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情杯”征稿
忆我生活岁月里的亲情、友情……
孙家汇
亲情篇
母亲轶事
母亲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她离我们而去已经38年了,但她老人家慈祥的面容依然清晰的留存在我的脑海里……
一张旧发票
母亲去世后整理遗物时,我意外发现一张1954年3月19日由印章为玉兴成煤铺开出的北京市座商统一发货票。写着:二条(宣武区棉花下二条)10(号)和元煤100(斤)10.400元。
这样一张不起眼的旧发票,被母亲整整保存了三十一年。而且票椐上除印有本发票系北京市人民政府税务局监制不准仿印外,特意在发票上方印上一行醒目的字:买货须取得发票,卖货须开给发票,这是爱国主义具体表现,这又是为什么?后来父亲帮我解开了这个谜。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出生在宣武区棉花下二条胡同十号。说起我的出生地还有些来头呢。据史料记载(宣南文化便览P188郑文奇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人为纪念秦良玉,(击退女真人对京师进犯“白杆军”女首领)称其驻扎的地方为四川营。兵士在驻扎期间曾利用训练之余,就其地种植棉,产生大量棉花地,棉花诸巷因此而得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上小学时,正赶上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我当时在位于宣武区骡马市大街的正义小学(后改铁门小学分校修两广路被拆)读书。每班都曾寄走过慰问袋。那一封封稚嫩的笔迹写下的信,装满我们对前线那些爬冰卧雪,抗击美帝侵略的志愿军叔叔的深切问候。但是当时也有一些黑心肝资产阶级不法分子扣发志愿军医药器材,把过期的药棉、失效的盘尼西林(青霉素)卖给志愿军。引起全国人民愤怒,以至后来(51年底)开展了一场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52年1月)五反(反行贿、反偷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对违法的工商户分别作出处理。联想起当年我们学校女生跳皮筋的童谣里都带有政治色彩:“猴皮筋我会跳,三反五反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反对,反行贿、反偷税…”。所以当时在发票上注有买货须取得发票,卖货须开给发票,这是爱国主义具体表现,这种字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做事非常细心。像发票、工资条这类并不值钱的物品她都注意收藏。她认为这些东西,平时没用,但万一赶上煤铺摇煤球时,黄土加多了,质量不好说理时,总得留个凭证。父亲讲:母亲久久的珍藏这张旧发票还有它一个特殊意义。54年我家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半夜突然倒塌,素来睡觉轻的母亲,听到房顶哗哗掉土有异常声,便分别挨个叫醒我们。她是最后一个抱着姐姐逃生的。虽一家人幸免一场灾难,但她背上却留下个砖头砸的永久疤痕。那张旧发票就记载了我家从棉花二条搬到西郊铁路宿舍,喜迁新居前的最后一次买煤。
两盘旧磁带
在整理母亲东西时,还意外发现两盘旧磁带。那是母亲生前最喜爱听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李再雯(艺名小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莲》和新凤霞演唱的《刘巧儿》的录音,这不由使我回忆起不少往事。
那时,西郊铁路宿舍,经常放映露天电影。我家孩子多,父亲又常出差。母亲是个贤慧的家庭妇女,经常是饭做在前头,吃在后头,刷锅洗碗之后,还得给弟妹洗澡。忙完了,电影也快开演了。银幕前,观众黑压压一片,带小孩无法到里面去。所以她只能带弟妹去银幕后面看电影。母亲爱看电影,尤其最爱看戏曲片《秦香莲》、《刘巧儿》、《天仙配》。母亲经常被电影情节感动哭,她总夸奖小白玉霜、新凤霞、严凤英唱得好。露天电影好是好,只是热天蚊虫叮咬,冷天冻得跺脚。坐在小板凳上,凑到银幕近跟前,仰脖看一、二小时,母亲脖子都酸了。
