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川第一个特别党支部
诞生地——庙头镇
辑录人║吴雷
庙头镇是汉川市早期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早期革命活动家王平章先烈的家乡,更是中国共产党汉川县第一个特别党支部诞生的地方。
土地革命时期
庙头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革命先烈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红一十五军、十八王平章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早在1924年,就有王平章等人受董必武的指派回乡进行党的组织活动,1925年8月,中共汉川特别支部就在庙头全人小学成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汉川市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书记是刘子谷,丁觉群分管组织,魏人镜分管宣传,由此成为鄂中地区第一个县级组织,以后又建立了7个党小组。1926年,中共汉川县委在庙头成立,程棣华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在庙头担山(今庙头村)王振华家中召集了全县各地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制定的秋收暴动计划,同时决定成立中共榔头等地区委机构组织,处决了大土豪王大定,打响了秋收暴动第一枪。1927年8月一9月,鄂中区特委设在庙头。
1928年“年关暴动”间,汉川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程棣华、王振华的领导下,以庙头为基地,攻打了重镇系马口。1928年3月,为总结年关暴动、秋收暴动的经验,汉川县委在庙头杂姓台(今杂姓村)召集了有省委符向一、县委程棣华、区委童世光、尹先海等参加的党的高层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重振旗鼓,建立汉川第四军,计划把武装斗争推向新的高潮。
1930年5月,继汉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庙头乡、人和垸乡于9月-10月分别成立了乡苏维埃,先后隶属南河区苏维埃和川阳县苏维埃领导,在区、乡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全面组织庙头镇各村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1930年10月-11月,首先是打土豪,没收地主土豪的土地、粮食、衣物、大型农具,大灭敌人的威风,然后根据所划成分分享胜利果实,乡苏维埃给地主发出“守法通知”,还设有临时班房,派专班监督坏人的活动。这年由于地方上淹了大水,主要劳力外流,乡苏维埃政府便将土地分给外出的穷人家,召集他们回村并在地里种上庄稼,组织在家的人代耕,仅庙头乡的黄家咀就有六个代耕队。在武装斗争方面,建立了赤卫队、游击队,清匪除奸,攻打天府庙、高脚庙等地的清乡团,配合红七军攻打城陵矾等等,乡苏维埃还派专人到敌伪据点拉经济,责令富户捐款,建立贫农会、妇女会,印发“苏维埃万岁”小册子,宣传革命思想,拦劫敌伪在襄河里的“差船”、木排,为县、区两级苏维埃造船80余条,收湖山、河滩为公有,筑路、修堤,兴建梅岭水库,办农民夜校识字班,开展文化教育。在淹水期间,组织劳力进行生产自救,提倡妇女平等,反对封建迷信等活动。1932年5月,国民党、清乡团组织“奋勇队”围攻庙头,乡苏维埃政权遭到破坏,但这处党的基层组织一直坚持到同年9月。
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春,上级党组织派黄治国等人到榔头发动抗日教亡工作,由曾超等人成立了“湖北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榔头分会”,此时,庙头地区亦建立了抗日救亡协会分会。
1939年秋,上级指示,庙头成立区委组织,区委书记由王仁运担任,领导下辖三个分区委,八个支部。
1939年10月,庙头区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地点设在担山(今前山村)袁氏宗祠。
1940年,撤区变为联乡,庙头为第二联乡,联乡主任是程敦秀,其办事处仍设在袁氏宗祠,下辖庙头等三个乡。从1939年9月开始,各乡都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在庙头区委及联乡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首先是开展减租减息、大生产、征粮、拥军支前等工作,各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土地减租减息办法》,积极进行宣传,并进一步开展了反“黑瞒”土地的群众运动。在武装斗争方面,区建立了自卫中队,乡建立了自卫队、基干队,以控制联保处、维持会,协同正规部队攻打汪步清匪部,清匪除奸,收编和解放王泥巴匪部,并且在敌据点搞募捐,大搞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宣传抗日思想,征收田赋,保护税收机关襄南钱粮办事处,响应地委、县委的号召,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内战,大造革命舆等活动。
1941年,庙头基干队攻打了汉阳龙灯堤的匪徒组织“湖北省保安团”,当时保安团经常拦截庙头一带的盐商和粮商,骚扰新四军的税卡,汉川县委即下命令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李刚和王相国率领基干队组织王礼方、胡全明等十人,手持扁担,扮成商贩,趁敌人不备,打死哨兵,闯入营房,夺取枪支十多条。
1942年5月,在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期间,伪军王维哲在马口勾结地痞流氓,对庙头等地所属各乡进行疯狂反扑、“扫荡”,致使抗日力量遭受巨大破坏,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坚持斗争到1943年春,庙头一度沦为游击区。
英勇无畏的庙头人民,历时近三年的抗日活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1932年6月,在蒋匪向鄂西发动第四次围剿时,以王亨榜、杨青山、吕子汉、彭腊松为首的各乡苏负责人均被反动派杀害,庙头地区约有25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少革命同志的房屋被烧毁,仅在7月2日至6日,就有26栋房屋化为灰烬;在抗战时期,有300多位青壮年死于日伪的屠刀之下,近200栋民房被焚烧。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庙头有王平章等178名烈士,还有革命火种程敦秀(1927年入党)、罗正品(1925年入党)、程棣华(1925年入党)、刘子谷(1924年入党)、王平章等人在庙头一带进行革命活动,领导武装斗争,据审定,抗战时期庙头的根据地村达100%。
伟哉!红色革命火种之地——庙头镇!
【责任编辑 胡采云】




吴雷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