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82 期 总第401期



蒙自印象(隨笔二则)
作者 李敦伟
主播 何 瑛
一
春分时节,刘炬带领合作团队,冒着微微春雨,从昆明站乘动车前往蒙自(红河州政府)会见州政协九三学社副主任高筱芳,不巧,她上午要召集开会,无法同我们交流。在她热情举荐下,下午1:30在蒙自鑫源小区4単元2楼,见到久负盛名的社会工作者陈杰先生。他早在屋里恭候我们,在一间简洁敞亮的客厅里,他亲自操手功夫茶接待我们。正面白墙上悬掛着醒目的条幅:上写“一勤天下无难事”,正是对陈先生的写照。他给人的第一印象:睿智,健谈,直率极具亲和力。从他的言谈举止看出:他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哲,对社会学,心理学有独道见解,他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社会工作中,运用自如。
在三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他不仅生动形象地回答刘昛提出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若干问题,并且向我们阐述了许多引人深思和诱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案例,新鲜接地气,引人入胜。我全神贯注的听他讲述,句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为我们即将要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普及和预防工作点到了穴位。明白时间換空间;循序渐进;从理想信念的高度,按照不同年龄,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和疏导。有针对性的开展疏通解疑。按照这个思路创意创新,不能凌驾于他们之上,摆出救世主的架势,这很难被他们接受。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出来自他们心灵的声音。让他们能自觉把你的创意作品当一面镜子,对照自己,自我疗治,自我教育,自我觉醒,真正起到启蒙普及与预防的效果。他很高兴我们能参与到社会群体关注这一新领域的探索,希望我们能有所建树。
正如有人说的:“社会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学校转,学校围着学生转”。在正能量的驱动下,把未成年人工作纳入到政府的职能部门中,让青少年在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下茁壮成长。陈先生表示愿以毕生的精力做好这项工作。时间关系,不便过多打扰,只好意犹未尽暂时结束这次交流。以后,我们还会登门拜访,向陈先生请教。希望他能成为我们合作团队的顾问,指导我们的工作。离开陈先生的家,外面正下着绵绵春雨,预示着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幼苗茁壮成长,生机勃勃的壮美景色……

二
离别蒙自几十载,今又返蒙自,南湖春光媚,城池展新容。短暂的停留,瞬间的探视,碎片化的人和事,串起了对新蒙自新时代的精美画面。上午十点多,到达我一生常梦到的地方---蒙自。它是我梦起之地,从戎守疆之处,这里留下太多的美好记忆和难以忘怀的故事。不说城市人文的巨变,不提往日的追忆。光叙叙今日之见闻,便让我这位八十多岁的老翁感慨万千。刚出火車站,遇见第一人,是年轻出租车司机小董,他见我滿头白发便前来搀扶我,为我开车门,热情问我们去哪里?我告诉他去州委!他风趣地探问:“你老这把年纪还在发挥余热啊!”“嗯谈不上,早退休了,闲不住想出来走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防止老年痴呆。”途中他告诉我:“他父亲也是当兵的,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对部队有特殊感情,从小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助人为乐成习惯了。干我们这行的,本身就是服务业,为顾客服好务是本分。”朴实无华几句话,让我刮目相看这位小伙子。这年头,有些人为了挣钱,啥歪门邪道都施得出来,满身铜臭气。最可恨是算计老人,打老人的主意。与之相悖,眼前这位小伙子要高尚得多。今天碰到的第二人,是位小卖部的售货员,她姓王。当我们一行人拜访完陈老师出来后,突然大雨倾盆,淋得像落汤鸡,正愁没躲雨的地方时,身后传来一声清脆暖心的喊声:“老人家们,快进屋里避雨!小心感冒!”,这真是遇到好人啦!我们忙道谢钻进她的店里,小王拿出电暖器打开让我们烤,还为我们每人沏了杯热气腾螣的茶水,驱寒保暖。让我们不知如何感激她,人与人本来不相识,陌生而遇,一声关爱的喊声,一杯热心的茶水驱赶了身上寒气,倍感人间的温暖。正如有人说:“生活中匆匆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若能停下脚步,相互问声好,就会成为熟人,成为好朋友”。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像小王这样充满爱心的人……
趁赶火车返昆之余,我们进蒙自老城区寻饭店吃晚饭,当地人推荐我们去,家喻户晓的“火烧房子”,吃有特色的蒙自菊花过桥米线。驱车赶到,吃了个“闭门羹”,据说下午三点半就歇业了,只好另寻餐馆。这时雨过天晴,我们沿街往前行。在农贸市场门口,见一位中年汉子摆地滩卖枇杷和水果。看着黃灿灿的枇杷十分诱人,我们拥上前询问多少钱一斤?他答:“七块一斤”!太便宜了,我们蹲下就开检,汉子看我们不会挑检,主动帮我们挑果大,皮光肉厚,没有疤痕的,然后足斤足两称给我们,还耐心指教我们如何存放保鲜?我被他细微的举动所感动,便与他聊起来。他说“我是新安所的农民,叫唐颂。家里有片石榴林,石榴成熟时成箱成箱运往东南亚各国,很受欢迎!可近年受疫情影响,销不出去,我转型种枇杷销往内地。”我夸他与时倶进,有头脑,同时询问他:像今天这般做生意,你不怕亏本吗?憨厚朴实的唐颂说:“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做好了,生意就火了!”言简意赅的表述,令我震惊,这是出自一位纯朴农民兄弟之口,浑身浸透善良真诚的品质,他把生意与人品融汇在一起,善待顾客,诚信做人。他与那些缺斤少两丶哄抬物价丶损人利己丶以次充好丶弄虚作假丶坑蒙拐骗丶专斩外地人的奸商截然不同。在这位农民身上,让我们明白:商道无数,唯有诚信真心才是经商正道。据说他的经营之道迎来无数回头客。盒记饭庄,是我们领队刘炬发现的“新大陆”。饭庄一般般,并不起眼,可生意火爆,坐无虚席,要排队等座就餐。它以服务社区,服务老年人为宗旨,经营快餐丶自助餐和特殊群体饮食为主,是今年初开业的社区爱心食堂。令我惊讶的是:总服务台的价格牌,除了正常的饭菜标价外,醒目的写着:“八十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七十岁以上每人十元”。开初疑惑真有:“免费的午餐”,我试探掏出身份证给收银员小姐看,她看后,立即吩咐服务员,热情招呼我去里面餐桌吃饭,果然连我外地老人也不例外,免费分享“舌尖上”的美味和周到的服务……。坐在我对面那位白发老人,正低头美滋滋地品尝可口快餐,不时抬头看看我,我主动问他高寿,他用左手比画八十六岁。“您老精神好啊!”他说:“我就住在附近小区里,社区照顾周全,医生上门看病,社区志愿者给我打扫卫生,孩子门周末来给我念书读报讲故事,还一块唱歌玩游戏,一日三餐来爱心食堂免费吃,真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我看他老人家充滿了获锝感,幸福感…….。
我原以为这样的好事,只发生在経济发达城市,万没想到它就活生生展示在我眼前。展现在红河州边城蒙自。
蒙自短暂的逗留,给我不同寻常的感受。这些普普通通点点滴滴的人和事在我脑海里绘成一幅春光明媚的精神文明图……
草写于蒙自至昆明列车上
作者 李敦伟

主播 何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