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同学聚会楼观游兼寄诸同学
作者:王芃
《序》。癸卯初夏,昔小学,中学同学魏国模,卫淑惠,贾月如,韩碧云,弓随银,王芃六人相约,结伴赴道文化胜地楼观台作同学聚会游。略备,于5月11日,由王芃妻刘琴开车共载七人赴楼观。一路欢歌笑语,无比欢畅。俾至,先在“又一村”酒店聚餐。然后得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会长邓印海先生亲驾迎送七人进入楼观台景区。作说经台全程简游,又掠游说经台西面一些景点。堪称一次颇有意义的同学聚会游。归而赋诗记之,以作纪念尔。
重返长安谪仙子

少年不知世事艰,
各自红尘六十年。
功名从来难成就,
枯荣出生早已判。
连潮运动何纷乱,
死生灾运马不前。
悠悠岁月身犹在,
便是佛祖赐福缘。


犹能结伴楼观游,
人生胜事喜开颜。
魏生广谊能串联,
月如婵娟仍如仙。
卫班长终班长势,
碧云天还晴朗天。
老夫无技唱歌曲,
或能忆旧思联翩。
更有随银魔笛传,
阳关三叠情无限。


琴音司车稳而健,
一路欢笑过青山。
行过一村又一村,
又一村店酒旗翻。
停车入店坐雅间,
共品仙都农家宴。
菜谱研选店家荐,
七荤八素陕菜全。
农家腊味金不换,
南山珍馐胜海鲜。
此味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餐。


停杯投箸酒正酣,
话似江河无遮拦。
说尽平生无限事,
又返少女与少男。
楼观会长闻我来,
亲车迎送进楼观。
楼观仙风长依旧,
经台白云总悠悠。
终南元气老不死,
紫气仍罩紫云楼。


曾经问道来祖庭,
今来扑面有新构。
炼丹峰路入云端,
老君仙身高宇宙。
抚摸迎塔铁狮吼,
听讲历史佛道斗。
榔楡听道坚似铁,
人心闻道天地厚。
天下多少神仙府,
第一福地非虚授。
走出经台向西行,
化女古泉迎谷口。


今见仙宫碧瓦殿,
吉草仙传更清幽。
唯觅仙泉终不见,
只留故事使人愁。
山道草径能通幽,
便见古塔依山守。
此塔来自东罗马,
基督景教千载久。
有碑幸存碑林馆,
镇馆之宝其为首。
山震地陷岂能免,
塔倾身斜一米六。
水浇铁铸依如旧,
物理神机待考究。
国宝如此扣心弦,
塔院留影总不够。


别情依依犹未休,
风拂公主观前柳。
玉真公主逃楼观,
具书玄宗止宫斗。
弃号散财乞赦免,
种麻请延十年寿。
帝准赐号名延生,
建观凿井成道友。
楼观修道五十载,
云车仙去馆空留。
我众闻此长叹息,
唯祝果然赴仙洲。
楼观源流三千九,
一日浅游岂可休。
同学聚会实不易,
莫叫日月如水流。
何当夕阳吐霞日,
还充少年觅丹丘。
重返长安谪仙子
王芃 癸卯仲夏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王芃,字大白,号重返长安谪仙子。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和诗人。出生文化世家。六十年代,作为西安上山下乡知青,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公社插队,艰苦劳动十余年。文革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成绩卓著。因撰写《关于建设楼观台老子文化城的建议和构思》调入楼观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爱好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化教育,历史研究,风景科学,旅游管理,周易文化,儒道文化,诗词歌赋,书法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杰出。退休后寓居西安,历任陕西盛世文化公司文化顾问,《盩山厔水》杂志主编,香港圣瑞吉祥文化公司陕西分公司文化总顾问,《陕西宗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顾问。现为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著述丰富,有《楼观台诗传》《春水呜咽如诉》《洞天福地西楼观》《楼观仙师传》《楼观棋王》《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史略钩沉》《关于中国诗歌的对话》《楼观台——太白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嵌名对联三百首》等著作出版,发表问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