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事业传承展览馆创始人简历
哈斯额尔敦,男,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人,1972年出生。大学学历,工商管理专业。政协前郭县第十六届政协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家委员会会员,松原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前郭县副会长、前郭县工商联会会员、前郭尔罗斯文化研究会会员、前郭县蒙古族民族与经济促进会会员。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红色事业传承展览馆馆长、吉林省红色事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前郭县哈斯尔敦牛肉干店创始人。
视频:徐丽在采访红色展馆馆长
哈斯额尔敦和他的红色展馆
作者:徐丽(吉林松原)
有一个红色展馆,现座落在松原市查干淖尔大街。近几年免费向青少年、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各界开放。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红色文化,这个展馆就是前郭县红色事业传承展览馆。
红色展馆,于2019年7月正式开馆。馆藏种类资料有党史、新中国史、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史、红色革命图片、各种各时期徽章、影像、不同历史时期各报社新老报刊、党报、军用品、信函、回忆录、摆件等实物珍贵珍藏品。宣传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丰功伟绩、红色革命精神,以此激励后人积极向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党、爱国。展览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共接待市县机关干部、社会团体、学生等数万余人次。
说起红色展馆,我曾经在这里举办《朗读者》读书会5周年文化庆典,并且又通过采访得知了一些情况。


红色展馆,馆长叫哈斯额尔敦,爱人林玉香,哈斯额尔敦从小深受父辈影响,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到那些历经沧桑颠簸而幸存下来的文史文献实物,酷爱红色教育故事的他从最开始的兴趣到现在持续做大,立志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注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偶然接触到红色委员会老师,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红色事业,让他思想觉悟逐步提高。传播好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愿望。
夫妻俩自从开始系统地学习、系统地整理,便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被这一事业痴迷。为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红色藏品,哈斯额尔敦通过不断学习,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红色资料进行收藏。一家人依靠制作零售牛肉干、奶制品等民族特色产品获得生活来源。有很多人不理解她们的这项事业。但是,无论外界有多大质疑,她们从未放弃,碰见某一件珍贵的藏品他们宁舍弃一顿饭、一件衣服,也要把它收入囊中。
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只有不断的总结历史教训,吸取借鉴,才能积蓄奋斗的力量,这使哈斯额尔敦每次遇到困难都更加坚韧。他的藏馆也是他的家,在藏馆里只有最里面的一间屋子是他们一家三口居住的地方,生活环境简单质朴,除了家中的生活必需品之外,大大小小的箱子、柜子里都装满藏品。由于场地有限,这么多藏品只能放在柜子里,这是他们和参观者的遗憾,看着一件件珍贵图片、油画、影视资料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抽屉里,发挥不出它应有的光彩和作用,他们心急如焚。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红色展馆的四次搬迁调整场所的艰辛坎坷路程。

首次尝试布展。哈斯额尔敦(敖玉宝)最初把经营牛肉干的店腾出一个空间,首次尝试布展,陈列一部分红色展品,通过卖牛肉干,顺便提供给顾客、简单看红色教育展品的过程,发现很多顾客对红色展品感兴趣,这样,他就给顾客介绍红色展品,感兴趣的朋友越来越多。之后他又用心调整,增加展品。觉得很有必要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红色展馆第二次调整。通过写文字简介报送,做简单的介绍,走访了市县宁江区等各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陌生拜访递交资料近百次。在走访的过程中,有些单位干脆不让进去,还有的部门去多次,有的单位通过保安的引进,才能接触办公室相关人员,递交上红色展馆简介,哈斯额尔敦跟相关人士介绍,感兴趣的,到红色展馆来看一看,还有的部门做登记,留下了联系方式。递交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有一部分红色资料的资源和小陈列室。如果他们需要,协助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和提供党史、国史等红色革命文献资料,宣传党和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坚持和努力,有些党政机关或知识分子给予肯定和赞扬。也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思路和意见。这样,又增加了信心,觉得很有必要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党和国家相关的学习型素材、资料。
在增加信心的同时,撤老店感觉空间小,又在牛肉干店的隔壁租了87平米的房子。让更多产品有个充分摆放的空间,让多一些的人能进来参观。

