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方言版
来去回
场景:周六。赣州老城区,夜光山。母亲带着大儿子来到自家姆妈家。
中饭后,母女用赣州话在抄天。
女儿诉苦道:“姆妈,大宝什么都好,就是不肯切饭,瘦的一掐掐子,革死人了。”
母亲劝道:“妹子呀,你革什么桑,由他去,小鬼子总会长大的。您看,这几天,屙屎屙尿,他不是会自己喊了。还有,不要追到去喂饭。小鬼子饿了,自己就会找切的。你想一下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可是这个道理?小宝怎么样了?”
说到小宝,女儿夸道:“小的大得快,才满百日,一天一个样,看到来大!”转而又说:“大的呢长的像爸爸,小的呢一毛子都不像他爸爸,像他家姆妈那管水的。”
母亲问:“今天,大宝手上拿到一个哑依子在玩,可是他家爷爷帮他抓的?”
女儿笑答:“是,我们小区里树多,树桍子上好多哑依子。大宝三岁了,好闹,天天都要出去,去抓哑依子,去捡鹅卵牯子,去找牛屎虫,去捞蛤蟆拐子……在家呢更翻,不是乱丢东西,就是翻切的,香蕉呢一根根地剥,剥掉了皮又不吃,抓的一塌糊涂,好搓皮。讲他搓皮弄拐,他就跟到来学一一搓皮弄拐。讲完了还要用普通话说明一下一一赣州话。笑死人了。”
母亲接着说:“讲到赣州话,好像这几天有个赣州话的什么节目,是一个县里的人在讲。耶,乡下人也作兴赣州话了?”
女儿答道:“姆妈,你可晓得,现在赣州城大多数都是讲客家话的乡下人了,老赣州人住在贫民窟,都成了最穷的一帮人了。赣州话,已经没有几多个人作兴了。现在,有一伙人好歹郎样,天天讲什么恢复赣州话,自己都讲不悦贴,还想让别人讲。不过,那个小学生念的‘夜光山,二码头,三潮井……’的街谣倒是蛮有味道,小时候我们就念过。”
母亲笑了:“我小时候也念过。”
女儿问道:“妈,问你一下,赣州话到底可是王阳明带来了?”
母亲说:“传是酱子传的,但专家讲不是。不过,传的更多的是王阳明杀人多,小人子倚风作邪,闹的厉害的时候,大人讲一句‘王阳明来了!’小人子就不敢闹了。”
……
女儿起身,笑道:“好了,我要回去了,回晚了,小宝会哭闹,家里那个死男人会气死了。”
母亲也起身,道:“好,那就辣响去回。天有毛子墨墨乌了,膘下雨糙到了。”
走出门,女儿对着在院子里挖吴多子的大宝喊道:“大宝,走了,来去回!”
. (虔虔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