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爱上秦皇岛”专题连载(第115集):
《爱上秦皇岛》
(摘录第115篇)
旅游节事
山海关“二月二”
龙抬头庙会(下)
主播:梦 雨

山海关“二月二”龙抬头庙会(下)
【启蒙开笔】
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诞辰日。古时,儿童在这一天举行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礼,表明正式开始读书学习,祈祷科举登第。庙会按照传统民俗举办了龙抬头开笔礼,目前己经成功举办两届,通过正衣冠、朱砂启智、拜先师等仪式,表示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活动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熏陶、激励孩子求知求学的欲望,培养他们对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热爱。
<鸿运当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所说“龙抬头”的日子,素有“二月二,理龙发”的说法。庙会期间会有担着剃头挑子的理发师傅和关城传统剪发师傅在万里长城之“龙”首,现场为游客“理龙发”,应合“二月二,理龙发,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之意。剪下的头发会珍藏至礼品盒中,为游客留下珍贵的纪念。
<龙头祈福>
龙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常用来象征祥瑞,而老龙头是巨龙之首,自古民间就有登龙头、摸龙头的习俗。老年人摸龙头免灾害、寿延年;中年人摸龙头万事顺、百业兴;小朋友摸龙头保平安、学业成。庙会期间,游客可在海神庙、龙王庙、关帝庙参加祈福活动。
【民俗荟萃——感受技艺“观龙头”】
山海关“二月二”龙抬头庙会早己成为百姓的节日,成为一场民俗的盛宴。庙会期间,四面八方的民俗技艺表演家共同亮相老龙头,为游客献上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
<龙狮欢舞>
“龙抬头”节怎么能少了龙的现身助兴呢?龙狮欢舞是庙会期间必不可少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民间活动,象征着幸福、吉祥和欢乐。庙会期间,山海关景区请来了舞龙、舞狮表演队,将武术和舞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为游客呈现一场气势恢宏的表演,
<非遗荟萃>
抚宁的太平鼓、昌黎的地秧歌、青龙的猴打棒,还有抖空竹、踩高跷、跑旱船、猪八戒背媳妇儿、二贵摔跤、二月二回娘家等秧歌小曲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山海关龙抬头庙会,让游客尽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说唱民俗>
山海关是一座多元文化融合之城,关城老艺人个个身怀绝技,他们将二月二的来历、风俗以及谚语以单弦、快板、山东快书等说唱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大鼓书、数来宝、评剧选段,为游客带来一场听觉盛宴。同时,庙会上还可以看到吹糖人、捏面人、拉洋片等传统艺人的表演,让游客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欣赏到难得一见的民间老艺人的精彩演出。
【美食精宴——过足嘴瘾“品龙头”】
提到庙会,第一时间呈现在脑中的就是那垂涎欲滴的美食了,山海关“二月二”龙抬头庙会同样也会让游客大饱口福。每届庙会,群星云集的美食都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
为了给庙会活动增添浓厚的节日气氛,山海关景区为游客准备了地道“应景儿”的时令美食。届时,景区内的龙武营士兵房、粥房以及北门冷饮厅都将为游客现场制作美食,游客可以边欣赏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边体验一下“龙抬头节”上咬“龙鳞(春饼)”“龙须(龙须面)”“龙耳(饺子)”“龙眼(馄饨)”,为新的一年求得一个好兆头。除了“龙肉拼盘”,与二月二有关的民俗食品,如爆米花、年糕、艾糕、驴打滚、棉花糖等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吃食。而山海关当地的四条包子、桲椤叶饼、花生糕、张老六花生米、老亮风干肠和各色干鲜海产品等风味美食也纷纷亮相。身着长衫,手挎食篮的小贩在景区内到处可见,吆喝声,售卖声,声声入耳,给人一种穿越至古代的感觉。
【商品精选——乐游美购“逛龙头”】
在庙会上,风筝、剪纸、吉祥物、沙画、葫芦制品、糖人、面人、手指画、草编等特色商品汇聚一处;古城女红制品、龙形玩具、小饰品、泥人、风车齐聚亮相;为二月初三开笔礼制备的特殊纪念品——限量版状元笔及仿古线牛皮本,以及龙抬头庙会首日封、长城砖刻笔筒、老记忆油纸本、明代海防文牒、龙头腰牌等极具收藏价值的纪念品让游客乐游庙会美购不停。
城市之光书店推荐提供用书
主播:王桂荣, 网名 梦雨 。秦皇岛开发区供电公司退休 。喜欢在读书和朗诵过程中,提升自己,享受品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