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 扬 忠 敏 的 故 事
文/李太忠
我任一八一团政委时,政治处主任是杨忠敏。忠敏是陕西长安人,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入伍,他们这批兵原为七零年兵,后改为六九年兵,这样六九年就有了两批兵,一批是六九年三月份入伍的,我就是属於这一批兵。
军营中为了区别,把三月份的兵称为老六九,把十一月份的兵称为新六九。杨主任只比我晚当了八个月的兵。我们俩同岁,都是五零虎,但我是虎头,杨是虎尾。一九八五年四月,我从一八二团主任位置上调回一八一团任付政委,当时一八一团七个部门以上领导确定转业,分別是团长、政委、付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司令部付参谋长、团政治处付主任、团后勤处处长。
团里只剩下付团长赵国民,团参谋长郑月龙俩个领导。当时的军长王克找我谈话,明确告诉我回一八一团任政委。因为老政委还没在地方安排好,让我先担任团付政委,主持一八一团工作。六十一师付政委赵远勤来一八一团宣布命令,宣布我为一八一团付政委的同时,也任命我为一八一团党委付书记。
团付政委担任团党委付书记,在当时是个应急措施,对外昭示我就是未来的团政委人选。当时的杨忠敏正在天水师专中文系学习,七月份毕业,师张开礼政委私下告诉我,准备让杨忠敏回一八一团当政治处主任,我听了十分高兴。我和杨虽然不在一个营,但相互十分了解。
尤其是我任一八一团一营教导员时,被推荐到石家庄高级陆军指挥学校学习两年,杨忠敏时任一八一团宣传股长,也被推荐到石高学习,他们的学期只有一年。
我们俩个在石高学习期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友谊,每个星期天节假日都在一起,无话不谈。特别是我入学后想争全优学员,学习过猛导致神经性头疼,一度产生了退学的想法。
杨忠敏百般开导我,劝我不敢退学,创全优学员太难,搞个良好成绩不成问题。我听了杨的劝才没退学。如果中途退学了,回部队就可能转业,哪有后来的共和国將军。杨忠敏当主任后,我们俩个配合很好。我是急性子爱训人,有些干部一时难以接受,杨主任就在背后做工作,维护我的威信。
参战回天水后,杨忠敏提升到六十一师炮兵团任政委,我在一九九零年被提升为六十一师付政委后,曾向当时的师里主官建议让杨忠敏回一八一团当政委,我的建议当时没被采纳,杨忠敏在炮团任了四年政委以后,才平调回一八一团任政委,和郑月龙团长搭班子,使一八一团在走了一段弯路之后重上正轨。
部队建设上去了,杨忠敏年龄大了,只能到青海省军区海东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一个知兵、爰兵、会带兵、打过仗的將星被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