年!
2023.5.8.
(二)成立组委会和工作小组
为了使“五十会”有序安全顺利举行,经有关同学相商,组织成立聚会组委会,发到群里征求意见,拟订提名名单。在多数同学的赞同下,成立了“五十会”组委会和工作小组。
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毕业
五十周年聚会组织机构
组委会
主任:陈国瑞
副主任:冉志珍、高明泉、赵怀琮
宣传组
组长:高明泉(兼)
组员:张文远、尤屹峰、董顺学、朱进国
后勤组
组长:赵怀琮(兼)
组员:杨志俊、陈忠礼、韩学民
医疗保障组
组长:王海荣
组员:屈秀兰、刘永忠
联络组
按原公社分工负责。
2023.7.8.
五十周年聚会筹备成立联络组
联络组组长:陈国瑞
原蒙宣公社:陈永红、蒙国瑞
原三合公社:高有堂、高明泉
原田坪公社:田自昌、周多福
原大坪公社:冉志珍、屈秀兰
原平峰公社:尤屹峰、王海荣
甘肃省: 范文忠、郭 俊
统筹:董顺学、张文远
在联络组紧锣密鼓联络、其他同学相互提供线索的过程中,部分同学适时发出毕业证照片,勾起大家对昔日校园生活的回忆,对大家积极报名参加聚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活动花絮】
韩学民、苏俊杰、李文乾、郭俊等搜出珍藏的毕业证照片和笔记本。
韩学民、苏俊杰提供的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毕业证。
韩学民提供的三合中学篮球队合影。前排从左向右:杨永清、徐世忠、马克忠老师、李玉奇、李强、伏志忠;后排从左向右:李芳奇、杨志俊、姚秀川、靳炜、徐志洲、韩学民。
李文乾、郭俊提供的学校赠送给每一位毕业生的纪念品——塑料皮笔记本
苏俊杰提供的三合中学高中老三届与光荣退休的王廷良、张进忠、王震老师合影
苏俊杰提供的三合中学高中七三届毕业43周年聚会合影
邀请参加聚会老师
王廷良、刘继荣、张积道、王彦桂、王国岱、张映华、王生丰、柳永安、白金良、张作明
前来参会老师
王廷良、张积道、张映华、柳永安、张作明
报名参加聚会同学
原平峰公社
尤屹峰、王海荣、张正奎、李尚勤、韩学民、张志强
原三合公社
赵怀琮、赵振兴、李国忠、郭效全、吴志烈、高明泉、苏俊杰、董顺学、高有堂、姚秀川、王庆吉、刘永忠、席俊仁、史顺英、陈彩琴、赵百甲、杨彦武、杨茂春
原蒙宣公社
陈永红、张文远、杨志俊、李文乾、陈国瑞、陈忠礼、魏旭升、蒙国瑞、杨永青
原大坪公社
冉志珍、雷海勤、屈秀兰
原田坪公社
闫养来
甘肃省静宁县:
李耀彩
甘肃省会宁县:
郭 俊、田养香
共40人。
(三)看望老师,整理老师简介,定制赠品和纪念品
组委会委派居住在银川、固原、西吉三地的部分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生分别看望健在的老师,撰写老师简介。
王廷良
西吉县三合人,生于1934年,中共党员,1954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历任西吉县乡级小学校长、三合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75—1976年任西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77—1994年任西吉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西吉县第三、六、七、九次党代会代表,西吉县第六、第八届人大代表,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1960年被团中央表彰为先进工作者,参加宁夏文教群英会;1962、1964、1972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1973、1975年被评为固原地区先进个人;1990年被固原地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获得“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1994年退休,现居住西吉县城格兰美景。
高明泉等同学看望并与王廷良老校长亲切交谈
刘继荣
西吉县三合人,生于1941年,1960年毕业于固原师范,1962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将台、蒙宣党岔、平峰金塘、三合王垴、三合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1966年起任蒙宣公社完全小学、蒙宣中学校长,1973年在三合中学担任副校长,1980年调三合小学任校长。曾获三合中学教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2022年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2001年退休,现在西吉县城和李营村王堡组两地居住。
张积道
宁夏中宁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生于1942年,196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系,1967年10月至197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351部队农场锻炼,1970年分配到西吉三合中学任教,1979年调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1980年调西吉中学任教,1985年调银川二中任教。
2003年3月退休,现居住在银川市兴庆区南园一村。
王国岱
甘肃省通渭县人,生于1943年,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59年考入固原师范学校,1963年毕业分配到西吉县公易小学任教,1970年调入三合中学任教,曾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多次被县教育局和学校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退休,现居住在西吉县城教育小区。
高明泉、王海荣等同学看望王国岱老师并合影
张映华
宁夏中卫人,生于1945年,1964年考入宁夏大学化学系,1968年9月毕业后到西吉马建林场劳动锻练,1969年分配到三合中学(期间被抽调搞路线教育),1974年调蒙宣中学任教,1978年调三合中学担任教导主任,1983任三合中学副校长,1985年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6年任西吉县教育局局长,1998年任县政协副主席。
2005年退休,现居住中卫市瑞丰家园。
柳永安
陕西省绥德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生于1946年,1968年于宁夏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在本校参加调查工作,1969年到西吉下寨公社劳动锻炼,1970年分配到三合中学任教,1975年调玉桥中学任教,1978年4月调银川十五中任教。
2006年退休,现居住在银川市兴庆区景墨家园。
王彦桂
北京市人,生于1944年,1968年于宁夏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到西吉兴隆林场锻炼,1970年分配到三合中学任教,1975年调玉桥中学任教,1978年4月调银川十五中任教。
1996年退休,现居住在银川市景墨家园。
王生丰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人,生于1945年,1968年于宁夏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西吉林业系统劳动锻炼,1970年调三合中学任教,1985年调西吉中学担任教务主任,1989年调石嘴山惠农中学任教,后任惠农县政协副主席。
2005年退休,现居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世纪城垂虹园。
白金良
祖籍陕西,生于1947年, 1957年随父母迁移宁夏石嘴山市,中共党员。1965年考入宁夏大学数学系,1969年毕业后到西吉县什字公社劳动锻炼,1972年调三合中学任教,1974年调石嘴山矿务局文卫处,1980年调宁夏教育厅招生办公室(后任招办副主任),1986年调教育厅成人教育处,1988年调教育厅机关办公室。
2006年退休,现居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手帕口南街一号院(朗琴园)