长大成人后,我们一天忙到晚,我怕母亲在家寂寞,特意给她买了两盘评戏磁带。她可高兴呢,老是一遍遍反复听,给她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母亲是1985年去世的,她老人家辛苦为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操劳一辈子,把我们培养成人,但遗憾的是我始终也没能在母亲在世时,陪她老人家到影剧院里舒服的看一场电影,听一出评戏,这件事想起来就让我感到内疚。
拨鱼儿
我至今仍然珍藏着母亲生前用过的一件炊具:一把炒菜铁铲。由于她长期使用,锅与铲的磨擦碰撞,已使铁铲由方形变成似枣核形。当年,妈妈就是用它无数次的炒菜、做拨鱼儿,给儿女们做出可口的饭菜。
六十年代初,我国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副食品供应紧张,家家都要凭本买粮食。每月24号晚上就去排队,用小板凳、石头等占位置,准备第二天买下月粮食了。
我亲眼目睹过附近单位有的人,把杨树叶泡在水缸里制作“人造肉”。机关单位对浮肿病人还补发些“小球藻”和黄豆。我那时在57中上初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保持体力,当时“劳逸结合”改上半天课。放学后,我常和一些同学到附近农村去采摘马齿菜、取麻莱、荠菜等野菜来充饥。这些野菜通常或焯后凉拌(取麻莱),或做馅蒸包子(马齿菜),或熬菜汤(荠菜)。饭做好后,妈妈不放心,她怕我们食物中毒,总是先尝第一口。
那时,每天还没到放学,肚子便早就饿得咕咕叫了。冬天,每当我顶着凛冽寒风推开家门时,一股热气迎面扑来,妈妈总是慈祥的对我说:“饿了吧?别着急,歇口气儿再吃,压着凉气吃饭,肚子会疼的”。让我至今回味无穷的是那时偶尔能吃上的拨鱼儿。当我放学回家时,妈妈早就把锅里的水烧好,事先和好一碗稀软面,用根竹筷子顺碗边一拔拉,那一条条的面,犹如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小鱼,翻滚着纷纷窜入水中。把煮熟的拔鱼儿捞到碗中,再浇些用虾皮、葱花炝锅,放上酱油、醋,再滴上一点点香油做成的作料,嘿!那诱人的香味使我几乎将头埋在碗中,连汤带水一古脑儿吃个精光。吃得满头大汗、心里热乎乎的,觉得舒服极了。
参加工作后,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吃过不少美味佳肴,但怪的很,就从来没有找到过当年吃妈妈做得拔鱼儿时的那种感觉。
黑母鸡
早年我在位于延庆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工作。有一次休假前得知母亲重病痊愈刚出院,为给母亲补养身体,还特意从延庆买回一只黑母鸡,那是只“澳州黑”,油黑发亮的羽毛、红红的冠子、黄黄的嘴巴,样子长得挺神气。但刚刚出院的母亲,见到它,非但没有宰杀,反而当成宠物养着。她每天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喂黑母鸡,鸡窝设在厨房的一个筐里,怕鸡叫吵人,还给它盖个旧草帽。黑母鸡产蛋时很有趣,善解人意的将草帽慢慢顶起,轻轻咯咯叫两声便生下一个蛋。当我再次回京时,母亲笑着向我炫耀黑母鸡下的24个大红皮鸡蛋,母亲脸上浮现笑容,脸色也好了许多。随后,黑母鸡开始下软蛋,母亲讲:它太累了,又吃不到长蛋皮的东西。于是便把黑母鸡抱到院外街上,晒太阳、吃石子、活动一下肢体。众所周知,城里是不允许养鸡的,居委会大妈给母亲提了意见,并让她把鸡处理掉。母亲极好面子,同意将鸡杀掉。母亲对黑母鸡很有感情,杀鸡时母亲难过的落了泪,并一口鸡肉不吃、一口鸡汤也没喝,而那24个大红皮鸡蛋象展品一样,被她放在菜篮里存放了很久……
每当我看到兄弟姐妹相继买车购房,喜迁新居;每当我静静的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看那张旧发票时,我都情不自禁的想起善良的母亲,辛勤操劳一辈子,靠父亲一点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贫困的家庭。等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拉扯大了,她也走了。老人家八五年去世时,连彩电、冰箱都没能用上,想起来就让人一阵阵心酸……
