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重五天(四)
夏中增色润山川,祭祀英灵重五天。
屈子终投湘水里,彭咸早跳大江边。
功成不退陨孤圣,言谏难休损古贤。
且乐生前杯酒饮,何须身后万人怜。
2023年写于端午节

题为【七律】重五天(四)的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景色与祭祀英灵的场景,融入了彭咸、屈原等历史人物,以及对功成名遂与言谏难休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和评价:
首先,这首诗在描绘夏天的山川景色方面表达出一种增色润泽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了夏日的美好和生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敏锐观察力。
其次,诗中提到了祭祀英灵重五天,这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通过祭祀英灵,作者向前人致以敬意,并以此纪念和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先辈。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体现了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情感。
接着,诗中提及了彭咸和屈原,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人物。彭咸以投身湘水为主题,屈原则以跳入汨罗江
为主题。彭咸的投湘水和屈原的跳江,都是出于忠诚和牺牲的精神。这里作者推崇屈原效仿彭咸的精神,表达了对于这种忠诚和牺牲精神的崇敬和赞美。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于英雄主义价值的追求。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功成不退陨先圣和言谏难休损古贤。这表明作者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唏嘘古代圣贤功成名就后的悲剧,
最后,诗的结尾表达了一种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饮酒的场景展示了一种放松和快乐的氛围,而何须身后万人怜的句子,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作者提倡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必过于追求后世的赞美和关注。
总体来说,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传承传统文化、赞美英雄精神、思考人格品质和追求内心宁静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表达。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追求。整体风格优美、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