张作明
西吉县三合人,生于1948年,1970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1971—1972年在固原师范学校进修,1972—2009年在三合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990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工作者,同年上《宁夏日报》“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工作者”光荣榜。
2008年退休,现居西吉县城永清苑小区。
高明泉、张文远等同学看望张作明老师并合影
给老师定制的赠品
给同学定制的纪念品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努力,聚会准备工作就绪。
全员参与,积极行动,
“五十会”准备工作就绪
——三合中学73届高中毕业
“五十会”活动纪实之一
在西吉县三合中学73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到来之际,有同学提议,部分同学相邀会商,形成“五月策划”,定于今年七月举行纪念三合中学73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活动,简称“五十会”。
随即,群主在“7312”微信群发出倡议,广泛动员和征求意见,开启了“六月筹备”工作。
首先,组建“五十会”组委会。组委会由73届原班长、群主及相关同学组成。
其次,成立宣传组、后勤组、医疗保障组、联络组(按乡镇分工负责)四个工作小组。
各联络组同学,积极有序地开展联系工作,截至7月10日报名参加同学达40人。
宣传组对10位老师进行慰问探访、工作简历搜集,整理汇集出《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我们的老师》宣传材料,设计定制了“五十会”给老师的赠品、同学的纪念品,制作了会标、横幅。后勤组同学落实租用车辆、酒店住宿、餐饮等事宜,辛勤劳作,出色完成了后勤工作。
医疗保障组为确保“五十会”师生健康、安全,商定全程跟陪,随时观察和保障“五十会”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使“五十会”成功举行,组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在西吉、固原、银川三地小范围聚会、座谈,讨论了筹划活动的相关事项。
目前“五十会”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7月10日晚参会师生已全部报到。
为此,组委会对大家的辛苦努力深表感谢,并预祝“五十会”活动圆满成功!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祝愿“七月相会”安全快乐!
“五十会”宣传组
2023年7月10日
二、聚会活动过程
(一)报到、会餐
7月10日,同学们纷纷报到。老师到来,同学们热情相迎,倾情畅谈。
“五十会”报道之日,后勤组长赵怀琮同学握手迎接张映华老师(左二)
吴志烈、陈国瑞、韩学民、郭俊、陈忠礼等同学亲切问候张映华老师(左二)
组委会主任陈国瑞等同学握手迎接张积道老师(右一)
高明泉、姚秀川同学与柳永安(左一)老师握手问好
田养香同学与柳永安(左一)老师握手问好
从左到右:张积道、柳永安、张映华老师
祝酒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同学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毕业五十周年联谊聚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筹备阶段辛勤劳作的同学致以深深的谢意,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同学表示真诚的欢迎!
今天报到、会餐、联欢。我们很欣慰,欣慰五十年后的今天还和老师一起共进晚餐,共话师生情;我们很庆幸,庆幸五十年后的今天同学们济济一堂共饮美酒,畅谈同学谊。
忆往昔同窗数载尽显书生意气,看今日有幸相逢已为古稀妪翁。我们要好好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说久违的思绪,享受久违后师生相聚的快乐。
吃吧,一桌佳肴让我们慢慢咀嚼五十年来沧桑岁月的酸甜苦辣!喝吧,一杯美酒让我们细细品味五十年来风霜雨雪的旅痕历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师生们荣幸地相聚干杯!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五十会”报到后聚餐时给老师敬酒
师生情深。七一届初中同学赵百甲、七三届高中同学李文乾与柳永安、张积道老师合影
聚会报到后的聚餐
(二)回访母校,举行联谊会
来到五十年前的校园,看到“西会”高速公路大桥从校门前跨过,看到昔日的土操场,今天虽铺了塑胶跑道,但临河边已经塌陷,四面被铁皮维护;再回望今非昔比的美丽校园,想到学校的盛衰变化,悲喜之情由衷而生。步入校园,看到那棵茁壮茂盛的老槐树,情绪一下亢奋起来,纷纷合影留念。
今日的学校校门
“五十会”参会师生回访母校在老槐树下的合影
“五十会”同学在老槐树下与老师合影
原蒙宣公社同学在老槐树下合影。从左到右:张文远、魏旭升、李文乾、陈永红、杨永青、陈国瑞、杨志俊、陈忠礼、蒙国瑞
原田坪公社和甘肃会宁同学在老槐树下与老师合影。从左到右:闫养来、郭俊、张积道老师、柳永安老师、张映华老师、张作明老师、田养香
原大坪公社同学在老槐树下与老师合影。从左到右:雷海勤、冉志珍、张积道老师、柳永安老师、张映华老师、张作明老师、屈秀兰
原三合公社同学在老槐树下与老师合影
原平峰公社同学在老槐树下与老师合影。从左到右:李耀彩、张正奎、张志强、李尚勤、张积道老师、柳永安老师、张映华老师、张作明老师、韩学民、尤屹峰、王海荣
现平峰镇同学在老槐树下与老师合影
回访母校,师生共话当年校园生活。顺时针:史顺英、张积道老师、席俊仁、高明泉、柳永安老师、魏旭升
女同学陈彩琴、屈秀兰、魏旭升、史顺英、田养香合影
甘肃省同学郭俊、田养香、李耀彩合影
相约五秩后·共话师生情
——西吉县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
联谊会由“五十会”组委会主任陈国瑞主持
组委会主任陈国瑞宣读主持辞
重走今朝校园路,共话昔日师生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同学五十周年联谊会经过各方的精心准备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今天在母校隆重举行。
首先,我代表全体同学向不辞劳累、长途跋涉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热情接待我们的母校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校园寻觅空有愿,亲聆赐教更无期。此时此刻,我们更加缅怀已故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在此,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告慰九泉之下师生的英灵,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联谊会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致辞。请组委会副主任高明泉代表全体同学致辞。
西吉县三合中学七三届
高中毕业50周年联谊会致辞
组委会副主任高明泉代表与会同学致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让我代表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毕业全体同学,向前来参加“五十会”的老师、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对三合中学同出师门的老同学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
在离开三合中学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重新回到了三合中学,回到了母校,回到了这温馨而充满活力的集体,我们心情激荡、思绪万千。让我们拥抱敬爱的老师,牵手亲爱的同学!
