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总第0161期,请大家分享。

中华优秀少儿故事之七
破瓮救友司马光
韩积蕊编辑

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得很开心。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旁边的水缸里。
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害怕的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叫:“救命啊,救命啊……”这时,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胆小的孩子都吓得哭了。
这时,司马光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小伙伴们面面相觑,甚是慌张。聪明的司马光努力思考着如何救人,当他看到假山旁边的石头时,突然机灵一动,急忙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哗哗流了出来,小男孩得救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智慧心语】
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的道理遇到事情需要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变换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

【故事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元末·阿鲁图《宋史》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出生时,其父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敬仰。生平著作甚多,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深受父亲影响,自幼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人物评价】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
司马光一生淡薄名利,无嗜好,精通学问。不喜欢佛教、道教,生活简朴,粗茶淡饭、服饰普通。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孔子、孟子)。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编撰六部书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