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悯
寂静的庭院里,慈悯让高腰的瓷器
恢复了缄默的水位。
在转山东路,森森的街树押着我。
慈悯让不具名的一阵风
吹过我骨骼里孤独的岬角——
一阵无来由的簌簌作响
栖下了我的一双栖惶的手掌。
在堵车路段,慈悯弯下腰来
试图抚住我的焦躁和厌倦。
在一棵开白花的树下,慈悯
打量着我的无望,她让单个的蜂
穿过我狭窄的视野,去采树上的花蜜。
她让我有一个小到不能忽略的仰角。
慈悯来到山上,她让巨大的虚空
盛下旷野的作诗法,她让我
在虚词汇里试着推开野寺的门。
慈悯离开幼儿园,露水风干在
开满鲜花的无人过道里,
监视屏上的工资欠条
让她犹豫了一下自己的步伐。
慈悯包绕着我,回到寂静的庭院,
她让我把缄默的水位
注入了高腰的饥渴的瓷器。
2023年5月22日
养艾人
——致李双
暮晚
向北的窗子打开工地上的喷溅。
十五吨的塔吊伸出
野蛮的长舌头:
“我来了,我疼痛,我说出!”
火车呼哧呼哧卷走脑回里的
厚云和薄云,谁的歉疚
让我想到豫东平原上,微苦的养艾人?
进入旷野的风
带来饥饿。进入生产队的童年
带来池塘边的欢乐。
一个降下雨水的池塘,一个
生出蛇和蛙,让死亡
骤然发亮的池塘。
一群夜的灰鸽子落到风穴寺的
土墙上,我的羞愧
在空调间里喃喃着:
“要把群山穿在身上”①多难啊
我的懦弱光着身子
“一百五十公里以外的灯泡”②
要照见它,多难啊!
一支又高又壮的苦艾
放到我的家门前。现在
它被目光烧灼,被耳朵宽恕。
2023年6月21日,端午前夕,时值夏至。
注:①出自于李双的诗《夜》。②出自于李双的诗《灯泡》。
从龙巩峪经黄花峪和茄子峪返家途中想起诗的离家
一首诗的高度
并不高过细径杆的鼠尾粟。
一首诗的亮度
并不亮过黄昏的那颗孤星。
一首诗的影子
夹在婆娑的白皮松和乌桕树之间
说:让凹陷的
成为凹陷。
布林肯访华。一块飞地。
新冠二阳。又一块飞地。
如是者三。如是者众。
哦,在人类终老的屋檐下
我们变成了临屏的话唠,
隆起于掌上的长舌妇。
中途停经霞峰库区时
独行菜让我难以独行,
鸭跖草呢,也宠信我
对它那憨憨的
嫩绿底掌的端详和触摸。
2023年6月22日,端午节。
与妻子从慈爱桥沿牟汶河步道散步至善爱桥再返回
在付家桥村牟汶河的拐弯处,
杖藜和紫叶桃扶着我们俩
拐过桥头,进入河南沿的窄步道。
我注意到,之前走过的广场上
玉兰树开出了第二季的白花,
而斜坡上的几棵梓树,开出了
煞是好看的白色的小花,
沿步道触手可及的丝棉木
则开出了更为细碎的小白花。
我不知道,它们自在舒展的白
能否融入颉颃在人类识海里的
“心灵如白板”的白?