宋代大儒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特质的最大、最集中的标志就是老师。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之不存,道之不存”。
我们深知,老师给我们传授了科学的知识,教给了做人的道理,是老师用心血为我们奠定了人生的坐标。老师们的学言文行,给我们树立了人生的典范,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老师们的谦谦君子之风、春风化雨的爱心、不懈追求的信念、细雨润物的奉献精神、仙风道骨的气相,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老师传道授业、执着善良、一丝不苟的精气神,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根植于我们的灵魂深处。我们尽情赞颂老师:六盘苍苍,黄河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五十年前的欢声笑语犹萦绕于耳,五十年前的惜别场面犹历历在目。我们忘不了老师青春焕发的身影,忘不了同学书生意气的青纯,忘不了老槐树下的朗读之声,更忘不了师生同台共唱“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豪言壮语。时光悄悄地过去,留下的只有思念。我们的老师已届耄耋之年,我们的同学亦到人生古稀。然而,青春年华已逝去,此情可待成追忆!
五十年前我们走出三合中学的大门,走向多彩而艰难的人生旅程。“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经历了青年时的苦读与快乐、中年时的奋斗与收获、老年时的成熟与淡定,升华了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到“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人生境界。
五十年的师生之情、五十年的同学之情,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醇、回味无穷。相约五秩后,共话师生情。相忆三合中学的青春岁月,共度今日欢聚的美好时光!
让我们在这伟大的新时代,不忘初心使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传承优良家风和学风,教育好子孙后代,弘扬正能量,发挥光与热。岁月如梭,师恩难忘。
衷心祝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23年7月11日
第二项:请恩师讲话,再次聆听老师教诲。
原西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西吉县教育局长、西吉县政协副主席张映华讲话
张映华老师声音洪亮,语言幽默。他对能参加今天的聚会感到感动。他说,我很怀念在三合工作的岁月,反复感念是学生把我推到教育管理领导岗位,对学生取得的成就感到荣幸和高兴。
原三合中学语文课老师柳永安讲话。
柳永安老师感慨地说,我从离开西吉,再没有来过。毕业五十年,分离五十年。故地重游,与昔日的同事、学生再次相聚,我很激动。他讲了三点感受:第一,五十年,学生没忘记我们,很尊重我们,西吉变化很大,很感慨。第二,感慨学生比我们有成就,许多正教授,医学专家,为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第三,感受到了当老师的自豪。当老师几十年没有白过、没有虚度,学生有成就我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原三合中学农业基础课老师张积道讲话
张积道老师说,我在西吉工作了十六年,在三合就九年半,我对三合最有感情。
原三合中学体育课老师张作明讲话
张作明老师感到师生共聚,有兄弟情、有兄妹情,很是感动,他向同学们深深鞠躬表达谢意!
第三项,同学代表发言
吴志烈同学发言
离校五十年,奋斗写人生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在高中毕业五十年之际,在热情的七月,来到母校三合中学,同大家聚会倍感亲切!此时此刻,只有用感恩感谢表达我个人的心情。感恩母校的培养,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曾经的信任和帮助,也感恩社会的接纳和组织的培养教育!更感恩父母的供养!
离开学校五十年,在党的阳光温暖和组织的教育培养下,我由一个农民的孩子成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从1974年走上工作岗位,到2015年12月退休,先后在三合公社、西吉县委党校、固原市委党校、固原市委讲师团工作42个春秋。
在县、市党校、讲师团工作期间,我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认真学习研究党的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认真撰写讲授题纲、讲稿,在固原地区(市)六县80%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地(市)直机关单位理论下基层宣讲,在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教育工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奉献,撰写并发表了十多篇论文,主编、合编著作四部。
四十多年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社会的历练,完成了所担任的工作任务。
逝者如斯, 往事如烟。在大半生的工作中,我始终没有忘记学校的培养教诲、同学的信任与支持。在此,特向关心帮助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莫道槡榆晚,为霞尚满天。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但我依然虚心学习社会,跟进时代,不断奔上生命和生活的新赛道,不断追寻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努力延展人生的新维度,观赏余霞辉煌!
怀念过往,祝福永恒。真诚祝福母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事业中更上一层楼!祝福尊敬的老师身体安康生活幸福,祝福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福自己身心阳光快乐永远!
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2023.7.11
郭俊同学发言
尊敬的恩师、可亲可爱的同学们:
我很荣幸参加本次“五十会”,也感谢组织本次聚会的同学,你们辛苦了!