为了能更好的展示红色展品,让红色展品发挥应有的作用,哈斯额尔敦去装裱公司咨询把多年收藏800多幅画进行装裱,上墙陈列让展示、更好去宣传服务。但是这样做费用很高。
2020年,通过朋友介绍,找到郊区一个小的木器厂,主动无偿去做力工。木器厂环境恶劣、是个简易的厂房,没有取暖设施,非常非常的寒冷,而且灰尘很大,在木器厂做无偿力工的时候,手脚都冻疮的了,每天早出晚归,晚上经常加班10点多。利用师傅、机械设备闲余时间,在师傅的指导下,使用边角余料,自己亲自操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长达四个多月,分批次,制作出800多件相框。等厂子放假到回家时,距离春节只有三天了。
正月初一之前,哈斯额尔敦尝试装表工作,因为装裱还需要学习,在人家不教的情况下,就得想办法,思来想去,哈斯额尔敦从装裱公司购买所有装裱材料用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装裱师傅的指导技术和流程。正月初一下午开始自己动手边学装裱边做,由于忙于家中的生意和日常所事,只能利用晚上时间,晚上经常工作到11点多。持续到2021年四月份、终于装裱出300多幅展品。在原有展品的基础上,又增加展品,这样参观人数不段增加,在媒体采访报道几次后,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后来受疫情严重的影响,生意越来越不景气。根据系统陈列,哈斯额尔敦通过网课跟红色委员会老师学习积累历史知识、策展、布展、提高爱党、爱国思想意识、觉悟、为了更好去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丰富藏品、办好展馆不断的去认购,加大力度收藏红色展品。在展馆分散精力的基础上疫情的反复恶性循环,生意越来越不如意,在资金短缺紧张的情况下,导致交不上房屋租赁费,有一次牛肉干进货的资金占用,好在软着落。因为这些年的继续都投入收藏、建展馆、接待。生活品质也下降了很多。经济限制了他前进的步伐,却丝毫不曾动摇他坚定守护并传承红色基因赤心。每天看着这些红色展品被众多社会人士所喜欢并被红色故事所感染,他的心里是充实的。此刻,他比任何人都富有。
转机的出现,有些党政机关联系哈斯额尔敦,他协助开展建党百年活动,无偿提供产品及参与策展,还受邀参加了由松原市宣传部主办,市文联承办建党百年的展览活动,还有红色文化校园活动,从中感悟到多年来做这件事情重要性。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爱党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怀、思想觉悟又进一步提升。
红色展馆第3个场所。几年来,受经济影响,哈斯额尔敦为了减轻费用、把牛肉干店和红色展馆合并在一起。这样,展馆持续接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少年、社会团体、群众,参观学习受益人两万余人次。第三个红色展馆布展,从2021年六月份,有多个党政领导和部门儿来视察调研并认可、荣获授牌,吉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红色展馆第四个场所的确立。2022年10月份,由前郭县委、市委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协调,原前郭县政务大厅二楼360平米房屋,免费提供作为红色展馆。在也不用愁租赁展馆场地、并且把更多展品存放柜子里了。特别是来参观团一次性接待80人。
第四个红色展馆场地确定下来后困难又出现了,由于没有资金去装修动工。在百般焦急的情况下,志愿者宁布老人得知祥情后主动赞助。才领取钥匙。装修布展过程中,因缺少资金所有活都要自己动手,加班加点、亲力亲为的去干。这个过程当中,收到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有关人士关怀、关心、指导、支持。因为哈斯额尔敦踏踏实实去做事情,他的举动很执着,这样又得到部分志愿者赞助,主动出义工。还有一些爱心企业和部分人士出钱出物,这样,在社会各界人士统一帮助,长达五个多月的装修布展,现已初步形成目前的红色展馆规模。
2023年4月中旬,迎来了第一个党政机关来参观学习、截止到七一接待21个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青少年。受益人数663人。部分部门授牌挂牌。
收藏并布展红色展品的这些年,儿子是他最好的传承人,妻子的大力支持让他对这件事情更加充满自信。那些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人们,红色故事,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目前,原前郭县政务大厅的二楼已经正式成为红色展馆的场所,更多的红色展品摆放的琳琅满目,设计布局合理,一幅幅承载着光辉历史记忆的老照片都在讲述着背后感人的红色故事,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传播弘扬伟大党和祖国光辉的历史。
红色故事传承人哈斯额尔敦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更多人通过参观红色展览,树立爱国情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更多的社会群体牢记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完)

作者简介:
徐丽,笔名:北方二丫,年幼种诗养文。学生时代作文就频频获奖。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协会若曦文萃《诗苑芬芳》栏目主编。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总通讯员。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被编入国家级、全国百强报纸、多家省级、多家市级报刊、书刊——《民族文学》《中国当代作家》《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