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漫谈之四——《我对生命的乱弹》
这是过去写的一篇对生命的感悟,当时就感到意犹未尽。现在稍作修改,纳入“养老漫谈系列”再发。
现在,我们都已经步入老年往“古稀”去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老了,必然要思考生命问题,我想了几条算是乱弹吧。

人生的长度就是寿命的长短,总体上是老天定的。襁褓夭折,还是英年早逝,或是寿比南山,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三皇五帝不行,伟人巨匠也不行。我们所能做的,运动也好、养生也罢、治疗也是,都是在“听天命”的范围内“尽人事”而已。我这么说,绝不是宿命论,相反我是十分反对在健康问题上听天由命的。必须尽人事!要定期做有效的体检,尽量准确地诊断,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尽早地拿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绝不麻痹大意。一定的养生之道,适宜的运动,科学的饮食卫生等等都是必要的。生活是美好的,就应该“贪生怕死”,好好活着,而不要胡吃海喝,胡作非为,糟践自己。那其实是对自己也是对爱人对家庭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一句最流行最常用的祝福语就是“健康长寿”。但是,我以为仅仅长寿并不是我们的全部追求,生命除了长度还有宽度。

人生的宽度就是生命所涉及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己掌控的。生活就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有吃喝拉撒睡。要保证相当的衣食住行质量,当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在此之上,生活的质量则更多地取决于内容。但是人生的道路上,为了生计我们忍受;为了信仰我们奉献。许多的爱好兴趣都丢下了,许多的人生美景都错过了。乃至老矣,才想起许多想去的地方没去,想看的好书还在架上,想玩的项目还在计划中……转过身来惊问“时间都去哪儿啦”?他们人生的路也许够长,但是宽度却很有限。一些老人,退休以后的生活面也变得相当窄,说是回归家庭,就把自己封闭禁锢起来,或是围着儿孙转,或是围着屋子转。这样的老年人生当然算不得丰富多彩,更算不得优雅完美。至于到了临终时刻,身上插上若干管子,来维持一口气,或者维持神志不清的“活着”,这个生命的长度更是毫无意义。

生命还有第三维:高度。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追求生活的高度:上学求高学历,工作求高职位,收入求高薪酬,衣食住行也求高标准,消费也要高档次。等到老了以后,不少人就放弃了对生活高度的追求。我以为,物质生活的需求可以淡泊,但是不能降低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应该提高标准,讲求质量。要不,到老了还是节衣缩食,我们奋斗了一辈子是干什么来了?精神生活更是要追求高质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这黄昏,也应该也能够活出我们的精彩!尽自己所能,为社会的进步出把力气,传递正能量,哪怕是几声呐喊,这是精彩;捡起丢下的早年爱好,潜心把玩陶醉其中自得其乐,这也是精彩;无论干什么,在愉悦自己的同时,还不忘给别人带去开心和快乐,这就是精彩!同样的花样,哪怕是消遣,也能玩出自己的特点甚至风格,更是精彩!这样的老年生活才是有高度的,既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精彩幸福的。

寿比南山的人不一定福如东海,福如东海的人也不一定寿比南山。依我看,牺牲宽度和高度,单纯去追求长度,是不值得的。在拥有足够的宽度的同时,努力提高一点高度,然后还有一定的长度,这才是我追求的老年幸福,才是我追求的完美的生命。乱弹到这里,我还得补充两句:如果哪一天,我感到生活不幸福了,活着甚至成了一种折磨,那么我就宁愿结束我生命的长度;如果哪一天,自己的活着成了别人的累赘,成了负担,那么我宁愿选择结束我生命的长度。因为,那样生命已经成了痛苦!我一辈子都不愿意痛苦。

文字/摄影 老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