我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在恩师的言传身教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始终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一路走来,风里来、雨里去,遵纪守法,奋力拼搏,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勇于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我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如期实现了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
承载着梦想,蕴育着希望。忆往昔,恩师、同学的往事历历在目;看今朝,师生欢聚一堂,感激不尽。
再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2023.7.11
董顺学同学发言
一百年沧海桑田
五十年风雨人生
三合中学位于西吉县城西部的偏僻乡村,其前身是始建于1929年国民三合小学。2005年在撤乡并镇的过程中,原三合乡与平峰乡合并为新的平峰镇,三合乡的行政级别便降为村。
百年的历史,弹指一挥间。我的母校三合中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只是一瞬而已。这一百年,是风雨兼程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是天翻地覆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是风雨丽人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是辛勤耕耘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是桃李满天下的一百年。
1942年西吉县成立,设立了三合乡公所,学校所在地,遂易名为三合镇,将学校移至三合镇,校名定为“西吉县三合镇中山国民小学”。西吉县第二任县长王天岳在《西吉县县志》提纲中写道:“西吉县的教育,以三合小学为盛。”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西吉县政府在三合公社驻地设立了三合初级中学,为本县培养了急需人才。1968年三合小学与三合中学合并,学校名称为三合学校。合并时间不久,三合小学又从三合学校分出去,仍分别称“三合小学”、“三合中学”。1970年又在初中的基础上增设了高中。
我们七三届毕业同学是三合中学第二届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后,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通过招生考学等途径,得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这得益于那时支持大西北的知识分子。他们抛家撇舍,从经济发达地区千里迢迢来到这穷乡僻壤,吃粗粮、住土炕、点煤油灯、喝苦咸水。他们望着山村孩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忘记了艰苦的生活,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这些恩师的名字仍然是那么的熟悉,他们的容貌还历历在目,他们讲课的声音仍在耳畔回响。
敬爱的老师们,你们那一批知识分子,把青春献给了西海固,有的甚至把根深深地扎在了乡村的泥土里,真可谓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如白驹过隙、瞬间而逝。往事不堪回首,伟业还要接续。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从风华正茂的花季迈入古稀之年。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一代,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之时,我们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家乡的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祖国的这座大厦中,有我们增添的一砖一瓦,也有我们辛勤的汗水。
现在我们已经退休,到了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儿孙后代,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希望他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3.7.11
第四项,组委会副主任冉志珍同学作总结发言。
组委会副主任、老班长冉志珍作总结发言
尊敬的各位恩师、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对前来参加七三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的各位恩师和各位同学表示真诚的感谢!
盛夏炎热,尤其是尊敬的恩师耄耋之年,冒着酷暑来参加聚会,更让我们感动。同学们都能在古稀之年积极参加聚会,同学盛情,让人恋念。
虽然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聚会,但五十年的同学之情如日月永在。
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路上,己经有16位同学辞世,我们深表哀悼、怀念。
各位恩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师生重回母校,观看校园的新容新貌,回顾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一切历历在目。五十年前,尊敬的恩师把青春、知识、智慧奉献给我们,无私地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今天聆听四位老师的讲话,使我们又回到了五十年前的课堂,如沐春风,受益非浅。高明泉同学的致辞,文辞优美、情深意切,表达了我们全体同学的心声,我没必要再赘言。
吴志烈、郭俊、董顺学三位同学的即兴发言,都带着自己五十年的生活感悟,说出了最真实的内心感受,让人感慨、让人动容。
五十年聚会不易,恩师亲自参加更是难得。聚会一瞬,情谊永存。
最后,衷心祝愿恩师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万事如意!
衷心感谢母校老师的热情相迎,为我们的回访联谊会提供场所和服务!诚心祝愿母校蒸蒸日上,人才辈出!
谢谢大家!
第五项,师生题词留言
张积道老师题词
吴志烈同学题词
陈国瑞同学的题词
董顺学同学题词
李文乾同学题词
(三)参会师生与王廷良校长合影留念
老校长王廷良(中)与参会师生合影
给老师敬送赠品。从左到右:陈国瑞、高明泉、赵怀琮、冉志珍、杨志俊
敬送赠品同学与老师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张作明、张映华、王廷良、张积道、柳永安
后排从左到右:杨志俊、高明泉、陈国瑞、赵怀琮、冉志珍
“五十会”组委会给老师敬送赠品视频
张作明老师给昔日的老领导、同事敬酒。从左到右:王廷良、张作明、张映华、柳永安、张积道
参会老师和组委会成员共同祝愿王庭良老校长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组委会主任陈国瑞陪老师与老校长王廷良饭后话别。从左到右:王廷良、陈国瑞、柳永安、张积道、张映华
相会在母校·共话师生情
——“五十会”纪实之二
回访母校,举行联谊活动,是 “五十会”最重要的活动。
7月11日早晨8点,全体师生乘车前往母校原三合中学进行回访和联谊活动。
大轿车行进在“西会”高速公路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路行进、一路回忆、一路赞叹。
到了三合中学,师生们看到两栋高楼伫立在校园,大家感慨学校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看到那棵见证百年老校历史的老槐树,长得高大粗壮、枝繁叶茂,师生们在老槐树前感叹唏嘘,纷纷合影留念,记录下珍贵的时刻。
上午10点,纪念西吉县三合中学七三届毕业50周年联谊会在现学校会议室举行。
联谊会由“五十会”组委会主任陈国瑞主持。他对前来参加“五十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感谢!
联谊会第一项,由高明泉同学代表参会同学致辞。他的致辞激情高昂、情真意切、文笔优美,充分表达了同学们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反映出同学们铭记恩师教诲、学习恩师奉献精神,在各自人生路上奋斗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第二项,参加“五十会”的老师讲话。
曾任西吉县教育局局长、县政协副主席的张映华老师首先讲话。他声音洪亮,语言幽默。他说参加这次七三届高中同学聚会非常高兴,心情十分激动。他特别怀念在三合工作的岁月,感念学生们把他推到教育管理领导岗位,对学生们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荣幸和高兴。
柳永安老师感慨地说,我从离开三合中学再没有来过。同学们毕业五十年,我们分离五十年。故地重游,与学生再次相聚,很激动。柳老师说,我有三个感受:一是五十年学生没忘记我们,很尊重我们,西吉变化很大,很感慨;二是感慨学生比我们有成就,有许多专家、教授和学者,同学们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三是感受到当老师的自豪。当老师几十年没有白过、没有虚度,学生有成就我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张积道老师说,我在西吉工作十六年,在三合中学教学九年半,对三合最有感情。
张作明老师说,参加今天的联谊会,使他特别感动,师生共聚有师生情、兄弟情、兄妹情。张老师深深鞠躬,表达对同学们的真诚谢意!
