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夜剪烛勤,焚香阅古今 86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雨芳草色新
案洗无杂尘
旧典堆三丈
惑解有心人
书夜剪烛勤
焚香阅古今
曦燕绕门户
暮窗出紫文
《山海经》云:“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故而《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经书乃为记载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及人文大道之万世著作,然前两经典已经失传,故人若探知天命之轨,唯从《周易》之理求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人类社会化生于宇宙自然,天人合一、以德配天乃是人类生存的物理基础与法则依据,大道以一贯之,太极之元与阴阳二仪有无相生,因而“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老子《道德经》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宇宙乃全息宏体,量子力学已经证明,万灵万物皆是信息驿站,宇宙信息不以人之意识而无间断地交流共享,这就是天地与万物之间的“天人感应”或“天物感应”。小至一粒沙尘,中至日月星辰,大至宇宙无限,无不按照同一规律有序运行,天之命,人之命,物之命,互为体用,互为主客,合阴阳归于太极,太极归一,一归道,然后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阳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而道以“一”而贯之全程,周而复始,死而复生,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如何做到天人合一?列宁在《列宁全集》十四卷中说道,“假如人的感觉,没有使人对环境具有客观的正确观念,这个生物体就不能适应环境”。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乃是天地赋予万象万物的本性之命,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微尘细菌,皆有其天命法则。天就是自然,命就是命造,万物禀赋了天地浩然之气,以阴阳互推合之,命造之轨迹路线与运行法则,就是命运,即从生至死的一趟自然旅程。《论语》让我们“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万物皆有天命,而“天命之谓性”,故圣贤尚君以修心养性为立命之本。天地化育万物,本无高低贵贱之別,“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命元元之奥义,大道芸芸之妙理,万物运行之邃律,大哉!壮哉!无以复加哉。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