就如同在又一个拐弯处,
当我同妻子讨论起人的自信心时,
三只野鸭子从苇丛里嗖地飞出,
划出一道弧线后沿着水面疾掠,
又消失在远处的水光中。
像一个失联的宇宙
倏地跃出我们心灵的底片,
然后带着平静和莫测的波纹
又一次与我们失联。
仿佛它们比我们更有信心和野心
张开看不见的螺旋桨
驶向大自然的识海深处。
我和妻子蹓跶着,松快地讨论着,
却并不形成辩论,以至于
感觉步道为我们留下了
足够的阴凉和岑寂——
那些视野里零零落落开放的金鸡菊
招引我们去萍水聚饭庄更南边的
山腰下独居的老农家
听一声完整的鸡鸣。
2023年5月27日
驱车至台子水库采艾刈蒲,兴而归
虫鸣划破了草隙,
鸟鸣则拥挤在大杨树的树冠上,
将宣示主权的边界推得很远。
有一只白鹭飞到水库边的石头上,
犹豫了一下,又飞走了,
像一则有所隐瞒的告白。
有一只通体发绿的小蜘蛛
被我小心翼翼地从宽艾叶上
捉下来,放回到草丛里。
——如果它不通体发绿,宇宙
似乎就没有多少秘密可言。
在一座原用于泄洪的大石桥底下,
我和妻子和大嫂采下野艾蒿
盛满了三个编织袋;
又从杏树林边的斜坡上
割了蚊蒿,将其编成三支驱蚊绳。
然后在浅水里,刈出一捆香蒲,
想着用来系粽子或编扇子。
从五点钟到八点钟,清晨的世界
在我们的忙碌中变得年轻,
虽然没有水边的阿狄丽娜
来为我们送行,只有
蛮古典的雪松在山水诗的尾联上
数落着仿古典的的油杏……
2023年6月17日
重申的诗
葎草吸尽了岩石里的海潮音。
群山在奔跑。东偏南三百公里
是黄海。
东偏北五百公里,是清澈的渤海。
这是日照最长的一天。圣三一路上
和大马丁击掌的
小男孩
唤醒了患热射病的座头鲸。
群山在奔跑。飞机在天上
拉出孤独的信号线。
蝉把大地的灼热
吸进自己的鸣腔。
一千公里之外,是无名的外海。
这是正午,抵近.平原部落的诗
抵制着画眉,掀翻会议室里
精致的措辞和空洞的礼仪。
二千公里之外,群岛在狂欢。
诗在孤独的岩石上
烙刻反孤独的元音……
2023年6月21日,时值夏至。
南湖公园晨记
小蜡牵着白蜡,刺柏牵着侧柏。
开败的紫荊牵着正开的荆条。
清旷的高岸牵着荡漾的低岸。
梧桐牵着鸦噪,垂柳牵着雀鸣。
打太极的群人牵着吹芦管的个人。
一辆泊在柳阴里的自行车
牵着柳阴外的几丛萱草和金光菊。
天空垂下的静谧
牵着静谧铺开的草地。
原封不动的朱红桥牵着
一个亦封亦动的桥的朱红的倒影。
我牵着妻子的手。园神牵着异乡人
递来的烟云和孤帆,邀我
去读晨光里的流连句和转蓬诗……
2023年6月23日

牛耕,本名牛玉波, 1970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新泰市,1993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1992年起开始写诗,兼写评论。著有诗集《众神在无名的渴中去饮灯笼里的黑暗》。现供职于山东省某国企,从事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
附:近期重点关注专题栏目——
“未来诗学”往期文章
2023年5月,活跃在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学者,展开了一场关于“当代诗歌困境和危机”的专题研讨,这场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和诗学理论,引起了极大关注。根据这场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一行、王东东、张伟栋等人的建议,南方诗歌开设“未来诗学”专栏,用以刊发关于这一主题的有关作品。
这是一个特别需要诗歌的时代,南方诗歌秉持“开放、包容、自由”的诗歌精神,欢迎争鸣,并希望为中国新诗的未来,找到更多的共鸣!
六人谈|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危机
候乃琦|当代诗歌困境现象之观察
梁余晶|困境,但非绝境
楼河|历史主义诗学是必要的还是可怕的
蔡岩峣|不仅是语言还有语言对应的生活
吴虑|“绝境”,或曰一次换轨
李照阳|诗歌史的终结,经验写作、自我与诗的更新,及AI的冲击
李少君|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
张伟栋|小诗人时代的忧愁
楼河|说你有病,给你开副毒药
彭杰|当代诗歌中的“不满”
楼河|“大诗人”的不可能
箭陵霄|异构诗学批判当代诗歌散论
吴虑|怎样“换轨?兼及“幽微”的革命
阿西|稗类、扮相、炫技及尺度
刘萧|未来诗学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张雨晨|诗与新媒介思考
曹 僧|公益诗学作为一种未来诗学
赵佼|“他者”的回眸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元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二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三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四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五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六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七月目录
“崖丽娟诗访谈”:冷霜|当代诗需要与其他人文领域形成主动的认识思想连带
末未:约等于薄薄的尊严和羞耻
“未来诗学”:赵佼|“他者”的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