第三项,同学代表发言:
吴志烈同学首先以《离校五十年,风光写人生》为题作了发言,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了他牢记恩师教诲、从事党校教学和行政工作的情况,汇报了自己取得的收获与成绩。
郭俊同学从事农业与养殖业,他的发言言简意赅,说自己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没有忘记恩师的栽培,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本本分分靠力气生存和发展。
董顺学同学发言,介绍了三合中学的历史沿革发展,回顾了老师从大城市来到穷山僻壤,奉献青春、传道授业,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和教书育人功德。董顺学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
第四项,组委会副主任、原二班班长冉自珍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师生在炎炎暑夏前来参加聚会表示感谢;聆听了老师的讲话,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课堂,如沐春风、如临春雨,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精到的点评。最后,祝老师们健康长寿,阖家幸福!祝同学们笑口常开,万事如意!
联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接下来,张积道老师和陈国瑞、董顺学、吴志烈、陈彩琴同学,挥毫为母校三合中学题词留念。
下午,特别邀请耄耋之年、德高望重的王廷良老校长与大家见面并合影留念。
最后组委会代表“五十会”全体同学向老师敬送赠品,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四)参瞻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游览隆德老巷子。
“五十会”师生冒雨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合影
参会师生参瞻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这是部分师生在纪念馆前厅合影
女同学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合影。从左到右:史顺英、魏旭升、屈秀兰、陈彩琴
部分同学与张积道老师在隆德老巷子合影。从左到右:吴志烈、姚秀川、高明泉、高有堂、王庆吉、张积道老师、李尚勤、董顺学、杨志俊、陈忠礼、杨茂春
韩学民同学陪柳永安老师游观老巷子
部分同学在老巷子与张积道老师合影。从左到右:高明泉、姚秀川、张积道老师、张文远、陈忠礼
参观完隆德老巷子返回固原晚餐,组委会成员给张积道、柳永安老师敬酒!
魏东晓(左二)同学因事未参加聚会,特意来餐厅看望老师和同学。从左向右:陈彩琴、魏东晓、张正奎、屈秀兰、李尚勤
学习伟大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
——“五十会”纪实之三
迎着风雨,唱着红歌,向红色教育基地一路前行。
7月12日,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毕业的30多名同学和老师,驱车前往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和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观瞻,其中有10名中共党员。他们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和长征纪念馆,聆听红军长征故事,接受伟大长征精神的教育。
在建党102周年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宁夏师范学院退休党员高明泉说:1936年10年22日红军第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这些“40后”老师和“50后”同学,经历了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边参观边讨论,大家表示要在新的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天的红色传统教育,这群“50后”情不自禁地唱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曲,表达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要以身作则,营造良好家风,教育儿孙后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五)参观固原博物馆,感受历史悠久的固原文化
柳永安、张积道老师观看历史文物
师生驻足观看博物馆镇馆之宝
参会师生在固原博物馆前合影
女同学与张积道、柳永安老师在固原博物馆前合影
参观固原博物馆
感受固原历史文化
——“五十会”纪实之四
7月13日的活动安排是游览须弥山,但因下雨,出于安全考虑,所以改变了活动行程,参观固原博物馆。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固原古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4年),明代再建外城,距今500多年。固原挖掘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在宁夏为最。老师同学观看珍贵的文物实物,对了解固原历史、认识和掌握丰富而灿烂的固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早晨8点,师生乘车来到固原博物馆,因9点上班,大家就在博物馆前拍照留影。
博物馆开门后,大家鱼贯而入,有序进行参观。博物馆展馆分上下两层,师生先由一楼观看,然后上二楼参观。在参观镇馆之宝“波斯鎏金银壶”(复制品)和“玻璃碗”(复制品)前,师生们围成圆圈,驻足仔细观看,不时发出惊叹!
看到固原历史记载可上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前,张积道、柳永安两位老师一再感叹:没想到固原历史这么悠久,固原文物和历史文化这么丰富厚重。
带着对固原文化认知的意犹未尽,师生们不舍地走出博物馆,在博物馆广场集体合影留念。
随后,大家乘车来到杨志和泡馍馆,共进“五十会”最后一次午餐——吃特色美食“固原羊肉泡馍”,享受固原美味。
饭后,师生们拿到了“五十会”制作精美、具有永久珍藏意义的合影纪念照。
品尝美食,享受美味
——“五十会”纪实之五
“五十会”四天的活动,特别注意对师生饮食生活的安排。
后勤组的同学精心安排、周到服务,努力使大家住得舒适、吃得有味。
第一天报到时,中午安排快餐。在当日接待宴和第二天的欢迎宴席上,推出西吉烤土豆、泡白菜、醋溜沙葱等家乡特产食品,让老师、同学在进餐中回味五十年前的生活况味。
在红色线路旅游途中,经过中国书法之乡隆德县,参观了民俗景点老巷子后,午餐安排隆德暖锅。一路上细雨微风,大家感到有点凉意,一走进暖锅小店,顿觉暖和舒适了许多。暖锅刚一摆放上桌,大家的食欲便调动出来,同时下手,饕餮而食,赞美不已。
“五十会”最后一天旅游行程是历史文化名城固原。主题活动是须弥山旅游和参观固原博物馆,中午就餐安排固原名小吃“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被称为“十全大补丸”,吃啥补啥。一碗美味十足的羊肉泡馍,汤鲜肉嫩,诱人食欲。
大家在杨志和羊肉泡馍总店就餐,店员服务热情周到,细心专业。大碗羊肉泡馍,色香味俱全,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点赞称道。
三、活动总结
“五十会”活动总结
——纪实之六
“五十会”的主题是“相聚·快乐·平安”。
“相聚”,我们做到了。同学们从鄂尔多斯、从北京、从上海、从静宁、从会宁赶来,从崴脚忍痛到带病参加聚会,可谓精神可贵、情谊可嘉。
“快乐”,我们做到了。从报到时的握手拥抱到车厢里的欢声笑语,从住室里的嬉戏喧哗到餐厅里的举杯相敬,把活动的“快乐”展现得淋离尽致。
“平安”,是“五十会”的重中之重,我们做到了。我们这些在家都需要儿女照料的人,出门就靠相互关照。“五十会”连续车马劳顿,甚至风雨兼程,就是靠大家的相互照应,保证了活动的圆满成功、平平安安。
人生能有几回搏,人生又有几回乐,我们值了。不见风雨,何有彩虹;没有五秩聚会,哪来如此欢快。
四、同学感言
董顺学感言
“相聚”、“快乐”、“平安”,这场聚会都做到了,但实现这三个目标确实不容易,是大家通力协作、集思广益、努力工作、慷慨解囊,最后才实现的。这进一步体现了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也进一步表明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那割舍不了的情分。
以后再举办像这样大型的聚会活动估计很难了,那就不定时地搞些小聚会,以弥补因各种原因没有参加这次“五十会”活动的缺憾吧!