时光转瞬过去半个世纪,我家曾几次搬家,淘汰掉了许多物品,光家具就换了几次,但母亲给我留下的旧发票、旧磁带、炒菜铲我却始终珍藏着。它们就像照像机、镜子、留声机一样,记载着母亲的辛劳和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父亲在寒冬中离去
我已经很多年不喝腊八粥了。每当北风呼啸,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的时候,我心里便有种凄然之感,油然想到父亲,一位极平常、慈祥、善良的老人。1988年父亲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天离开我们的,一切都仿佛刚刚发生。
父亲去世后,给我们留下的遗物并不多。我至今仍然珍存着他老人家用过的一个以前老铁路工人常用的饭盒和一把他当年绘图时用过的圆规。每看它们,我都会想起很多往事……
我去京郊办厂
父亲故去那年,我毅然做出决定:放弃北京市花园式科研所的优厚待遇,放弃工程师的职称评定,应聘到京郊穷山沟去办厂。我深知父亲的心:作为技术出身的父亲,多想马上看到我的工程师证书啊!但他并未阻拦我,只是说:“愿到外面闯练一下也好。做领导工作后,一定要注意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既然想干,就要干出点样儿来!”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建厂的头一年,我们取得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优异成果,我戴着孝箍领回了工程师证书和重奖,非常遗憾一件事就是父亲在生前没能看到。
父亲曾为我们厂画过一张平面图,得到过同事们交口称赞。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他生前就是个经验丰富的铁路勘测技术人员。
我和父亲去铁路勘测
前些年有个夏天,我途经刘家窑看到测绘局几个勘测人员,因修地铁5号线马路拓宽在搞平面测量,我看得入了迷。这让我回忆起九岁那年,有次父亲在丰台区西道口勘测,由于突击进度赶任务,缺人手,于是就想起了我。星期天,骑自行车带上我和测量工具,到了勘测地点。当时我的身高不足1米4,瘦小的身材抱个又高又大的标尺,当上一名临时上岗小测工。父亲从测量仪里观察到:标尺是东摇一下,西晃一下,始终稳定不下来,最后无奈地说了声:“回去吧”。任务虽未完成,没功劳有苦劳,父亲在丰台一家饭馆里,奖励我吃了一顿至今难忘的香喷喷的猪肝炒面。
父亲当时经常出差,野外勘测非常辛苦。记得过去有个顺口溜:“远看像背炭的,近看像要饭的,走到跟前一瞧,是个搞勘探的。”我父亲也是这样,脸晒得很黑,衣服被树枝、草刺剐得破破烂烂。餐风露宿,手、脚患冻疮后留下永久性斑痕。
由于他工作勤奋,曾经被铁路局评过劳模,发双薪,到北戴河疗养过……记得那时父亲高兴地带我到菜市口一家新开张的饺子馆去品尝三鲜馅饺子,然后用自行车带上我到刚修建好的陶然亭公园玩儿,车轮压着吱吱作响的细沙石子路,我们环湖观光,我把脸贴在父亲的后背上,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父亲在北戴河疗养时,为我捕捉许多活泼可爱小螃蟹,放在在一个玻璃瓶里,想带回北京给我玩儿,但临走时忘了拿,直到车开了才想起,他非常遗憾……
二十六届世乒赛,中国第一次捧得男团冠军——斯韦思林杯,庄则栋还夺得了男单冠军,邱钟惠为新中国体育界拿到了第一块女子世界冠军的金牌。中国乒乓球队在本届世乒赛上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为了表示对北京铁路局答谢,国家体委曾经派出了最优秀的运动员举行一场表演赛。父亲是个老球迷,然而却把票给我了。使我有幸近距离观看到庄则栋、容国团、张燮林……各位顶尖高手比赛。我至今记得:在教练员的解说中,让日本运动员望而生畏的,被称之为魔术师的张燮林,用多年修炼的海底捞月的功夫,削出的球,像空中飘落的柳絮,是那样的轻盈,像树上生长着的柳条,是那样的柔韧。他神奇变幻的球技,赢得了观众阵阵热烈掌声,我这个小球迷都看呆了。
父亲当过街道主任
父亲退休后,参加过街道工作,当过调解员,做过街道主任。街道工作非常琐碎,有时为解决一件家庭纠纷要反复做许多次工作,有时很晚还有人敲门来谈事,我们对此都很反感。但父亲总是很耐心的接待,然后对我们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相互间要理解。见到楼道卫生不好,有时他一个人默默地从十二层扫到一层。他在群众中威信挺高,至今楼里还有一些耄耋老人,经常在我面前竖起大拇指,夸奖父亲当街道主任时工作负责任,卫生抓得好,并对他表示深深的怀念。
