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48):2023年第二十六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落 日
蒋昌典(蒋昌典)
红霞敷重彩,画幅与天长。
落日如圆印,钤成压角章。
肖三羊:以画说景,景出如画。想象浑阔,奇警。
杨强:善于想象。红霞敷彩,落日为印章,黄昏的西天便是这幅杰出的画作。至于画手,则是大自然的神工妙笔。
玉龙雪山
程永正(福建)
索道上云峰,当惊近玉龙。
时晴时雪意,半露半藏容。
银甲为山守,冰心待月逢。
天生非俗境,愧我玷尘踪。
肖三羊:颌联见形,颈联见意,雪山身魂俱在。结联收束于愧我尘踪有玷,尤见对冰清玉洁顶礼之心。
杨强:颔联写玉龙雪山,善于捕捉变幻的态势,语句也圆转有味。余六句皆普通。
忆 旧
李文顺(江苏)
独坐山亭看夕阳,闲中忽忆旧时光。
逢寒手抖河工病,遇雨腰疼越战伤。
不惮位卑深许国,却因事琐少还乡。
几回检点行藏处,唯感平生愧爹娘。
肖三羊:世事家国,沧桑所历,人子之心仍在。所愧者唯在爹娘,人性原在内心的纠缠磨砺中见其光芒。此作不出壮言,平易中感慨深沉。
褚宝增:李先生在国家困难的节点,该付出该报效该坚守的都做了,于国无愧,唯愧父母也!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作者转业后必是地方政府工作人员。颈联下句“却因事琐少还乡”乃诗之中心,为“官”,百姓的“事琐”都是大事。读者虽同情作者的“愧”,然不忍责怪。有良心的诗,需要有良心的人来读。
癸卯端午怀屈子
戴炳南(福建)
读骚听雨意难平,山鬼吟诗尚有声。
长叹汩罗今日水,犹呼屈子昔时名。
楚天万仞空持剑,湘浪千浔梦骑鲸。
锣鼓云帆舟竞发,问谁载酒奠先生。
肖三羊:颌联寄慨颇深,颈联气势宕起,两联互为倚重,可鉴作者心绪潮涌,不独为屈原鸣也。梦骑鲸,骑字于律有误,如用驯鲸或掣鲸,当好。
玉楼春·叛将
廖国华(湖北)
逞兵只说成横扫。鼓未三挝师已老。扬威昨夜势熏天,收手今朝魂落草。
和盟易订时何早。君侧难清翁不倒。铁衣乍卸见原装,叛将原为烧火佬。
肖三羊:冷眼如炬,讽笔似刀。轻松诙谐中的大事件,褒贬寓于其中,发人警醒,非是一般谈笑可比。
六丑·癸卯端阳漫兴
杨子怡(惠州)
正菖蒲酒熟,怅岭海、芳华都歇。又闻笑语,湖传桴鼓发,竞渡初热。问屈今何在?离骚经里,听杜鹃啼血。君王总负诗人舌。楚服徒修,秋兰枉撷。多情问天谁决。叹才违凿枘,总处缧绁。
凭窗北望,梦还乡蹭月。抃掌欢声里,波卷雪。南来卅载悬艾,忆湖湘角粽,味殊南粤。残阳醉、又逢佳节。浮大白、不侃沉沙旧事,误人淹诀。从今后,句写蜂蝶。漫信他、纵有彭咸则,徒增衅孽。
肖三羊:端午思绪,渐次展开,跌宕不已。归结反弹,屈子沉沙,乃是误人淹诀,今后只写蜂蝶,不关时政,可见所悟沉重。前有殷朝彭咸投水,后有楚国屈原从之,而史上衅孽未断,虽壮烈,终是无益也,耐人寻味。
后片起手三拍,写由湘至粤,三十年离乡悬艾,看似闲笔,其实内涵物是人非,为后几拍道出心境作铺,亦见谋篇手段。
赞跳水救人送外卖小伙彭清林
唐缇毅(北京)
一跃下长桥,浮屠七级高。
堪称真勇者,激起大江潮。
