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随想
每当我步入与郑家屯博物馆毗邻的帅府广场,一种获得感和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敢苟同,我对家乡的公园和广场情有独钟,那里不仅有我百看不厌的风景,且那里承载着我的幸福时光, 那里撑起了我联想的天空。
十年前,帅府广场还是一排排瓦房。十年前双辽市只有一个辽河公园和一个文化广场。辽河公园位于西辽河岸边,在市的东郊,距离羁绊了很多人的脚步。 那时,每当夜幕降临,矗立在文化广场中心的灯塔便亮了起来,摇曳的灯光唤来四面八方休闲的男女老少。当时文化广场是市民们茶余饭后唯一的好去处,广场上人头攒动,跳舞的、扭秧歌的、唱歌的,非常热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了休闲的时间,有了走出家门休闲锻炼的心情,来广场的人越来越多,广场场地越来越拥挤。 这十年,政府逐年加大市政建设的投资,把民生实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建成了月牙湾广场,文化长廊,站前广场,帅府广场和七星湖公园,郑家屯公园,改建了辽河公园。广场和公园建设速度之快,广大市民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奔走相告,人们休闲锻炼有了好去处,不再蹲墙根晒太阳,东家短李家长。市民们见面说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玩的地方多了,日子越来越好了。” 市政府每年都要为民生办几件实事,如2022年市政府提出为民生办十件实事,其中就有一项是对辽河公园再建设,人们交口称赞:
惠民实事暖心房,使命在肩有担当。
越来越好日子甜,休闲广场歌声扬。
天蓝水清花更艳,家园可爱人安康。
市区八个广场(公园)各具特色,哪一个不是风景如画?人在画中游。哪一个不是一本画册?画中有诗,诗中有情。当今,城市土地弥足珍贵,又哪一个不是“堆金砌玉”?没有丰厚的资金做支持,都是空话。要说文化氛围最浓的非文化长廊莫属,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在这里再现,我每次去都会受到一次历史文化的熏陶,让我驻足久久不愿离开,一个个经典故事吸引着我感染着我。我敬佩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敬佩施工者的匠心之作。
这十年,我目睹了市政建设的速度,如自来水改造建新水源、城市绿化、道路拓宽、老旧小区改造等等。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休闲广场和公园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缩影, 民生实事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老百姓享受到了生活上的方便,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时代的进步,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帅府广场虽小,但它给我的思绪插上了恣意飞翔的翅膀,我的闪小说《万里长征第一步》和《花与草的期待》素材取于这里,腹稿起草于这里。帅府广场距我家有十分钟的路程,是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在那里休闲锻炼的人非常多,唱歌跳舞、做操、踢毽子、玩扑克的,不论你参加哪项活动都会受到欢迎,人与人之间非常和谐。广场中央矗立着四面可见的巨型“和”字,不能准确的理解设计者的用意,但我想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吧?歌声在广场天空回荡,幸福写在男女老少的脸上,优美的舞姿舞出了新时代老年人的夕阳风采。
心情跟着感觉走,向幸福出发,漫步在广场上,那支欢快悠扬的歌曲《越来越好》在心头回荡: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
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
哎、、、越来越好、、、、、、于国富,写有诗歌、小小说、故事、散文等,部分作品发表在报纸上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参花》《子曰·诗刊》《暮雪·诗刊》《当代先锋文学》等纸刊上和《中国乡村》《当代精英文学》《都市头条》《齐鲁文学》《九洲诗词》《作家故事》《草原作家》《辽河之水》等微刊上。征文偶有获奖,撰有文集《岁月情怀》。是子曰诗社社员,双辽市作家协会会员,双辽市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