父亲生前有三个心愿未能实现。一是没能与阔别四十年的去台湾的亲弟弟重逢;二是始终未能与在解放前他曾掩护过的一位做地下工作的老同事见面;三是没能加入党组织。有一天老人家告诉我他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入党了,戴着大红花,大家把他推上台去,让他讲话,他扭扭捏捏挺不好意思,一乐,笑醒了。
慈祥善良的父亲己经过世二十七个年头,有些事情也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他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教诲,却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宝岛圆梦
到祖国宝岛台湾看看,是我多年愿望。那里有美丽的阿里山、日月潭,更有我一份远方的思念:已故的叔叔婶婶都静静安息在那里。
叔叔曾写信告诉我:如果我的腿像第一次回北京探亲时那样健壮有力,我必定每年探望你们,并游览祖国壮丽河山。但后来因他患有帕金森病,病魔缠身,直到病故,这一愿望终未实现。叔叔在世时,我曾承诺过:一定去台湾看望他,然后旅游参观。这个夙愿由于种种原因,推迟近十年。随着两岸关系改善,北京居民可以去宝岛自由行。今年三月,我们夫妻二人,从首都机场,直飞台北桃园机场。飞机落地一刹那,多少年的期盼、梦想,此时此刻即将实现,我心跳加速,眼泪快要涌出。台北我来了!叔叔我来了,我终于能看您来了!侄儿来晚了,您不会抱怨吧?
在新北市忠烈祠,我们为叔叔和婶婶扫墓,代表故去的父母、北京的家人,在叔叔婶婶照片前表达了对二老的歉意和对他们在天堂生活的美好祝愿。
凭着一张旅游图、一张捷运卡(地铁)、一张嘴,我们游览了台北故宫、国父纪念馆,品尝品种繁多的宁夏夜市小吃,参观了台南垦丁亚洲最大水族博物馆,在福华宾馆有一条隧道直通海边,脱掉鞋子踏着松软的海沙,去观赏大海上日出、日落的美丽景色。面对轻声歌唱的大海,我情不自禁的展开双臂放声高喊:“美丽的台湾宝岛,你何时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们去了台中、台南、台北。从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到狭窄僻
我和八旬岳父
2004年重阳节前,岳父兴致勃勃打来电话:邀我和他一起,随夕阳红团“金秋赏游太行大峡谷”,一位年已八旬老人对祖国大自然美丽景色如此热爱,真让我感动,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岳父有五个子女,为什么偏偏选我为伴?除因为我退休后有闲暇时间,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体育、文学、美术、摄影等有共同爱好,投缘。岳父的生理年龄已过八十,但心理年龄却像十八。由于他经常观看体育比赛,不仅丰富了老年生活,心态也显得年轻,精力也充沛。
岳父是位画家,解放前毕业于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历尽坎坷,绘画路志不移。1999年以后,他编著的《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写意荷花画法》《写意藤蔓花果的画法》(金盾出版社发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有的单位的老干部管理部门还把这本书当成教材使用。他邀我去太行大峡谷旅游,除为了丰富精神生活,开阔眼界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吸取营养,收集绘画素材。太行大峡谷是国家重点风景区,位于河南林州市。境内群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流瀑四挂,仙台山、王相岩、桃花谷……真可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更让身为画家的岳父激动不已:“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大巴车还在盘山路上行驶,他就急不可耐的催我隔窗照像。