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题诗十首浅评》
评者:尘缘

1《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制怒王子(安徽)
扫平了忧伤
又增加新的忧伤
扫平了惆怅
又增加了新的惆怅
重复,像一行行行书
路在问
你在问
日头推开水一样的波纹
青春在下沉
佐臣浅评:这首诗或许是把心中的疑惑,无奈,统统交付读者解答,或许是为那无情的时光,冷酷的秋风思绪万千,或许没有或许哟,只是一串串天书中的问号?
柏拉图二千年前就启迪世人:“可以用爱得到世界,也可以用恨失去世界”。无论心中的忧伤,惆怅,被秋风扫平也好,还是又卷土重来也吧,人生之路在脚下沿续,爱恨情仇的日子仍炊烟袅袅。秋风吹拂着甜美的谷香,秋风带来了苍凉失落,个中滋味,尽在各自不言中。
此刻想起弗兰克尔那句名言,“生活决不会因为环境而受不了,只是因为缺乏意义和目的”才灰头土脸。若不怕“日头推开水一样的波纹 青春在下沉”,就应重拾信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

2《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轩野(甘肃)
秋风扫过的地方
漫山遍野都是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又一次惊醒我童年的梦
沉睡的心却无法醒悟
季节仍然起早贪黑地收获着沉甸甸的时光
一只孤雁横穿夕阳,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走近秋风扫过的白桦林
满地是陪枝度过青春盛夏的另一半
而我的心情五颜六色,深陷其中
夜夜笙歌,诉说着离别前的心事和默默的嘱咐
天气变冷,记得加衣
门外是寒冷的冬季
在他乡不要寂寞伤悲
待到春暖花开时又来陪你
抬头仰望,秋风扫过的地方
有迷人的风景,有金灿灿的收获
更有一片万里无云神秘莫测的蓝天
还有脚下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却没有一片落叶蜗居
她将流浪在雪白的街头
佐臣浅评:读完这首《秋风扫过的地方》,深感诗友轩野的想像力极为丰富,情感色彩十分斑斓,并为诗友才情横溢,倾倒与折服。
我轻挽秋风,纵横在诗行之中那“童话的世界”,分享与诗人同样的“童年的梦”,转眼又变成“一只孤雁横穿夕阳”后,“走近秋风扫过的白桦林”,尽情“夜夜笙歌,诉说着离别”,体会
“却没有一片落叶蜗居
她将流浪在雪白的街头”勾起淡淡地忧伤。这诗文句句绽冰花,字字烁火光,大有美到骨子里绚丽,更兼爱在不言中的大家风范。
此刻请允许我套用刘长卿先生的佳句:“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来为这原本就称不上诗评的评哟,聊表聊表一下读后的仰慕之意。
—————————

3《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阳春三月(辽宁)
秋风吹过来,大地静默
街路上高举红灯
小区关紧防护
排起长蛇捅嗓子
一根根棉签,一次次触疼七寸
被毁了青春的银杏树
颜面尽失,也没逃过被斩草除根
面罩套不住秋风
那些受伤的叶子,团在一起
低洼处,盼日出
佐臣浅评:此诗真实感人,尤其那句“面罩套不住秋风”,更是催人心碎不已,大有痛定思痛之感。但因为担心一不留意,违反有关部门不准议论疫情之条例,只能三言二语,适可而止作个浅评。
—————————

4《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东子(内蒙古)
一年一度秋风尽
老表知道
比贫寒还穷
一亩薄田
刈麦也收
闲时常叫卖
雪糕 油条 孩童玩具
添油盐
晚婚育一双儿女
悄然徒增白发于双鬓
增了新愁
而立白驹而隙
到了不惑
还了半辈子
风霜雨雪
债字又上头
常叹
秋风扫过的地方
几多愁…
佐臣浅评:那无情又凄寒的秋风,凋零了翠林,泛黄了草原,席卷天南地北残幻落叶,逼迫鹭燕作别爱巢。呜乎!
于是就有了小诗作者东子笔下的各式窘况,于是就有了说不完,道不尽,“悄然徒增白发于双鬓 增了新愁”。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有力干预下,我国在脱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天灾人祸仍防不胜防,岂能掉以轻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诗人这枝笔,悲天悯人,对贫困人群充满爱心善意。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与身体力行!
—————————

