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渐消失的俗语(九)
樊肃成/呼市
正是杏儿上市时,呼市地区最好吃的杏儿,产于北郊大青山下乌素图村。其“杏坞番红”,还是当年的归绥八景之一,可想其春风送暖,杏花满山村,景色宜人,让人陶醉而忘返,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每到此季,卖杏者都吆喝,自己卖的是乌素图大黄杏,这就是傍品牌的行为。再说杏浑身都是宝,杏肉酸甜可口,是应季好水果,杏仁又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说起杏,人们习惯把桃李杏相提并论,如古人联句:桃李杏春风一家,松竹梅岁寒三友。此地更有俗语;“桃饱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桃可以充饥而无害,也养人,杏虽好,但不能多食,李子更是吃多了会伤人。
还有一句俗语:“宁吃鲜(仙)桃一囗,不吃烂杏一堆”。表面看是说水果新鲜不新鲜,实际说的是品味。选择什么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想法,宁愿吃一囗仙桃,也不愿呑一堆凡杏,这也是许多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小时候老听大人们说:“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家雀”。这句俗语大慨说的是天道公平,世事无常。不管怎么样的弱势状态,只要是生命体,都有存活的权利,谁都不能强行剥夺。即使是瞎了眼的麻雀,它都能顽强地活下去。
“ 烂瓢熬塌个囫囵锅”,这条俗语也是人们常说的,事世无常。一个破损的瓢,用来舀水,虽然不严,已经漏水了,但还能凑合着用。可是一个完整的锅,某天突然被打烂了,它也就彻底完旦了。人生也是如此,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人,因突发疾病没了,而有的人每天病病殃殃,三天两头住医院,都说此人活不长,但七八十岁了,还是那样,这就是此俗语的最好的注释。
俗语说:“兔走蛇窜,各有各的盘算”,看似针对动物的自身特性,实则是指每个人的行为而言。人生亿万样,各有不相同,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每件事,都是以自己的考量而付之行动的。所以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择优做出决断,才是最好的选择,但前题是不碰触道德底线和违法就行。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条俗语讲得是人际关系,都说亲情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是聚族而居的人们,都离开平房大院,住进了高楼大厦,基本是举目无亲状态,一个单元的住户,大概都不相往来,多少年来不认识的住户有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亲情故然重要,但天南地北不在眼前,如果遇上点急事,远水不解近渴。细想最近者,莫过于隔壁邻居,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事相求,一般都会相助。所以,好邻居胜过远处的亲戚,搞好邻里关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不要遇上邻居“老王”就行。

作者简介
樊肃成,男,退休职工,助理工艺美术师,呼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青城邮讯》编委,神州诗刊二室编辑,呼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