我们不仅参观了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太行大峡谷,而且领略了印证林州人民智慧和力量,艰苦奋斗修建的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以及甲骨文发祥地殷墟,感受了商殷文化。我亲眼目睹了夕阳红团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甚至有从宝岛台湾和新疆来的耄耋老人,精神抖擞的甩掉拐杖,互相搀扶着、争相而上的动人情景。岳父像年轻人一样,不断让我给他拍照。途经一个山洞时,岳父竟然情不自禁的放开喉咙唱了一曲在那“非常”时期他创作的一首歌曲:“站在茶山望北京”,博得了同行人的一致赞扬。在导游劝阻下,他没能登上王相岩最高景点,他深感遗憾的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还要再来,住下来,仔细参观。这次随岳父出外旅游途中,我细心地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为满足老人爱喝现沏绿茶的嗜好,在旅馆我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好开水,灌满保温瓶,保证在旅途中,他随时都能喝上现沏的茶水。每当我看到他老人家坐下来品茶的那一刻,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去太行大峡谷旅游,我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并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当今的老年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仅希望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我们这些晚辈应该把敬老爱老落在实处,健康条件允许下,最好能陪他(她)们到附近公园,甚至一些旅游景点转转,使他(她)们心态更年轻、更潇洒、更快乐,有更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
一对老球迷
我的岳父、岳母都是年俞八旬的退休老人,俩人还是体育迷。只要是电视转播的体育比赛他俩全爱看。岳母尤其爱看乒乓球。说起中国男、女乒乓球队队员的名字和打球特点,她是如数家珍。她对女队队员张怡宁是情有独钟。总是夸奖她球打得聪明、有特点,尽管有点小脾气。有次张怡宁违反纪律,体委让她做检查,可把岳母心疼坏了,还悄声问我能不能给体委写封信?岳父特别喜爱足球,打年轻时就喜爱。他尤其关心、喜爱国奥和北京现代队的年轻队员,他讲:“这是中国足球队的希望。”有次,他生病住院治疗,在医院里是看不到电视转播的,为此他特意添置了手机和微型半导体,收听和由老伴来转播实况。还差一天出院,正赶上有场决定现代队保级能否成功,生死攸关的一埸比赛。老爷子可急坏了,上午输完液,打电话给我们,让炖锅排骨加白萝卜,他要痛快的在我家洗个热水澡,重要的是他要看现代队比赛。他下午向大夫请假,真的一个人打车来我家看了那场事关重大的电视转播实况。中间赛场休息时岳母还不断打电话“插播”男女乒乓球赛的比赛实况”。现代队赢得了最终比赛胜利,岳父心满意足的又打车回去了。当我们送他到医院病区时,他执意不让我们再送了,雄纠纠气昂昂的走进病房。
这对耄耋老人由于经常观看体育比赛,注意适当锻炼,不仅丰富了老年生活,心态显得年轻,精力也充沛。不仅自已能单独生活,岳父杨树常经常写字作画,并且由金盾出版社出了三本书、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这对老人经常是一个画画,一个观赏,自得其乐,乐在其中。
友情篇
我中学时代的铁哥们儿
我中学时代,是在北京五十七中学习和生活的,虽历尽“大炼钢铁”和三年自然灾害等磨难,但我们同甘共苦,笑对人生。我手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六十年代初照的老照片.照片中有我和我的三个同学:韩暖生、尤永贵、翟瑜.岁月沧桑,历经磨难.由于各种原因我家搬迁多次,所弃、处理物品很多,但为什么这么一张小小的照片却始终在我手头上珍存呢?两个字:友谊。
