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生的西瓜
夏春华
贵生和秀娟两口子是在天刚擦黑时坐在一辆三轮车上进村的,两口子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5年前,贵生跟着表姐夫大康在上海黄浦江畔的一个小镇菜场上盘下一个摊位,卖大米粮油及五谷杂粮,生意刚有点起色,就遇上了三年的疫情,两口子苦不堪言,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店里在最艰难时啥粮食都卖空了,在疫情最严重时硬是靠着一箱方便面挨了半个月。
两口子待到疫情防控一放开,赶紧脚底抹油溜了,回到生他养他的杨树村,又干起了以前干过的老本行,长起了大棚西瓜,从冬天搭上钢架结构的大棚架,扯上塑料布,在大棚内撒上有机肥,开始育种后,时光在他们的生活中就完全颠倒了。
春寒乍暖,这春天的天像小孩子的脾气还真难捉摸,今儿个笑意盈盈艳阳高照,一夜过去,天阴得滴下水来。好在贵生两口子育苗的大棚里有新式的育苗床,床下电热毯一样,西瓜秧根壮苗肥。眼看过几天就要将瓜苗移植到一座座大棚里定苗了,两口子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就请了三个临时工来帮忙,现在临时工工钱贵的吓人,可季节不等人,西瓜早一天上市就能卖上好价钱呀!
可这节骨眼上,贵生倒好,这天中午一个人躲大棚边充当宿舍的集装箱屋里看电视,秀娟是个少有好脾气的女人,一点也不恼火,依然笑模笑样地推门进去,唤一声,贵生,什么好电视这么勾魂?贵生一下子有些囧,脸烫了一下,赶紧说,我看央视的新闻发布会呢。
秀娟一头的雾水,格格笑岔了,一只手撑着腰,我滴老天!你又不是村干部,怎么突然关心起国家大事来,看什么新闻发布会哟!再说北京的发布会一层层到我们这村旮旯,不止十万八千里呢!
急赤白脸的贵生急了,你不懂,我看看中央发布的最新扶持农村政策,有了党的好政策,心里吃了定心丸,我们种瓜心里就更有底,敢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把前几年的亏空挣回来。
春天的太阳张开了笑脸,气温一天天高起来了,贵生家的30亩大棚里西瓜藤一天天蔓开来,贵生两口子忙得直不起腰来去,在35度的大棚里脱得只剩下一件春衫,瓜藤上冒出金黄的花朵时忙着授粉,没几天碧绿的藤上就挂上了一个个拇指大的小西瓜,小西瓜吹了气似的一天一个俏模样,才几天功夫就小孩儿的拳头大了,张开了一张张长满细绒毛的笑脸。
五一前夕,西瓜中介就找上门来与贵生两口子签下卖瓜的合同,一周后,贵生家的西瓜大棚又热闹起来,现摘现包装的西瓜装了满满一卡车车厢,连夜上了去上海的高速路……
隔个三五天,贵生家的大棚前就停上一辆装西瓜的车,两口子整天眉开眼笑的,有村民来取经,两口子也是毫无保留。有人说,贵生两口子实诚,贵生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村里人都富了,路子越走越宽阔。
7月底,贵生家西瓜大棚里的瓜几乎卖净了,夜黑,贵生两口子关起们来,摁着计算器好好一算,我的亲乖乖!除去大棚钢架、塑料布、临时工工资等等,竟然赚了45万元。
隔天,贵生去信用社取了5万元,送到乡敬老院,让院长给每个老人添置一身衣服,让食堂摆几天宴席。
那天,贵生喝多了,敬老院的老人一个一个抱着他流泪,没白疼这小子一场,贵生是个好伢子。
贵社三岁那年父亲在东海里捕鳗渔船遭遇特大风暴,葬身海底,第二年妈妈因伤心过度也撒手而归,是村长将他送到了敬老院,敬老院的每个老人都将他当着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疼爱……
夏春华,男,江苏东台人。曾在报社担任过文字编辑、记者工作。工作忙于其身,文学系于其心。先后在《写作》、《青年文学》、《百花园》、《小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故事会》、《文学世界》、《扬子晚报》等300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余万字,多篇作品入选文学出版社作品选集,有作品在全国征文中获奖。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