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西瓜
文/望京
1982年秋,我们店河村的公路终于修通了,虽然是沙土路,但大大改变了村里人出行难的状况。
之前的小路,走起来十分困难,老是深一脚浅一脚的,不下雨是“扬灰路”,一下雨就成了“水泥路”。村里人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这条路上旧时有骡马店,我们村就是从路边店发展而来的。路上经常会发生许多事故,不是落石砸伤了人,就是商队的骆驼摔倒沟里了,康熙年间,碑记有人见过老虎。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赶集的人和放学回家的学生隔三差五从我们村经过,每当此时,我们就站在硷畔上欣赏这些移动的风景。
在这条路上,我遇到过一件小事,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 我只有十来岁,和小伙伴胜利,向卫,狗蛋儿,跑到十多里远的沟口上玩耍。到了正中午,烈日把周围的庄稼都晒蔫了。我们几个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就赶紧往回走。
走着走着,眼前的虚土堆里,撂了一件麻袋,鼓鼓囊囊,我们不知道里边装的是什么。大家上去七手八脚地揭开麻袋口儿,原来是两颗大西瓜。几个人兴奋地尖叫起来,连拉带抹,把麻袋弄到路边一米高的圪塄下。我说把西瓜转移到河边去,那里路上来人看不见,一会儿偷着吃了。向卫却说等一等,看有没有人来寻,没有人来寻,就地明着吃了。胜利说,赶快把麻袋藏到不远处的玉米地里,那里没有人能寻得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狗蛋不同意,要就地打开吃,还说,管他三七二十一,吃到嘴里再说。
就在此时,我们突然听见有响动,抬头一看,一个青年男子出现在路边,正在给起撑自行车支架,我们几个孩子,吓得一轰而散。我认识他,虽然是外公社的人,离我们很远,但他是公社的八大员,我去河畔走亲戚的时候,在村里见过他。
跑不远处,我们停下来,相互抱怨煮熟的鸭子飞了。如果听狗蛋儿的话,把两颗西瓜都砸烂,他就带不走了,一个人也吃不完,还不是得留下咱们吃。这时,只见他跳下圪塄,掏出一颗西瓜,把一块石头装进麻袋里,从中间提着,上到公路,搭在车子后座上,夹子一夹, 急匆匆地骑上自行车走了。
另外一颗西瓜还在原地,我们一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愣了几分钟,似乎明白了,一起冲向那颗西瓜。狗蛋抱起来,在石头上一磕,西瓜裂开个大口子,我们不由分说上手掰,一人一块吃了个美。
多年以后,知道他从政了,官做得很大,是省上某国企老总。虽然没有机会再见面,但凡提起这件往事,听了的人都说,人家能把官做得那么大,一点也不奇怪。
望京,陕西延川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现就职于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近年来有散文见于报刊和新媒体。《家属》,《村医高志亮》等散文反响很大,读者点击量过百万,被多家媒体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