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路教授与你分享:
《桃花》
文/方路
桃花春风正烂熳,
宛若少女羞人前;
粉黛不说多妩媚,
调情六欲率天仙。
挑花,是与人民大众生活最贴近也是最亲切的朋友。农村庭院,房前屋后,多都有它的出现。当然,城市里公园路旁的不少地方,也少不了它的点缀与靓影。
由于桃花的贴近生活,所以,古往今来,描写它的好诗,好文,好书画等,也是丰富多彩,不胜枚举。从《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再到明·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尤其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诗,给我们留下了久久的深刻印记。一个“看不穿”说穿了人生社会的多少诡异画卷。再有唐·崔护 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及毛公的“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等,这些美妙的佳句,都在我的心中储存了丰富的“红利”,让我受益,影响到至今。因此,也促使我近期写了这么多的“花”文章,故此,才想到应该给桃花留下一个展现的空间。否则,也就真的对不住它了。
孩提时代,在我放牛或上学的往返路上,只要在路边处发现刚出土的小桃树苗,我就会小心翼翼的连土带根的把它刨将起出来,带回我家门前的小菜园中,然后把它栽下,浇上水,精心呵护好,让其慢慢长大起来。两三年后,它便长的弧口般粗细,开起花来,煞是惊人的好看。故此,我会一连欣赏它个十天半月来,直至它的花叶凋谢。接下,便从它的开花之日起,从第一年的期待中,痴痴地看着它结出的3一5个桃子来,从中我便最大的一个桃子摘下送给我家祖母享用了。接下,再等到次年看到成倍的花儿开放,第三年,依次类推去观赏成倍开出的更多的花儿来。再接下的第三四年里,我便在这棵树上嫁接出好几种不同的桃子品种来。什么“五月仙”(蟠桃)、什么大白桃、还有黄桃、水蜜桃等,包括不同的李子来,一棵上,开满不同近似的花和不同结满枝头的果子来,真让人喜不自禁,乐在心头,大大l的有个战就感。
本文,应该是着重写桃花的,一不小心题又写远了。回头再补一笔,这叫倒叙吧!桃花是三月的点缀,五月的报喜,恼怒到它,还会赶上冬天里的冬桃。
爱屋及乌吧,因喜欢吃桃,故也对桃花情有独钟。总觉得桃花是少女的脸,粉的迷人,红的烂漫,娇嫩而柔媚。尤其是春日里,阳光照耀下,桃花则更显的多姿多彩,妩媚动人。桃花盛开时,便将花的单瓣、重瓣和颜色的粉红、深红、纯红、纯白以及红白复色的姿容尽情展示个火烈。所以,桃花真乃千姿在,让人眼花缭乱开。它的芬菲烂漫、妩媚动人,尤如一片片薄薄的鱼腹霞辉和胭脂云朵,与绿色婆娑的垂柳相衬映,便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若再加上爱凑热闹的黄鹂与燕子穿插其间,配上桃花的千姿百态,那才真叫个眼花缭乱,爽它个东倒西歪哩。
如此美丽的桃花,不免又让我想到了林黛玉的葬花那情景,那无奈,那哀伤,那悲催,那无奈,那绝惜,那离别,击碎了也葬去了人的心扉,葬去了花的娇容……这世间的美啊,就是如此的有热烈,有奔放,也有凄凉凄楚的忧伤在交融。
苍山云雨逐神明,
怎及云幔几多情;
虽见桃花今犹在,
何时欢笑佳丽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