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人公刘桂荣
一朵桂花,总是在人们需要温暖时,送去暖暖的馨香。当人们的眼睛被暖的泪水盈盈的时候,又总是为自己的祖国有这样的传统文化而荣耀不已。
这朵桂花就是刘桂荣,她是我的好朋友。说是好朋友,我们仅仅相识两个多月,便成为知音。
今年五月份,偶尔的机会,经朋友介绍知道有个叫刘平的女先生非常厉害,组织了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团队,远近闻名。于是,我走进了这支正能量的队伍。
第一天去活动室参加活动,见到的竟然就是这位叫刘桂荣的朋友。
第一眼看到她时,看到的是一个中等身材,有些偏瘦。她说话声音不大,音质很浑厚又非常温柔。她不善言谈,脸上总是带着一种很有魅力的微笑。她负责给活动室开门,所以她除了有特殊情况外,总是早早的把门打开,让先去的朋友进屋坐下休息。
就在他开门的前后,我们聊了很多,得知她74岁了,是一位农民,一辈子被朝黑土地朝天,好用汗水栽种辛苦,收获希望。
她有一男一女一双儿女,大女儿现已50岁了,在哈尔滨松北区一所小学当音乐老师,业余时间组织中老年人组建成合唱团,经常到处演出。她既教歌又做指挥,她弹的一首好钢琴!
这位女儿是刘桂荣朋友的骄傲。每每提到女儿,桂荣的声音总是略带哽咽。她告诉我,她是老三届毕业生,正赶上那个年代,没有机会考大学,每天种地为生,家庭生活自然是贫穷的。他,她从小爱好文艺,一心想当歌唱家或者考上文艺类大学。命运夺去她这个机会以后,她并没有被击倒,“自己的美好愿望在女儿身上实现!”她这样想。
于是,她节衣缩食,口不吃肚子里挪出来,节省下每一分钱供孩子读书。老天很眷顾这位普普通通又十分刚强的女性,她的女儿真的考上了师范校音乐系。
她虽然文化不高,但非常有教育方法,一方面她以身作则,让孩子从自己身上看到做人的标准,一方面,也口传教育。她经常告诫孩子:要上进,要克服困难,要自立,要善良,要堂堂正正做人,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女儿既是孝顺又是懂事,并很好的继承了她的光荣传统。女儿读书时,从不和别人攀比,好像不讲吃不讲穿,小小年年纪,心里只装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一定要比别人更强。
放假了,她不回家,留在宿舍,用同学的琴天天苦练。她给母亲写信说,我一定会比别人强。
每每听到这句话,桂荣都会泣不成声,听的我更是以泪洗面!
孩子终于成功了,桂荣的心血没有白费。
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她也老了。
于是她来到城里,开始了夕阳红的生活。
四年前,她偶尔机会认识了刘平老师的志愿者团队,于是她走进了这个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团队。
这个团队平时都是在刘平老师指导下学习舞蹈、学习打非洲鼓,排练一些节目,每逢祖国传统节日或纪念日,他们都会为无数老百姓义务演出,尤其朱珠老师举办的传统文化讲座时,他们就去公演,给很多百姓带来传统文化的熏陶,宣传了大爱,宣传了正能量。
桂荣参加了所有的排练活动和演出活动。
今年5月,他们去友谊宫演出,正赶上桂荣感冒发热,路过药店,她进去买了几片儿去痛片儿,边走边服药。然后还是坚持上了汽车。演出时状态非常好,没有给集体丢脸。
由于她表现的非常好,队长刘平老师提拔她做助理,她不负众望,认真的、完美的、及时的完成着每一项任务,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赞扬。
桂荣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老年人,但她的一言一行都是诗,抒情诗,让人感动的流泪;她的每一点成功都是歌,歌中有苦有乐,感染着更多的人去实实在在做好人。

图片为刘桂荣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