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杨柳镇:“小甘薯”撬动致富“大产业”
——杨柳镇从“地瓜产业”推动“地瓜经济”最终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启示
在过往的观念中,那个小名叫“地瓜”学名叫“甘薯”的农作物,首先是用来“吃的”,之后或可用来“酿酒”,或可用来做“粉条”,如此这般,或以“物尽其用”,但在济宁市泗水县的杨柳镇,“地瓜”或“甘薯”的功用,却早以实现了对过往观念的“超级创新和升级”,形成了集“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成为全国领先的“地瓜产业”推动“地瓜经济”、“地瓜经济”助力“农民致富”的探索先锋,在方兴未艾的“乡村振兴”时代大潮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杨柳答卷!

党建铸魂,产业肌体活力奔放。近年来,杨柳镇始终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动摇,更加注重党建引领工农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土地向大户集中、人口向镇驻地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他们锚定“农业产业强镇、生态文化名镇、美丽宜居兴镇”目标,发挥好甘薯产业资源和龙头企业带动优势,用心种好每一颗“小甘薯”,用情研磨出每一斤“好粉条”,精心打造每一处“乐田园”,正在用“小甘薯”撬动致富“大产业”,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杨柳信心”、趟出了“杨柳路径”!

杨柳镇通过知行合一的“三点”发力,让“薯乐恬园示范区”项目稳中推进,硕果初展:

第一,一产扩面,甘薯引领产业群。薯乐恬园示范区建设,树立“大的顶天立地、小的铺天盖地”理念,在做大做强“45年老店”——泗水利丰公司基础上,由后琴柏、东琴柏、老泉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成多处鲜食地瓜种植基地,形成“1+N”多点开花的甘薯种植体系。目前,在利丰集团带动下,甘薯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同时,一众农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老泉南瓜、里仁西瓜、东苑土豆、郭家西红柿等,在全镇快速形成了连片链式集群发展态势,一产种植业的家底更加殷实。

第二,二产提质,科技赋能产业链。依托“国家级甘薯产业园”,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全面延展甘薯淀粉加工产业链条。目前,他们生产经营的产品有12个系列、3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25万吨,形成涵盖甘薯新品种培育推广、高科技食品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产品研发检测于一体的“产加销”全产业链经营体系,建成辐射带动强劲的“全国最大的现代甘薯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示范区将新建4个国家级品牌,即“全国甘薯产业科技研发基地”“全国甘薯新型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甘薯产业新技术研究交流基地”和“全国甘薯专业科技人才培育基地”,届时“杨柳小镇”的国家级甘薯品牌将达到6块,二产加工业底蕴更加深厚。

第三,三产增效,文旅激活产业区。按照“接二连三”思路,他们投资5000万元,建成甘薯博物馆、实践拓展基地、漫步荷塘区、休闲垂钓基地、鹭鸣湖等10余项休闲时光浏览区,为杨柳镇乡村振兴扮靓既富又美的鲜艳底色。他们还将规划建设甘薯种植及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工业科普研学基地、甘薯博物馆、乡村振兴学院和蔓游杨柳时光片区,进一步充实农旅业态,形成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目前,示范区以甘薯研学游为主线,“串联”钱杰东故居、孙凡合陶艺坊,“并联”甘薯小康村,逐步成为网红打卡胜地,激活远近郊游市场,拉动村平均集体收入,最终实现“文旅游鼎盛、村集体增收、老百姓受益、产业链更加完善全面升级”的综合立体效应。

下一步,杨柳镇将致力于弘扬“扎根脚下、埋头实干、造福一方”的地瓜精神,深度推动薯乐恬园建设项目融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大盘子,“苦干不苦熬,奋力争上游”,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杨柳力量!

(王长鹰 包庆淼 侯文俊)
2023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