5《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苏盛荣(湖北)
秋风
将天空打扫得瓦蓝瓦蓝
游荡的白云躲起来
大雁顺风南迁
不要说秋风无情
一片苍黄的叶子
在秋风深情地搀扶下
回归故土
树梢上
一尘不染、干干净净
秋水含笑
笑成波光粼粼
早行人
脸颊泛起红晕
就连温煦的阳光
寂静的庭院
以及轻开的轩窗
都昭示秋风扫过
佐臣浅评:若问秋风扫过的地方,会不会抹去诗情画意的记忆?会不会将悲怆天地塞入心坎?
听诗人苏盛荣回复吧!“不要说秋风无情”。逝去的岁月,遗落下淡淡的痕迹,落叶纷纷扬扬落入尘埃,“回归故土”,回报母爱三寸晖。秋风像个浪漫的写生画家,它以一种凄美的姿态,展露与众不同又别样的美。
“就连温煦的阳光 寂静的庭院 以及轻开的轩窗 都昭示秋风扫过”,就连人间无冕的皇帝,也不得不对它脱帽致敬!好诗!
—————————

6《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常青藤(河北)
一夜秋风
村口树上的叶子被吹光了
那个孤寂的铁皮屋说冷了
铁皮屋门口的那个大白裹着厚厚的棉衣
来回地踱着步
和星星聊了一夜
秋风扫过了这个地方
而那些脚印却更加清晰
已形成了道路
佐臣浅评:秋风扫落叶,却扫不光传染病。那个“裹着厚厚的棉衣 来回地踱着步 和星星聊了一夜”之人,我无法猜测,也不敢妄言与乱评。只是“那些脚印却更加清晰 已形成了道路”,在我眼前飞舞,很近,又很远。与诗人一样欲说还休!
—————————

7《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张殿军(内蒙)
每一年的这个时候
你都不会缺席
带着那份少有的凶狠
飒飒中如约而至
远远的遥望中
满地金黄被你顷刻间一扫而光
此刻
你带着那份满足撤离现场
大自然赋予的美丽图画
也是对大地母亲的报答
你恶煞般地吹过
让慈母的心瞬间了无牵挂
深秋还在眷恋着这片故土
风儿扫过的地方
正等待吮吸新鲜的甘露
翘首企盼蕴藏的希望
佐臣浅评:个人觉得:这首诗的诗眼和绝妙,就在诗尾“风儿扫过的地方”,就在等待与期盼未来的甘露与希望中徐徐延伸……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每每秋风扫落叶,冷雨挂屋檐季节,难免触景生情,萌生几分伤秋之愠色。反观张殿军笔下的秋风,尽管“带着那份少有的凶狠”,但仍挡不住作者讴歌“大自然赋予的美丽图画”激情,阻隔不了游子“对大地母亲的报答”赤诚之心。
诗人笔法雄浑大气,修辞贴切,意境驰骋千年万里。我想:如果在刻化秋风细节方面,再生动与具体一些,粗线条素描少一些,也许会更加夺人眼球。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佳作也!
—————————

8《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孙生荃(吉林)
那幅画里
绿淡出了眼睛
有多少氏族
愁怅里归宗
父亲主宰的那把镰刀头子
一挥就捧回一个厚重与满足
立起的仓垛
比娘的虔诚还高耸
天空的云
终于能领着田野的羊群走
飘舞的芦花
直向天边叩头
秋风扫过的地方
有我缠绕在心中的幻梦……
佐臣浅评:这首诗妙语如珠,教人脑洞大开。穿越孙生荃先生《秋风扫过的地方》,辗转眺望,倾听,不由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穿越诗行一路感受“愁怅里归宗”,重新采撷“比娘的虔诚还高耸”的厚重与满足,同时还庆幸分享作者“缠绕在心中的幻梦……”。生活犹如罗曼-罗兰所言:”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是呵!秋风不仅刮来了一地苍凉,也让我们有了与冷酷无情作斗争舞台与机会。
诗文烟火气浓烈,人物刻化细腻,正能量满满,大有言秋又不伤秋,等闲秋风凛冽,笑拥年复一年的羊群,芦花,收获浪漫又不失真情秋风。
—————————

