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 作 者 觅 真(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作者

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
文/觅真
图/朋友
心爱的你
我哭你喊着你
也留不住你的脚步和美丽
他们说你去了那拉提
我托云托风去打听
你活得幸福不幸福
我的白天和夜里
都是你
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风儿说
别等了
再没有美丽姑娘
能唱出动人的曲
白云哭了
可可托海下起了雨

听走书的人
文/觅真
今日旅游回来,在鼓楼公交站上了50路能到我小区门口。
哦,这车上有戴草帽的三五个老汉,还有两位大妈。
他们大声地兴奋地谈论杨家将,杨宗保他爹叫杨继业,穆桂英真威风……
谈论时,每个人脸上露出陶醉,又有几分童真。
我被他们的情绪感染,便问身边两位大妈,你们在听走书吗?是的,在哪儿,在城隍庙旁民乐剧场。要钱吗?要,每场4元。文化馆要贴钱。在乡下大队听不要钱,大队包了,一年三万。
我说,我年轻时在老家也听说书的,县文化馆派来两个女的,村里派饭,派住,说七个晚上。说三国,说水浒,说秦香莲,白蛇传等。

夏天的晚饭后,打谷场上泼些凉水,去去暑气,每家都铺上凉席,或坐着板凳,摇着扇子,台前两棵木桩上挂着汽灯。两女艺人,都二十来岁,清纯甜美,都梳两条羊角辫,然后又窝上来扎小抓抓。一个苹果脸,眼睛滴溜转,一个瓜子脸,眼睛一条线,柳眉弯弯。都是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吐气香甜。身材苗条,一个穿粉色连衣裙,一个穿蓝。京韵大鼓砰砰砰地一敲,这就惊动了乡村夜晚……
月亮看弯了眼,星星一闪闪,迷眼摇头晃脑的是老汉,还抽着老汉烟,年轻人不眨眼,不仅听书,还得将美女观看,孩子们躺在凉席上听着听着就进了梦乡,母亲还给他们扇扇。
说书的姑娘,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唉声叹,每个角色都把精神传……
大妈说,是啊,那时年轻,爬到猪圈顶上去听。
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人啊,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还要精神享受。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是浙江宁波传统地方戏曲之一。
宁波走书曲调丰富多彩,伴奏独具特色。内容贴近生活,词句通俗易懂,且演唱简单,有说有唱,说唱并重,辅以形体动作,表演富有生活气息。用宁波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現在也叫非遗。
今天公交车上遇到听书人,引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旧时光里也有生命的甜蜜!

荒凉亦是美吗
文/觅真
拍得荒凉之美
只是精神艺术的享受
这美中包含了苦处
物质的贫乏
生存的艰难
生死的考验
不知这里生活的人
是怎样接受黄沙的魔咒
水和植物缺少
沙漠
埋过多少白骨
可否被历史书里记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
这里能活不去
且活得好
也许历练成魔头

创新是向往的力量
文/觅真
你想有你渴望的生活
艺术的浪漫的创新的
然而生活是有局限的
所以你觉得自己是被困在笼子里的鸟
你在梦是变成白云一朵
自由地飘荡在天空
沐浴在天河
佛也有戒律
云吗
才能自由地活

作者简介:张印珍(1953~~)网名觅真,中国大陆河北沧州人。现居宁波。作品散见海内外纸媒、网媒,近年来,着力于现代诗创作,被人誉为东亚鸽子。
虽是宁波市作协会员,出过散文集《心灵花园》,《花开的声音》,也出过第诗集《荒漠微光》,《新芽》,部分诗歌录入《上海滩诗叶》进入大世界基尼斯。诗观:诗具佛性,救赎自己和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