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失业后回到家里,心情十分凄然,此时我已经是16岁的小伙子了。“身无一技之长,手无缚鸡之力”的我,苦闷彷徨,做生意无资本,卖苦力无力气,只有在家吃闲饭。然而,贫寒的家境那有闲饭可吃,于是只有再去摆香烟摊,因本小利微,于家无补。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做手工烟卷的行当,技术简单,无需多大资本,且销路很好。因日寇占领时期,大城市卷烟厂有的迁到大后方去了,有的倒闭了。从大后方大城市贩运来的正规香烟十分昂贵,数量极少,只能供有钱人和汉奸官吏们享用。老百姓无有烟抽,于是各地出现了许多做手工烟卷这一新生的行业,有的合伙办小厂,大多数是个体经营。同时也出现了贩卖卷烟纸张和烟丝的行业,在日伪统治区风行一时。
广大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民是手工卷烟的消费者,有着广阔的市场,老百姓也只能抽这种劣质廉价的香烟。当时我也买了一套制作手工烟卷的工具,慢慢学会了,而且越做越好,很多小烟铺也愿意进我做的烟卷,一直做到日寇投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十分畅销。
我清楚地记得,仅靠我做手工烟卷的收入,基本可以维持一家人的清贫生活。
抗战胜利后,大工厂、大烟厂、大商号陆续迁回,生产恢复,战争时期各种物资严重匮乏的局面逐步有了改善。社会上畅销一时的手工烟卷,随着战后各大烟草公司的复工复业,也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消声匿迹。
(二)
由于抗战胜利经济逐渐复苏,父亲和他那些在战争中失业员工合伙经营的蛋庄,生意也比日伪时期兴旺些了。我这时也加入到这个合伙的蛋庄中做事,作为员工拿工资,全家生活比在战乱时有所改善。
可是好景不长,家运坎坷。1946年夏,父亲小腿骨瘤的病又复发,而且十分严重。小镇上根本无法医治,我和继母护送父亲到汉口协和医院就医。在医院治疗中所受的痛苦和悲惨的经历,我在第二章中已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说,这里就勿庸赘述了。
父亲这次病重,对父亲、对我、对我们全家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父亲本人更是痛不欲生。本来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刚刚50岁,儿女均未成人,一下子被病魔牵走了一只腿,成了终身残疾。今后日子怎么过啊!
父亲截肢,对我精神上打击非常沉重。由于抗战胜利,我又萌发了继续求学的想法。这时我刚刚16岁,本希望父亲身体好起来,蛋庄生意好一点,我是可以去读书的。加上一些同学也鼓励我参加小镇上办的各种补习班,并说我的古书读得较多,国文基础比大家都强,补习一段时间是完全可以报考省里文科学校的。
父亲的病,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我痛苦,我彷徨。读书求学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我感到前途渺茫黯淡,神情沮丧。家庭为我惋惜,我为家庭担忧,我只有默默地抱怨上苍,仰天长叹!
叶培元简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主编《沔阳公安志》,出版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叶培元书画作品集》、《叶培元家书》;曾获“仙桃市劳动模范”、“仙桃市优秀文艺家”等称号。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