高有堂感言
半个世纪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五十年的岁月,在人生的履历中,路漫漫其行远兮。“五十会”上,望着各位恩师和每位同学熟悉而又久违的面孔,深感岁月苍桑。当年青春焕发的“40”后和“50”后,如今已步入耄耋和古稀之年,岁月静好,余生更贵。让我们向着百年人生的目标不懈努力吧!
陈国瑞感言
“五十会”结束了,她画的不是感叹号,也不是省略号,而是一个圆圆的句号。
“五十会”结束了,她没能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也没使我们增长什么见识,她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传递了一片真情、递交了一份收获。
一个道理:把每天当除夕,把退休当假期,把七十当十七,把自已当上帝,亲戚朋友中,同学是嫡系!
没有重复再来,也没有暂停继续。
一片真情:一种割舍不开的情感,她不是久别重逢的亲朋,见面后赶紧生火煮茶、端馍倒水、热情招待,那是交情;也不象子女久别后回来的那种热情,赶紧抱起孙子、嘘寒问暖、家长里短,这是亲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侣相见,拥抱亲吻、用肢体传递语言,那是爱情;老同学相见,先是嬉笑怒骂、拳脚相加,再是热泪盈眶、一声兄弟、一声朋友,这就是友情,无一替代之情。
一份收获:收获的是“欢乐”,这种欢乐多方体现。
她打破了"众口难调"的俗话,忌荦吃素者宁肯自备青菜、忌辛辣少食盐者宁肯用清水冲淡,也和大家一起共进晩餐;几十年滴酒未沾的同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同学,今日端起酒杯,头一仰酒喝光,那种感觉只有你我才能品尝;七旬老太大厅广众不宜示乐,在宾馆里摇头摆臀、叉腿扭腰,把快乐带到住室。这收获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长寿药”。
日月如梭五十载,犹如弹指一挥间。当年帅哥和靓女,如今皱纹白发添。劝君珍重今日机,携手再等五十年。
魏旭升感言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离别母校五十年后,我们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毕业的同学,相聚在绿水青山步入小康的故乡,追忆少年青春梦、畅叙师生同学情、共话夕阳晚霞美。
首先,我向策划活动的组委会成员和相关同学,表达诚挚的感谢!阔别五十年后,能够重逢相见、欢聚一堂,值得庆幸。我很期盼和珍惜这次相聚,在此向尊敬的老师和各位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愿我们师生的情谊连绵不断、地久天长。
想当年我们在母校艰辛求学,大多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为了共同的理想同窗苦读,一幕幕学习劳动生活的苦乐场景、一桩桩校内校外同学师生的有趣故事,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母校重游,感慨万千。由衷感怀故乡水土的生存养育! 感谢母校为我们成长成才辛勤培养! 感念社会时代对我们意志品格的淬炼洗礼! 感恩党和政府对山区教育的关心重视和对贫困学子的扶助支持!
五十年过去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同学们筚路蓝缕、爬坡过坎,各自念着难念的经,经过一番番磨砺打拼,我们最终认识和顺应了生活,也最终认识和塑造了自己。真切希望同学们在人生最后的旅途中,互相鼓励、不懈追求!
衷心祈愿各位恩师健康长寿!祝愿各位同学及家人健康吉祥、快乐幸福!
赵百甲感言
参加这次活动,我非常激动。我本不是七三届的高中同学,而是三合七一届的初中同学。这次“五十会”,是老师的爱、同学的情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深知,没有这次的相聚机会,有些我熟悉的面孔可能永远见不到,和老师的拥抱可能永远失去,我的心愿可能成为泡影。左思右想,相聚时的开心、激动、笑语是用言语难以表述的。
祝恩师身体健康!祝同学家庭幸福!