我上高中时,班里文艺委员乐志根,经常组织诗歌朗诵、文艺演出。晚自习后凑在一起,模仿中央电视台,来个“笑的晚会”.使班内曲艺和吹小号、黑管、拉手风琴的才子们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大家学习生活非常愉快。回忆起我们曾多次到公主坟一家小餐馆里会餐。买完米饭后,不买菜,拼命往上撒酱油、醋搅拌,创造一种“方便饭”,当时觉得是一种最香的美味佳肴,一古脑儿全部吃光。以至饭馆服务员见到我们进门后,交头接耳道:“酱油、醋瓶子收起点,那帮穷学生又来了!”那时的狼吞虎咽状至今历历在目,回味无穷。我们快乐的共同生活在一个平凡集体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纯洁、最浪漫的青春时光。
毕业后,我们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各放异彩。由于忙于工作,一度失去联系,退休后,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如今照片中,除翟瑜同学去新疆没有联系到外,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至今仍保持联系,每次聚会时,我们都有叙不完的情,说不完的话。
雾灵山上一棵草
雾灵山地处密云县和河北兴隆县交界,是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拨2118米,被称为“京东第一峰。因常年笼罩着云雾并生有灵芝仙草而得名,山势雄伟、景色秀丽,奇峰怪石林立,充满自然野趣,有峭壁翠柏、雾灵云海等十六景。有次,家人谈起单位组织春游去那里时,我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喃喃地说:“我还有一个同学叫乐志根,因公殉职,长眠于那里,有机会我一定还要看他去”。
如果把人生分成春夏秋冬,我更爱春,爱它充满活力。
我上高中时,班里文艺委员叫乐志根。乐兄宽宽的额头,聪慧的双眼,蓬松的自然卷发,透出一脸书生气。他不仅热情教大家唱歌。还谱了不少曲子,原打算毕业后投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他曾是优良奖章获得者,保送上的高中。在老师同学们看来,考上大学应是十拿九稳,没想到他高考落榜,毕业后服从分配去密云林场当了一名工人。
1965年2月21日我曾在《北京日报》见到一篇看雷锋电影有感的短文:“愿做革命的螺丝钉”,作者署名雾灵山林场青年工人乐志根。当时我正在工厂实习,把报纸拿给实验室师傅们看后,都夸奖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据说,乐兄的女友曾到林场找过他。乐兄对我说:我向她表示:“这里的环境你也看到了,我就要在这里长期工作下去,希望你能够慎重考虑。”最后他们还是在当初以星星、月亮、长江、黄河为证,发出海誓山盟的老地方,分手了。失恋并没有动摇乐兄扎根林场的决心。他表示:“现在党和人民需要我在山区绿化造林,那我就要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由于工作积极努力,他被评上了密云县先进工作者。十年动乱使我们失去联系。直到八五年,我才从老邻居口中获悉:他在林场成家有了孩子,1975年开拖拉机时翻了,以身殉职。”令人深感痛惜的是:他走时才31岁啊!
如今,我的同窗好友乐志根已因公殉职48年了,我深深地怀念他,每当我听到他当年教过的那些老歌,《红梅赞》、《珊瑚颂》,特别是那支电影插曲《怀念战支》时,经常让我潸然泪下。他就是扎根在雾灵山上的一棵草,一棵常常给人们带来欢乐,爱唱歌的小草,我好象看到这一个画面:尽管严冬里的小草是枯黄、平凡、不起眼的,但又是伟大的。疾风无法把小草连根拨起,石头的重压使小草更加刚强,乐兄和他的伙伴们携手并肩战斗在原野、山岗、河流、洼地上,使整个大地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想对乐兄说:“乐兄,我永远怀念你。”
作者简介:
孙家汇,1945年生人,男 78岁退休工程师。北京市第二届健康老人,散文作品曾在2004年第六届中华老人诗、文、书画大赛获银奖,作品被现代文学馆作永久性收藏。2019年祖国、故乡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征文大赛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