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行走
作者:罗雅博
行走在陕北黄土高原、延安大地上,在野外跋涉一段蜿蜒连绵的沟,爬一面山路呈“之”字形折叠的坡,翻过一条鱼脊似的山梁,也许呈现在你眼前就是豁然开朗的一片平展如砥的平原;椽头柳静静地守候在村河边,野酸枣红彤彤地缀满山路畔,一棵孤独的杜梨树或者山杏树在春天开一树繁花孤独地立在秃峁上,远远指引着路人回家的方向;几院窑洞在阳洼坡地上组成一个个小小的村落。远远望去一群羊子静静地像散落阳坡草场上的云朵,金黄的向日葵和红彤彤的苹果树围绕着宁静的村庄;村子里不时有鸡鸣狗吠传出,有袅袅炊烟升起,忽起忽落的信天游从对面的圪梁梁飘来又飘走,红袄绿裤的俊女子忽闪着一双毛眼眼瞭得见哪个村村瞭不见那个人。运气好,还可以在山野看得到山丹丹花,开的如火如荼。原来在这大山深处,每一条小路的尽头都隐藏着一个家一样温暖的世外桃源一般的田园村庄。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层深厚,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适于多种农作物及林草生长。但往往地面切割严重,地块破碎,坡度陡峭,有梁、峁、台、塬、硷、掌、川、坪、沟、崖、洞等多种类型,千姿百态,沟壑纵横。地名多以沟、梁、峁、台、洼、崖、砭、岔、峪、塬、坪、湾、嘴、渠、塔等字命名者居多。延安地处山区,老百姓耕田种地不是上山就是爬坡,往往是从这个山峁到那个山梁,干活要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人们习惯上把劳动叫做“受苦”,把庄稼人叫做“受苦人”。 在延安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老天爷拿个天磨由北向南磨,本想把陕北大地磨成一马平川,不料磨到靖边时,突然麻绳断了,等结好绳子,凌风蹈虚已到了洛川,结果漏下延安北部一片山峁起伏,沟洼起伏不平的地貌。

延安地貌大致可分为三个地理单元。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基岩分水岭起伏平缓而形成黄土梁、黄土梁峁或者连续峁,沟壑发育,地面支离破碎。民歌里唱:“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想起了小妹妹好心慌。”就是指这一类地貌。塬经过侵蚀切割形成梁,梁再经过侵蚀成为峁。峁是具有陕北地域特色的小山头,顶部浑圆,呈馒头状。在白于山北侧有一种地块叫涧地,为四周略高的宽平低地,像小盆地,背风向阳,是当地主要农业用地。中南部是黄土高原沟壑区,两侧的山前梁塬、塬梁倾斜坡度很小,地势平坦。地形高起而上面平整为塬。构成陕北高原半环形的土石山区,一些地方呈现“圡带帽,石缠腰”的景观。
陕北黄土高原上还有一种特殊的地貌叫崾崄,就是两峁之间被冲刷的很窄的鞍部,两侧坡陡沟深,令人胆战心惊。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行走,也许你就走在秦直道上,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至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是大秦帝国留在中国历史上一道深深的辙印。“南北亘长岭,纵横列万山”。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多构筑于海拔1800米的子午岭东侧,跨越延安境内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五县区,一路向北,蜿蜒而去。历经2000年风雨,许多路面依然保存完好,坚硬的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秦直道的确是世界公路之奇迹,中华民族之杰作。战时运兵,和平时期商贸通衢,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支线,延伸着历史割不断的脉络,行走其上,踩着历史的车辙,令人陡生梦回大秦帝国之豪情。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行走,映入你眼帘的最多的也许就是战国魏长城,“暮烟凝塞上,堠火落天涯。”长城像佛去岁月尘埃的老人,物化了历史形态,凝固了边关狼烟,历史的刀锋剑雨让他显得有些千疮百孔,容貌沧桑,像解甲归田的勇士沉没在历史的硝烟之中,波澜不惊。历经沧海桑田的变换,每当我走近他抚摸他累累伤痕,心中就肃然起敬。战国魏长城,夯筑成障。秦“上郡塞”长城,夯层纯净,质地坚硬。明长城,风吹雨打,巍然如昔。均为防御鞑靼入牧内地的重要军事设施。夕阳下,长城点缀着一个一个烽火台,像一道龙脊一样伟岸挺拔的剪影,气壮山河,古代雄风犹存。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行走,除了感受他四季转换的风景,独特的风花雪月的气韵,更多的是感受他黄土一样厚重的历史积淀,高天厚土,晨钟暮鼓,残阳晚照,长戈裂云。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行走,“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这黄土地为什么会让在外漂泊的游子心潮起伏、泪流满面,只因为这黄土是我们祖先狩猎渔耕,饮血茹毛生活过的一片圣土,这黄土是擎起革命胜利旗帜、走向光明战斗过的一片沃土,这黄土是我们生长于斯,赖以生存,处处散发着母亲怀抱温暖气息的故土,这黄土是对我们不离不弃、充满希望的一片热土。

作者风采:罗雅博,陕西省延安籍人,中国计生协摄影社摄务委员,《陕西日报》特约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外华语作家》、《中国作家联盟》、《华人文学》签约作家。有小说、散文、诗歌、摄影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出版文集《凝望延安》、诗歌集《落雨如诗岁月如歌》、散文集《歌唱延安》。作品被收录于《当代华语名家囟《选》、《2018、2021诗歌年鉴》、《中华当代诗典》、《新时代诗典》、《中国黄金诗典》、《中国散文名家三百篇》、等书。在公开媒体发表影、文学作品300余篇(幅)。
党育:原名张党育生于1964年,内蒙古五原县糖厂下岗,喜欢文字,热爱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喜欢诵读,愿把美好与人分享。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主编: 张馨予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临江独立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