张文远感言
聚会时光去,感慨方始来。这两天各位在“7312”群里的由衷感言,表现出对母校、对恩师、对同学的深情厚谊历久弥新,也显示出这次“五十会”意境效果的放大提升。组委会分配我做宣传后勤的一些工作,感到荣幸和愉悦。对我来说,效力聚会是一份情感、一份责任、一份快乐。一份情感,源自对母校培养、恩师教育、同学帮助之恩的感念。当时我年龄较小、家境不好,没有助学金、补助粮的接济扶助难以完成学业;没有母校耕耘滋养的知识储备和品格塑造,不会有跳出农门的历练成长。一份责任,来自大家对“五十会”发自内心的期待呼吁倡议、千方百计地联系动员建议、认真细致策划组织实施的极大热情和奉献精神的感染,来自组委会和聚会同学的信任与鼓励,感到理应为“五十会”尽己所能、发光发热。一份快乐,在于见到了半个世纪想见而未曾谋面的恩师同学、听到了恩师和同学风雨人生的经历,在于看到了恩师同学久违相逢的激动欢颜与兴致长谈。能为同学“五十会” 有点贡献,是我退休后最充实、最值得、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事。以后若能再聚,依然尽心竭力。
愿恩师健康长寿!祝同学平安吉祥!
陈彩琴感言
一砖一石,可辨当年;一草一木,更叹今朝。五十周年,重逢相见;饮水思源,欢聚一堂。作为校友,祝福母校桃李芬芳,明天更美好;祝愿师生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李国忠感言
父母生养我的身,
母校铸就我的魂。
时至七旬一老翁,
师生共话五秩情。
姚秀川感言
相聚,快乐,感动,难忘。
席俊仁感言
师生今聚三合川,
青春已去无少年,
四季轮回催人老,
存住童心度余年。
郭俊感言
半个世纪,师生相聚,组织得力,热情洋溢,畅说欲言,共抒情怀,长话短叙,铭记心里。
闫养来感言
有情能相逢,
有爱能相见,
有缘能相会,
有心能相爱。
陈忠礼感言
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手和手相握,心和心贴牢,几度夕阳红,同学情未了!
屈秀兰感言
“五十会”真好!
母校的老槐树记载了同学们教室里专注听课的感觉,校园里并肩行走的神情,操场里追逐打闹的身影,住室里欢天喜地的笑脸!
“五十会”真值!
苏俊杰感言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同学情谊重,
永远心牵心。
我非常感谢各位老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更加感谢各位恩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顺祝所有七三届老同学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五秩后相约母校抒怀
高明泉
忆昔面壁图破关,
而今花发古稀年。
耕耘辛勤求真道,
文辞一脉诗书传。
寻章摘句辛勤久,
删繁就简裁诗端。
杏园相约激情动,
把酒临风尽开颜。
2023年7月16日于固原山城文苑四当斋
李文乾感言
葫芦河畔、六盘山巅,连接着我们五十周年师生情念;五十年说长也短,但在人生中也算过半。我们渴望、我们期昐,仲夏七月,七三届三合高中师生相会、亲切激动、欢快感人;畅叙友情、把盅论盏,师生漫步校园拍照座谈,留下了记忆和永远的思念;将台堡、六盘山红色基地留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再次呼唤。祝愿我们的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同学们快乐康健,继续奉献!
张继帮感言
五十年前风华正茂,渴望知识相互学习,短短两年结下深厚友谊,两年之后各奔东西。弹指一挥间,已过五十载,师生再相聚,都已过古稀;曾经熟悉的面庞虽已苍桑脸,但师生情谊万古长青。
尤屹峰“五十会”感怀二首
一、高中毕业“五十会”感怀
忆昔痴书三合川,
悄移五秩迈苍年。
忍饥挨饿真知觅,
撇舍抛家饱学传。
两载同窗留厚谊,
群师共事写佳篇。
重归母校激情涌,
不忘初心再向前。
二、沁园春·高中同学毕业“五十会”感怀
小叙:癸卯夏(2023年7月10日至13日),西吉县原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同学毕业五十年聚会,为感谢恩师当年抛家撇舍来到穷山僻壤为我们传道授业而作。
两载同窗,五秩分别,七秩拥搂。视鬓丝染雪,面颜衰迈,神情凝玉,身态刚遒。昔日书声,当年笑语,转瞬云飞顺水流。今相见,话旧时情景,历历盈眸。
宗师恩义难酬,忆英俊青年赴瘠丘。思离乡撇舍,安贫乐道,尽心为学,育栋培优。喜看门生,人才济济,何叹征程风雨稠?当欣庆,耄耋悬车岁,故地同游。
注:悬车,古代借指七十岁。
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同学
五十周年聚会全记录
后 记
往事可回首,今日犹可留。三合中学七三届高中同学五十周年师生联谊会在真情涌动和激情感慨的热烈氛围中拉上了帷幕。
昨日的回忆我们珍惜,今日的相聚我们铭记,明日的再会我们憧憬。
在此,我们把这次话动中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容、一个个欢乐的场景、一句句感人的肺腑之言装桢成小小的纪念册,定格了师生联谊会的精彩瞬间。让怀旧的心追寻深情厚谊,让不了的情跨越山重水隔,让珍贵的爱架起沟通的桥梁。点击微信、轻拨号码,让电话延长我们的友情,让短信继续我们的梦想;让QQ牵线、邮箱搭桥,为你我复制幸福、粘贴快乐、剪裁烦恼、删除不幸。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7312师生群。
祝愿师生们未来的日子与幸福结伴、和健康牵手,让夕阳伴随彩虹更加多彩绚烂。
衷心祝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健康长寿!
