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的威力
作者:朱双顶
蛇本为无足,好事者画它,为卖弄自己的能耐,非要给它添上足,结果弄巧成拙,因多事而败事,留下“画蛇添足”成语,让人笑传千古而不衰,至今说来也蕴味不减,依然能令人捧腹而笑。它深藏背后的故事则更加意蕴深长,一句成语,竟有说退一支攻无不克大军的威力,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可见古代谋士的智慧。
话说战国时的楚国,作为七雄之一,为南方大国与强国,有很大的影响力,“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为了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回国当太子,派大军伐魏。
最高武官上柱国昭阳,此时地位仅在令尹之下,他系楚昭王后裔,为大司马主管楚国军事,兼领柱国,卫戍楚都郢,封上爵执珪。他受楚怀王之命,率大军直赴魏国,在襄陵(今河南睢县)大败魏军,并接连拿下了魏国的八座城池,势如破竹。他乘此一不做二不休,又调兵攻打齐国,这让齐湣王大为担忧。面对这样的锐不可挡的强大楚军,正在齐国的秦使陈轸见状,当仁不让地走向前,自荐说:“大王不必犯愁,请让臣去说服他们撒军。”齐湣王虽是半信半疑,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陈轸真的能说退楚军吗?
陈轸不愧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与谋士,果如他所说,凭借口舌之利,胜似雄师十万,为齐国说退楚国大军。他单枪匹马大摇大摆来到楚营,见到昭阳后,不卑不亢地向他拜了两拜,祝贺他打了胜仗。起身后就问昭阳:“请问按照楚国军功规定,击溃敌军,杀死敌将,能得到什么样的官爵呢?”昭阳回道:“官最大可到上柱国,爵最高可到上执珪。”陈轸接着问:“此外还有比这更尊贵的官爵吗?”昭阳说:“那只有令尹了。”陈轸说:“令尹是最尊贵的官爵了,楚王该不会设置两个令尹吧?”
这看似与说退楚军八杆子也搭不上边,何以说它?却怎知个中暗藏玄机。只见陈轸就有了下面的说道,让人茅塞顿开。他说:“我私下给您打个比方,楚国有个举行祭祀的人,赏给他手下办事辛苦的人一壶酒,但人多不够喝。于是这些人就商议说:‘那就来一个画画此赛喝酒,让我们在地上画条蛇,谁先画成,谁就喝这壶酒。”大家一致同意,比赛就这样开始。其中有一个人先画好了,拿过酒来准备喝,可一看他人还在画中,于是就逞起能来,洋洋得意地左手执着酒壶,右手继续在地上画着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脚还没画好,另外有个人也画好了蛇,夺过那壶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能替它画上脚呢?’于是理直气壮的把酒喝了。”
就在昭阳被陈轸画蛇添足的故事所吸引时,只见陈轸借此话锋一转就说到劝退的正题上了:“给蛇添上脚的人,最终没能喝上那壶酒,只因他逞能多此一举。如今将军您领兵攻打魏国,击溃魏军,杀死魏将,拿下了八座城池,这就如那画蛇的人将蛇已画好了。现在您兵锋不减,又调兵想攻打齐国,齐国很是震恐,凭这些,将军您足以立身扬名了,也就足够了,您的官爵也不可能再增加了。如果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只会招致杀身之祸,该得的官爵将不会为将军所有,这就像画蛇添足的人一样啊!”
这一下打动了昭阳,认为陈轸说得很有道理,便撤军回国了,一场眼看无可避免的大战,就被陈轸的“画蛇添足”比喻给说退化解了。一条成语,避免一场战争,你能说画蛇添足的威力还不够大吗?这既展现了战国时纵横家们的胆识与智慧,更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魅力与深厚。
2023.4.26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中国传统文化业余爱好者,浸淫书海,不时写点感悟,先后在微号公众号多家文学网站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及诗歌数百篇首、上百万字,推出读史札记《大江东去》与《长河拾贝》、文化杂谈《随感叨絮》与《名作墨香》、散文随笔《找寻花鸟》与《我读〈诗经〉》、诗歌集《走向胜利》与《感悟时代》等八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