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山情缘
方爱国
浮山又名浮渡山,海拔208米,位于安徽省枞阳县浮山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风景名胜区。位于皖江城市带,距枞阳县城20公里;沪蓉、京台、沪渝等多条高速可直达景区,交通便捷。
浮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中国千年文山”的美誉。大量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阳明、黄庭坚、何如宠、左光斗、张英、方苞、姚鼐、戴名世等名流雅士纷至沓来。他们或咏诗作赋,或唱酬题刻,浮山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存483块摩崖石刻,文体各异,书法万千,上至唐宋,下至民国,大者一米见方,小者不及一寸。孕育了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方氏学派”;孕育了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孕育了清代独领风骚的文学流派桐城派。
浮山集“儒”、“释”、“道”为一体,早在晋梁时期,智者大师就在此开辟道场,弘扬佛法;宋代高僧远禄、明代高僧朗目、清代无可禅师等历代高僧曾主持浮山佛教。浮山塔院林立,高僧辈出,系著名的佛教丛林,是曹洞正宗的祖庭,是中外游客祈福的圣地。
浮山是安徽的一块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王步文、周新民、房师亮、黄镇、任锐等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并领导桐、庐、舒一带的农民运动,在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浮山离我老家几公里远,说起浮山,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神圣宝地,我第一次去还缘于坐落浮山南麓的浮山中学。 大约是1981年小升初考试中大弟脱颖而出全校唯一,全乡共有三名录取浮中,当时也是浮中最后向社会招生。都说大弟从雨缝中跑出去的。8月底学校开学时间,那天比较热,午后我送13岁大弟永中去浮中报道。我体不便,只能作伴。弟个子小,比较吃力,好在只有一小木箱和简单的生活用品,走走歇歇,在向阳街附近村庄处口渴得很,向路边一户人家讨水喝,家主人说没水有米汤,我们不客气喝了一大水瓢,甚是过隐,现想起来还是那么有味,感念好人!感恩好人!后来社会变化时过境迁找不到了那位好人很是遗憾。永远学习好人,做好事。那时物质匮乏,我家人口多劳力少,有书读是了不起的事情,每星期咸菜当家,饭有一顿没一顿是常事,二两饭吃一天也不稀奇。后来有事小弟米忠往返浮中……今天的孩子们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那时的艰辛。
傍晚时分终于到校,眼前景象虽然陈旧但比家里好多了,稍作安排并与其他人到操场看迎新生所放的电影,在那时可是了不得很奢侈的事,影名大渡河。对景感怀,兴寄祝福!第二天大弟陪我上浮山游玩了一番,拍了像片,很是难得,至今也是我唯一的一次上浮山。(尽管后来孩子们在浮中就读,曾多次来浮山,身体原因只能在校园观看)。
同年11月份.恰逢黄镇将军视察浮山中学,天缘巧合矮小的大弟受到将军的抚摸……数年寒窗,历尽磨难,天佑人愿,终修正果,长居京都,大展宏图,报效社会,铭恩贵人!
幸逢盛世,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扬眉吐气。择善而从,抱寒守志。百年校庆,國本大道,耳目一新,和气致祥。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徽派建筑,白墙青瓦,连窗户都古色古香,雕有花纹。
新景浮山的状元桥,通过了解知道状元桥的故事。特别是左侧名人榜上的名人情况,更加提升了状元桥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状元桥很高,底下溪水长流。桥四周的护栏系了许多红色丝带,多少人通过崇拜的方式希望这座桥给自己带来好运。祈福众生! 吉祥如意!
浮山“天池”就是传说中的火山口。说来也怪,山上竟然有这么大的池子,真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浮中的莘莘学子个个都聪明,奋发有为。据说这口“天池”不管雨量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的水位。四周都是岩石,满池的绿植漂浮在水面,如此不增不减,难道也是带有“不忘初心”的使命吗?
都说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往事随风,爱恨随意。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回望浮山轻烟弥漫,仙气缭绕。风水宝地,藏龙卧虎。感恩生命中的遇见和美好;感恩亲缘!感恩上天眷顾!
2023.7.8. 申平天湖畔
作者简介:
方爱国,男,1962年8月生于安徽枞阳县,桂林方后裔,现住莲花佛国池城平天湖畔。生不逢辰,致残亲厚。好谋爱美,多情风骚。从商喜文,少有建树。热肠古道,知足常乐。现为世纪诗典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时代诗典》签约作家(签约诗人),文学与艺术文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