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淳朴不可回
作者:楚旺群(河南)


我把陕西当成我第二故乡,是山里人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淳朴。妈妈儿时领我去陕西舅家的时候,我被山里小伙伴的童真包围,一点都不逊色于鲁迅《社戏》中所描写的迅哥被拥戴。小伙伴如此,妈妈同龄那些并非姊妹而胜过姊妹的亲情,现在的人根本无法道理计,不知道那个时代人与人的淳朴感情,要比现在的妯娌要亲多少倍。真不知道现在的人那种淳朴感情都到哪里去了呢?正如罗兰在《那岂是乡愁》说的:‘亲情是最真实、最不会被否定的东西,而我们这一代就缺少那种福分’。
我只记得那时候,山里人的好客是不计回报的,他们竭尽全力把力所能及的亲情毫无私心地奉献给客人。那年我刚记事,随妈妈到陕西深山里的舅家串亲,赶上腊月天家家磨豆腐准备过年,一个妈妈叫她银姐的女人,对妈妈和我的特亲,留我们在她家里吃辛苦熬成的热豆腐脑,和着浓浓的亲情,那小晃磨磨出的第一碗热豆腐脑,一生都眏像在我的脑海。直到母亲去世,我还怀念待妈妈和我很亲的,妈妈叫她银姐的那人。

我还清楚的记得早年串亲戚的情形。舅姥爷家和姨姥家几代人亲戚还特别亲,春节拜节传递着无与伦比的亲情。最清晰的记忆是爸爸妈妈带我走亲戚的路上,被西北风夹着鹅毛大雪灌得喘不过气,到亲戚家被老人家一把抱在怀里的那种亲情!
现在总看不到大伯对兄弟家侄儿有多少亲情,那可是没隔代的近亲,这又使我联想到了罗兰《那岂是乡愁》里回忆大伯的信写道:……小逃城,大难逃乡。如在外生活不易,可随时返家团聚。家中虽清贫,然粗茶淡饭,尚可无缺。……
大伯对叔侄致亲,婶婶大娘也是视侄儿如己出,有说不尽的疼爱。亲情也确实是最真实的,是最不会被否定的东西,而我们这一代就缺少了那种福分,而且那种最淳朴的感情,且去且远,好像再也回不来了!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楚旺群,河南省荥阳市贾峪人,笔名楚人,网名诗意盎然、雨后斜阳。浪漫主义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