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木秉凤散文诗选865
雨归双燕子,莫问草檐低

天景颓云奇
川溪泻幽思
雨骤风更巨
飞鸟何所依

丛花遭雨苦
烟锁塘柳疏
雨归双燕子
莫问草檐低

《淮南子》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在与时偕行中利民为本,在因时制宜中令行为上,在法与时变中礼入俗化,文明之道在于以一贯之。社会价值乃是人们对事物及行为的评判标准,人之本能就是追逐高“价值”之物,如果社会建立起一套以道德仁义为评判标准的人文价值体系,则世界和谐、政治清明、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则不请自来。隋末天下大乱,唐初仅仅贞观之治数年,便令大唐威名寰宇,此为王道之力,恒德之造矣。
天道自强不息,地道厚德载物,天无道则不成,地无德则不生,人无诚则不立!故而《大学》曰:德者本也。天地循道聚德而万物更生,人道有德而万众恒乐。道为天地之宗,而何为立德之准呢?老子《道德经》曰:“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人道之德由“慈、俭、不敢天下先”三者组成。
慈,人之内德,慈为仁爱之本!故自古仁者无敌,仁者爱人,仁者见仁,当尧舜文王可鉴,此为仁政之基;俭,人之外德,义之所现,俭乃兴盛之本!故业兴于俭,也败自奢;不敢天下先者,自谦也!此乃不先不后,中庸之道。《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