附录一:
西吉县三合中学
七三届高中毕业生名单
七三届高中生当时录取101人,中途转入1人,中途上中专2人,中途去世1人,毕业共计99人。现已故16人。
原三合公社:
高明泉、高有堂、苏俊杰、郭效全、席俊仁、赵振兴、赵怀琮、王宗效、李国忠、 刘永忠、魏东晓、戴光敬、伏志忠、吴志烈、董顺学、王庆吉、姚秀川,共计17人。
史顺英和陈彩琴2人上高中不久改上中专。
齐永祥、李鼎荣、孙学亮、魏正学、杨海东5人已故。
原蒙宣公社:
陈国瑞、陈忠礼、李文乾、陆炳忠、杨志俊、蒙曙彦、陈永红、蒙国瑞、朱进国、胡国林、梁克秀、牛彦彰、李耀宗、谢玉梅、张文远、董俊红、魏旭升、杨永青、王永斌,共19人。
李树洋、张映仁、董进武、李汉珍4人已故。
原平峰公社:
韩学民、韩玉勤、刘福荣、潘维珍、张继邦、王海荣、尤屹峰(多海)、张正奎、王国儒、李尚勤、李芳奇、马志强、王维邦、靳 炜、张志强, 共计16人。
伏治华已故。
原田坪公社:
田自昌、田国慕、康彦庆、康汉德、赵可东、孙汉文、周多福、张志珍、张志发、武汉荣、陈守业、闫养来、燕效忠、贾伟凡,共计14人。
李克锋、刘国琪、李志忠、燕宝英4人已故。
原大坪公社:
李鹏汉、冉志珍、王定钧、杨世忠、付志成、屈秀兰、王慧琴、雷海勤、王振亚、刘生广、成树基,共计11人。
何军、王秀石2人已故。
甘肃省(7人)
会宁县:(5人)
田养香、田芝香、范文忠、安映霞、郭 俊。
静宁县(2人)
李耀彩、尹满州。
附录二:
同学通讯录
(一)现居住银川市同学(33人)
兴庆区(8人)
席俊仁:兴庆区特殊教育学校
杨永青:兴庆区永安巷清苑丰景
李耀宗:兴庆区
冉志珍:兴庆区胜利南街南花园
马志强:兴庆区景墨家园尚书房
王定钧:兴庆区掌政镇新创家园
田自昌:兴庆区凤凰花园三期
付志成:兴庆区天鹅湖小镇北门
金凤区(13人)
尤屹峰:金凤区宁安大街华府 万和城
董顺学:金凤区香溪美地小区
李国忠:金凤区紫园南区
高有堂:金凤区长城中路盈南嘉苑一期
陈永红:金凤区福州北街未来城小区
杨志俊:金风区满城街颐海苑小区
王海荣:金凤区惠北巷昊天大院
屈秀兰:金凤区湖畔嘉苑润丰苑
王慧琴:金凤区绿地城海泊蓝轩3区
成树基:金凤区金地花苑D区
胡国林:金凤区福州北街紫馨园
伏志忠:金凤区阅海万家f3区
戴光敬:金凤区阅海一号院
西夏区(6人)
张正奎:西夏区文翠南街和佳居
吴志烈:西夏区怡祥苑
潘维珍:西夏区同心路宁馨家园公寓楼
孙汉文:西夏区学明园二期
康彦庆:西夏区兴洲南街(物华兴洲苑小区)
董俊红:西夏区物华兴洲苑小区
永宁县(3人)
张继帮: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北五组
李芳奇: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北七组
韩玉勤:永宁县针沙渠
贺兰县(3人)
王国儒:贺兰县如意湖小区锦城公寓
康汉德: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
谢玉梅:贺兰县
(二)吴忠市红寺堡区(5人):
王维邦: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
李鹏汉: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原村
武汉荣:红寺堡区东方世纪城
王振亚:红寺堡区柳泉乡红塔村
张志发: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文化东街
(二)现居住固原市(37人)
原州区(7人)
高明泉:原州区山城文苑
朱进国:原州区山城文苑
陈国瑞:原州区东海太阳城
张文远:原州区西南新区牡丹苑
赵振兴:原州区西南新区裕丰苑
魏旭升:原州区华祺公馆一期
梁克秀:原州区南城路新街口B区
(三)现居住西吉县(30人)
陈忠礼:西吉县城涌金广场
靳 炜:西吉县城教育小区
赵怀琮:西吉县城吉祥花园二期
刘永忠:西吉县城丁香花园
蒙国瑞:西吉县城紫薇嘉苑小区
韩学民:西吉县城吉祥花园(一期)
李文乾:西吉县城广电局家属楼
姚秀川:西吉县城钰秀家园
苏俊杰:西吉县城水泉村政务大厅下面
魏东晓:西吉县城志方名都苑二期
雷海勤:西吉县城欣泰花园
蒙曙彦:西吉县城原印刷厂
牛彦彰:西吉县城缘苑小区
陆炳忠:西吉县城志方一期
王宗效:西吉县城钰秀家园
刘生广:马建乡刘家岔
杨世忠:马建乡马建村堡子川组
李尚勤:平峰镇八岔村大庄组
刘福荣:平峰镇新农村
赵怀忠:平峰镇王庆村王庆川组
王庆吉:平峰镇李营村李仁沟组
周多福:田坪乡田坪村
闫养来:田坪乡庙山村闫湾组
赵可东:田坪乡庙山村赵咀组。
燕效忠:田坪乡燕李村燕李组
张志珍:田坪乡大岔村张岔组
陈守业:田坪乡姚庄村田湾组
田国慕:田坪乡田坪村下沟组
贾维凡:田坪乡田坪村刘口组
王永斌:震湖乡孟湾村河湾组
(四)现居住中卫市同学(2人)
郭效全:沙坡头区宣和镇丹阳村
田养香:沙坡头区文昌镇香山花园
(五)现居住甘肃省同学(6人)
范文忠:白银市白银区稀土新村
郭 俊: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庄湾村
田芝香:白银市会宁县城南河苑小区
安映霞: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79附57三期
李耀彩:平凉市静宁县三合乡任岔村
尹满州:张掖市临泽县新华镇明泉村
(六)参加“五十会”其他学友(5人)
上高中不久读中专同学(2人)
史顺英:固原市西吉县城宏森名都
陈彩琴:银川市兴庆区北苑小区水产巷
七一届初中毕业去平凉读高中同学(1人)
杨彦武:银川市金凤区悦海万家E区
七一届初中毕业同学(2人)
杨茂春:银川市金凤区庆丰街万科翡翠公园小区
赵百甲: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北八组(或贺兰县德胜海德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