9《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裴子军(北京)
如今的秋
完全没有了心上的愁
新时代的暖阳下
藏风聚气的墙角处
秋收后多顶帽子
闲话着今秋的喜悦
众评党的二十大
企盼未来更美好
老街上
一株忘记年龄的银杏
加入行列
在秋风鼓动下
飘洒的黄金叶
欢呼雀跃
一点也不恨秋风
脱了它的绿装
换上了御用的黄袍
用它的真、善、美
表达了国树的情怀
一片片飘落的鹅黄
是它深情的宣言
唤醒了神州大美的诗意
佐臣浅评:小诗激情万千,那轻松与欢快的文字,特别温馨。纵横于裴子军作品开篇与结尾,秋风直言不讳“它深情的宣言 唤醒了神州大美的诗意”。
这首诗旨在突出家国情怀,直抒心中对党十二十大喜悦,以及对美好的未来翘盼之情,尤为令人鼓舞。诗文句句力透纸背,正能量贯穿始终,值得我等好好学习!同时个人浅见,这首诗的政治觉悟名列前茅,拥护与讴歌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倍儿棒,那渗透的公民担当意识,尤为难能可贵。总之一句话,“诗言志,词传情”,阅读之后滋生欢呼雀跃。
但从诗文必须具备诗意这个要素而言,同时我认为:这首诗过于直白,从艺术层面实话实话,此诗的张力有些略显不足,若多多打磨,应该还应更上一层楼。
—————————

10《秋风扫过的地方》
文/王过年沣(辽宁)
不知道食指连着心脏的哪里
我知道要咬紧牙
才能看着皮肤和肉分离
油水升起来
一朵晶莹剔透的浪花在食指上屹立
大汤锅里的西红柿鸡蛋面点点头
这就是蒸煮的味道滚烫的人生犀利的红尘
天气好的时候
偶尔也会从不断摇摆的门帘边
看见秋风走过来走过去
一丝丝一缕缕探头探脑一晃就不见了
就像虚妄的安慰是用盐把往事腌制
爱恨情仇都收起了锋芒
静待经年风干
而此时的热泪盈眶不是因为眼前的烟雾缭绕
辗转很多个秋天
只为当秋风扫过的时候是快回家了
秋风早一步越过层层叠叠的山冈
雀跃着来到家乡
一眼就看见门口站着的爹和娘
佐臣浅评:秋风不说愁,诗人触景生情。那些讨生活不易的画面,牵着对家乡父母的思恋,还有一年年被冷风洒下的遗憾,在生活这口大锅里不断地蒸煮,翻滚,串连起这首别开生面的小诗。
诗文开篇,那些不着边际的文字,直到读到第二自然段时,才明白作者层层铺垫的用心良苦。读着“爱恨情仇都收起了锋芒 静待经年风干 而此时的热泪盈眶不是因为眼前的烟雾缭绕”,这一行行发烫的诗句,倍觉太多的无奈,催人滋生爱别等,孝莫迟。恨不得骑上秋风返家园,回到久违的爹娘身旁。君不见秋来了,风起了,又一天天临近年关了,忍顾乡愁在风中向天边乱舞,又久久停留在心中肆虐。彰显诗人立意深刻,勾思巧妙。若是伤感色彩淡一些,也许会更加錦上添花。
被赋上人格化的秋风哟,凡是被它吹过的地方,并非仅仅是一地落叶,一把热泪,还有多雪的浩瀚,还有鲜花盛开的春色,我想,这也许就是这首诗的弦外之音吧!个见。
—————————
【诗评者风釆】:

【诗评者简介】 :
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全球汉语作家协会》理事,《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江南诗絮文化中心》总编辑,《中外诗人》上海分社社长,《凤凰-美洲爱情诗社》常务副社长,《中诗报五室》《华东诗社》《黑龙江诗社》《Nz国家诗词艺术协会》等,多家平台的顾问。《反抄袭联盟协会》副会长,《中诗报-贵州工作室》特邀评论员,《北美翰苑散文诗社》社长,《中华诗坛》常务总编,首席评论员。几十年勤于笔耕致力散文,微小说,诗歌,书评,游记方面的文学创作,不少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网络媒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