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新文学》总第16期
《金点子智慧故事238篇》连载
张愚老汉的妙语趣事之14
《朱元璋放牛的故事》
文/韩积蕊(山东)

张愚老汉出院回家,一心一意注重生活,妻子尽心尽力调剂营养,荤素搭配,各式各样的饭菜适合老张的口味,张老汉心情舒畅,除了在床上活动外,有时在妻子的搀扶下,拄着双拐在客厅来回走动。左脚外撇,妻子就按照《足底按摩》一书,给他按摩双脚。脚趾头不能动弹,也轻轻地逐一按摩。
张老汉上回出了个字谜,答案是:质量的質。质的繁写体是上中下结构。腰中长出眼来,意思说中间一个目。头顶32两,是说上边有两个斤,原来计量一斤是16两。脚蹬八卦禅鞋,意说下边是八。谜底是质量的質。
各位看官:上回书说了个东汉光武帝嘉封甄宇为“瘦羊博士”的故事,这回咱们讲讲明朝皇帝《朱元璋放牛的故事》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是《凤阳花鼓》的唱词,流传甚广。安徽凤阳也是最早实行土地承包的地方,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了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话说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字国瑞。原名重八。汉族,濠州钟离即安徽凤阳人。史称大明太祖高皇帝。
1368年,朱40岁时,在应天府(今南京)做了皇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1398年,也就是洪武31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史称大明太祖高皇帝也。

朱的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长得躯干魁伟,方面黝黑,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额头前突,宛如一个小土丘,粗黑的眉毛,大而发亮的眼睛,透着几分威严和沉着。总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帝王领袖之相也。你可以看看朱元璋的画像。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给地主放牛,一日,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山上放牛,忽然饿了,天色尚早不敢回家,害怕地主责骂,众伙伴你一言我一语,这个说要是吃上一碗白米饭真好,那个说要是吃上一顿肉更好啦,直说得人人心慌,个个嘴馋,小伙伴无计可施,这时,朱元璋说:有肉吃了!说罢朱元璋拉过一头花白小牛,在众伙伴的帮助下,把牛宰了,有的拾柴,有的点火,一会,香喷喷的牛肉被大家一扫而空,只剩下牛皮,骨头和一条牛尾巴。呵呵,大家吃了个不亦乐乎。
日落西山,山下村寨的炊烟袅袅在半空中。该回家了,大家猛然醒悟,肉也吃了,馋也解啦。怎么向主人交代呀,伙伴们相互埋怨,着急,有的吓的哭了起来。朱元璋一想:主意是自己出的,祸是自己闯的,责任应该自己担当起来。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急忙吩咐伙伴把牛皮和骨头埋了,把牛尾巴塞在山缝里。就说:小牛自己钻到山缝里,我们大家拽不出来啦。小伙伴都夸赞朱元璋脑瓜灵,个个拍手叫好,眉开眼笑。回到地主家后,自以为得计的小元璋还是挨了一顿毒打,被财主赶出了家门。丢了饭碗。
朱元璋虽然吃了亏,挨了打,受了苦,可是却深深得到了小伙伴们的信任,理所当然的被称为孩子王。
智慧心语:人生在世,要善于谋略,勇于担当,才算是走向成熟的开始。那么日后朱元璋又是怎样喝《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济津华庭热线:0635~2799777

百亿安竣,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城市更美好!
百亿安竣,给我一个家!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