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在崆峒山上(上)
文/刘玉伟
崆峒山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公里处,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2023年6月9日上午,我们来到崆峒山,乘坐景区的交通车,在前往崆峒山景区的途中,又远远地看到了公路边,那个座落在半山腰上的,我们昨天晚上住过的杜鹃民宿。漂亮的杜鹃民宿真的让我们都很难忘,以后有机会再来崆峒山,一定要在杜鹃民宿里住一住。
崆峒山景区的景交车把我们一直拉到崆峒山的中台,崆峒山共分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成莲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来崆峒山游玩的人,除了步行上山的游客外,凡是坐景区交通车的游客,都会被拉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去攀登自己想去的其它几个台。我们在中台上看到,这里不仅有小商品一条街,还有平凉的地方小吃和几个大一点的饭店宾馆,我们那天中午就是在中台的饭店里用的午餐。

我们听导游小李说,南台的风景最好最多,但南台上山的台阶也最多,有的地方还是垂直九十度的台阶。我们往朝天门走着,路边有一块大石碑上写着“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登临处”。在朝天门外,我们看到里面上山的石阶后,心里就有点怯场了。我们一行六人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有人腿上还有毛病,不约而同地都打起了退堂鼓。小李就对我们还有其他几个人说,你们不想上南台,东台不是很高,台阶也比较少,我带你们上东台好了。
我们几个人跟着导游小李在朝东台走的路上,就看到有好几个背着地砖和水泥的当地群众,正朝南台上走去。他们背四块地砖上去是100元,背一袋五十斤重的水泥上去是150元,他们并非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我们见到的几乎都是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两个女人,我望着他们并不是很结实的背影,还有他们那缓慢的脚步,内心也是一阵酸楚,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为了儿女,在这个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啊!
东台真的不是很高,上山的台阶也不是很多,我们走走看看,停下来拍拍照片,很不费劲地就上到东台的山顶。我们站在上面,向上望去,群山起伏,满山遍野都是绿色。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山中的水库,还可以看到平凉市的楼房。

东台上还有一座法轮禅寺,走进寺院,里面的香客不是很多,整个院落显得很安静,都能听清楚风声和鸟叫。寺院大门的正中有一幅对联,上面写着:“法镜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含将妙谛/智灯宝座听暮鼓晨钟悟彻禅机”,横批是“无上法门”。东台的下面,在中台的边上还有一座“飞升宫”,飞升宫是崆峒山上九宫之一,法轮寺是崆峒山十二院之一。
据史书记载,在鼎盛时期,崆峒山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八台指东、西、南、北、中五台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和子孙宫。十二院指: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另外还有:玄鹤、广成、钻羊、朝阳、老君、金银、归云、玉女、灵官、三教等72石府洞天。
刘玉伟,2023年7月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