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喜欢体育。开始时,喜欢踢足球,戴上眼镜后,就不踢足球,改为打乒乓球。
打乒乓球,对我身体成长和增强体质,十分有益;对智力提高也有很好的作用。
我读书的学校,有的有乒乓球桌,有的没有。在没有乒乓球桌的学校读书时,就只能到校外找打球的地方。
我的乒乓球水平能有较快的提高,主要是得益于同比我年龄大的,各种不同技术风格的人打球。我在上海复旦实验中学读初二时,虽然学校有乒乓球桌,为了提高乒乓球水平,中午经常到离学校不远的四川中路上海青年会地下室的餐厅吃快餐,吃完饭后,到楼上的乒乓球大厅打一会乒乓球,然后回学校上课,放学后也常到青年会同水平较高的人打乒乓球。在那里,见过傅其芳(后任中国国家队教练)、薛绪初、李宗沛、薛伟初等著名运动员练球,令人大开眼界。在青年会,只要入会成为少年会友,就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打乒乓球是不收费的。我家附近,有个名叫益友社的职工社团,里面有乒乓球桌,入门处如无人检查,我就进去同大人们打乒乓球。上海解放后,位于陕西南路141号的回力球馆,改为上海市体育馆。体育馆的走廓里放了几张乒乓球桌,免费供市民打球。每逢星期日和寒暑假,我都会步行近一个小时,去市体育馆打乒乓球。打球的规则是,依次排队,每人打一局,11球定胜负,用球由新上场的人提供,谁输谁下,重新排队。刚去时,往往排队等待较长时间,上场打一会就输掉,又要重新排队。慢慢地也有赢的时候,到后来赢球的时候越来越多,可以较长时间占领乒乓球桌了。同各种不同技术风格的人对阵,使我的乒乓球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积累了比赛经验。
参加工作后,起先单位没有乒乓球桌,待有了后,只要有时间,我就打乒乓球。我是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是上海市闸北区交通运输局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球队曾获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和上海市闸北区乒乓球团体赛冠军,我也打败过几名一级运动员。如果不是调到北京工作,也许有可能成为一级运动员。调到团中央工作后,有次到沈阳出差,住在沈阳饭店,同饭店职工一起打乒乓球,还应邀代表饭店参加过一次比赛。
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就没有机会打乒乓球了。后来,我们团中央五七干校合并到全国总工会的五七干校,为了联络感情,举行过一次两个单位的乒乓球对抗赛。好几年没有体育活动了,两个单位的人挤满了比赛场地,为自己单位的运动员呐喊助威。我代表我们单位最后一个出场,这时的比分是2比2平,我是否获胜,决定比赛的胜负。已经几年没有摸球拍了,球有点不听控制。打了一会,才逐渐适应。于是,我开始主动进攻,终于在加油声中,战胜了对手。比赛以我们单位胜利告终。我们单位的人欣喜若狂,那个晚上大家兴奋的议论比赛,久久没有入睡。
从五七干校调回北京,调到国家体委工作,打乒乓球就有条件了。粉碎“四人帮”后,有段时间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办公室工作,同世界冠军王传耀是同事,他为我粘贴球拍,谈论乒乓球,有共同语言。在国家体委工作了十年,调到新单位后,仍经常打乒乓球,直至退休。
虽然已多年没有打乒乓球,改为通过练功锻炼身体。但打乒乓球,为我一生的健康奠定了基础,使我能经受艰苦的劳动,承受繁重的工作,能坚持写作不息。
我小时候能有不化钱打球的地方。如今,在社会上的体育场馆,却是难以找到不用化钱,就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这是为什么?全民健身要落到实处,希望体育主管部门,将人民的健康时刻记心上。
2023年7月10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