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凉都
文/往事如风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浇熄了凉都夏日炎症,让原本就不算太热的凉都更加清爽宜人。
“凉都”别名“煤都”又称六盘水,是个四五线城市,它是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一个市。而这个小小的四五线城市却有着“凉都”之名,因为它本就存在于一条长长的峽谷之中。夏季,当别的城市已经是酷热难奈似火烧时,这来却是凉风习习,如沐春风般清凉。这里夏季最高温时不会超过32度,冬季最低不会超过零下16度,因此这里已经被国家批准授予“中国凉都”之美誉。
贵州一直被外界所传言,“地无三里平,日无三日晴,”其实除了地无三里平不真实之外,日无三晴确如其名。凉都更是把日无三晴这句老话给展现的淋漓尽致。再热的天,在凉都你只要是在家里就绝对不会热,不用空调也不用摇扇。在这里私人住宅几乎是没有人会安装空调,就是有也是为了冬季取暖而准备的。凉都气候就是天然的空调,到了晚上不盖被子都不行。这就是凉都,360度的温情,19度的夏天。所以这里的空调几乎是卖不出去,除了政府机构与一些企事业单位会安装之外,其实是没有人愿意花这些冤枉钱的。
凉都白天稍为有点热,几乎晚上都会下点雨为其降温,仿佛苍天也觉得必须要为“凉都”二字证名,所以凉都的雨才会得那么及时、那么畅快、那么清凉爽肤。在凉都呆久了,没有人会在夏季往外跑,当然,除了有特殊与特别的事情又另当别论。据不完全统计,在夏季来“凉都”游玩的人,仅仅是一整个夏季就有差不多五百万人左右。还不算冬季来滑雪,看雪,或旅游周边景点的人数,由此可见“凉都”之名何其有名。
以前有人说;“凉都”治安不好,环境不好、城市居位条件不好,其实我想说;“那是以前”如今的凉都早已今非昔比了。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新型卫生城市,打造诸多个AAAAA级旅游景区,让游客来了就会爱上美丽的凉都。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强盛,凉都不仅将“凉”已经向全国人民全面展现,更是把凉都文化发扬光大。这里也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如吊角楼(住宅)、高山流水(布衣族的酒)、红白心的猕猴桃、刺梨酒、红尾鱼、水城羊肉粉(现在已经面向全国邮寄,真空包装),这些都在指向凉都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当然这里人更是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而贵州的山歌更是一绝,见什么都能用贵州方言给优美地唱出来。而山歌一般都表现为积极向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对爱情挚热的追求、对人生、人性,美好地渴望。在这里也有诗歌为证。
静静地躺在湿地公园河面
听天鹅们相互追逐的欢声笑语
天空的雨湿了凉都夏季的梦
醉了红雨伞下玲珑的凹凸有致
荷花温柔地包容了这场雨的冒昧
毫不掩饰地诉说一座城的故事
你,我,只是其中的一个音阶
轻敲风花雪月编织的那口钟
漫步于清风呢喃的温存
留恋于白鹭与鱼虫间的嬉闹
一幅山水画正在研墨成刻
却吹皱了湖面蜻蜓的翅膀
凉都正在变革一场时装秀
秀出的是人心善良与纯洁
凉都的美,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从而造就了今天的美丽凉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