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7月5日新华网、央视网综合日本、韩国等国际媒体消息,当地时间7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并公布IAEA关于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项目的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既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又称IAEA报告“既不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更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成员国对利用这一报告引发的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这份仓促出台的报告,随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争论、质疑、与反对浪潮。
据日本《朝日新闻》等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在关于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项目的综合评估报告中称,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对人类与环境的辐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格罗西在报告前言中强调,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国家决定”,“这份报告既不是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
报告还强调,报告中提出的见解并不必然反映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的看法,“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成员国对利用这一报告引发的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
格罗西在记者会上重申,排海决策归根到底是日本政府的决定。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福岛设置驻点,长期监督排海状态,但是否允许其他方参与监督只能由日本政府决定。
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格罗西离开时有一女记者当众拦住格罗西问:之前有媒体传说“日本政府给了(IAEA)1000000欧元”,是否属实时,格罗西回答:“这绝不可能”。
日韩媒体称,(IAEA)这份仓促出台的报告,被日本政府视为IAEA对排海计划的认可。7月5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表示,预计于本周内发放核污染水排海设备检查合格证明。日媒透露,日本政府计划最早今年8月开始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然而,机构报告并不能成为日方排海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当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即将走向现实,日本国内、周边国家和遥远的太平洋岛国,也纷纷发出呐喊。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福岛、岩手、宫城3县的生活协同组合(生协)和宫城县渔协4日透露,将向东京电力公司和经济产业省提交约3.3万份签名,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报道称,此次签名计划于7日提交。加上此前已提交的签名,共计约25.4万份。签名文件中指出,核污染水排海将令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努力化为泡影。
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那发表声明称,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放射性废物计划不仅是核安全问题,更事关海洋环境、渔业、民众健康以及子孙后代利益,日本排污入海具有明显跨国界、跨代际影响,可能构成人为故意向海洋排放核废物的国际先例,应寻求其他处置方式。
7月4日,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抵制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海洋排放对策委员会”表示,经过韩国专家研究,“该报告是不能证明福岛核污染水安全性的无知报告”,IAEA实际上放弃了自己的国际责任。
“韩国环境和市民团体对IAEA报告一致表示反对。”韩联社7月4日称,环保团体认为,核污染水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应该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评估,国际原子能机构只是利用核能的国际组织,无法接受将报告当作核污染水合法排放的许可证书。
在舆论强烈抗议下,韩国政府7月4日未就IAEA的报告发布官方立场。韩国国务调整室第一次长朴购然表示,韩国对日本福岛及周边地区食品和水产品的禁令保持不变。
7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应有记者时表示,关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昨天发布的报告,中国外交部、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均已阐明中方严正立场。中方立场以科学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我愿再次强调,机构报告不能成为日方排海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第一,报告证明不了日方排海计划的正当性。报告明确指出,机构既没有建议日方采用排海方案,也没有为日方排海方案背书。
第二,报告赋予不了日方排海计划合法性。日方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涉嫌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清废公约》等国际法义务。日方既然自称遵守国际法、国际规则,就应该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第三,报告保证不了日方排海计划安全性。日方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有效性和长期可靠性没有经过第三方认证,没有证明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也没有论证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生物富集效应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
第四,报告保障不了监测安排的有效性。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多次隐瞒篡改核污染水数据,机构计划设立的监测安排不包括独立采样,将东京电力公司数据和信息当做监测依据,这种做法不可取。
笔者认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日本政府不顾反对强行排放核污染水,无疑是以全世界人民的生命作为赌注,这一行为会受到历史的审判。为此,特赋《临江仙》为评为观。
岸田核废唯排晚,
绞尽脑汁开工。
欲将污水弃洋中。
强撑皮虎挡憎风。
仓促国原填报告,
莫棱双可朦胧。
争疑引发怒潮汹。
伤天违理世难容。
一一2023年7月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