王同兴:前不久,送外卖小伙彭清林跳水救人的事迹火遍网上,值得赞颂。此诗开笔“一跃下长桥”即勾勒出小伙奋不顾身的形象。按一般思维,紧接着该写施救过程和结果。但作者把这些一概略去,因为题目已经说明了。于是,第二句从容地在读者面前竖起一座“浮屠七级高”。民间谚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中华传统道德对救人者的最高奖赏。三句直接赞颂小伙是“真勇者”,一个“真”字价值无量,与时下的假伪歪风划清了界线。最后以“激起大江潮”的象征,赞颂了小伙英勇行为的影响力。小诗虽短,内涵丰厚,开合有致。
山亚湾生态度假村
曹方(浙江)
越过千重岭,我来山亚湾。
参差叠嶂列,缥缈卷云连。
争饵游鱼饿,垂竿钓客闲。
月出花弄影,于此洗嚣烦。
注:山亚湾生态度假村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下三道河村。
王同兴:时下度假村到处都有,如何写出特点才是关键。首句写赴程艰难,似乎不是度假村的优点,而诗人却越“千重岭”而来,也反衬出此地定有特别处。次句与题重“山亚湾”,似无大碍。颔联一写叠嶂层列,二写卷云连绵,是大自然所赐的特有。颈联一写游鱼饿,一个“饿”字说明鱼不是喂养的,故游人投饵,鱼会争食,也说明水是天然的;二写钓客闲,鱼争饵而钓客闲,说明钓客之意不在鱼也。以上两联写足了题中“生态”二字,即此地特别的所在。尾联特写花月夜,绝无尘嚣烦扰,真乃休闲好地方。全诗构思缜密,语浅意深,高人一筹。
听 雨
章剑钧(辽宁)
阴云低野树,暮雨湿山城。
径竹风翻影,池蛙鼓竞鸣。
绵绵蚕食叶,急急马归营。
卧听空檐滴,终宵直到明。
王同兴:此律层次井然,语言凝练,颇耐寻味。首联总写阴云暮雨,紧扣题目之“雨”。以下写题目之“听”。颔联写雨来之时,风翻竹叶,蛙鸣如鼓,预示雨已来临。颈联写雨小时,声如繁蚕食叶;雨大时声如众骑归营,描摹生动形象。尾联写雨去时,檐犹滴水,溅阶有声,“终宵直到明”。我看这是一夜好雨,透雨,故听雨就像听交响乐一样,悦耳赏心,哪里还有睡意!在淡定客观的描写中蕴含着诗人的欢愉之情,这正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咏救人英雄彭清林(通韵)
郭通海(北京)
小伙飞身跳下桥,临危施救命轻抛。
应声骤起滔天浪,至此钱塘多一潮。
王同兴:送外卖小伙跳水救人,确是英雄行为,值得赞扬。首句下笔劲健,“飞身跳下”,足见小伙行动的快速敏捷。次句揭示其行动的精神境界。“临危施救”虽是成语,却恰到好处。三句接续首句“跳下”,夸张地写出“应声骤起滔天浪”,象征英雄行为的影响力。“骤起”下得有力。四句顺势直下,以“至此钱塘多一潮”来彰显英雄行为的意义。
长征街深夜饮冰啤
江合友(河北)
醺醺以后更疏狂,傍路灯光混月光。
暑气炎风蒸夏夜,核桃树下有微凉。
王同兴:此诗起句突兀,由醉酒写起,暗扣诗题的“饮冰啤”。次句“灯光混月光”,正见醉眼迷离。三句一个“蒸”字突现了暑夜的令人难耐。“暑气”与“炎风”自对,又与夏夜相对,结构整饬,造句新颖。结句自然而然,正好乘凉“饮冰啤”。此诗看似写暑夜难眠,乘凉饮啤,实则蕴含深意。一是首句透露出来的借酒消愁的更疏狂,隐有壮志未酬之概。二是诗题特别点出街名“长征”,在长征街上的大树下乘凉,难免心有不甘。这大概是志士的情怀吧。
端午街头
李秋菊(四川)
长街吆喝胜平常,艾叶香兼粽子香。
老汉摊前尤卖力,逢人就劝买雄黄。
王同兴:小诗一气呵成,波澜不惊;读来清淡含香,自有情长。首句以“吆喝”点睛,并且贯通全篇,凸出了街头早市的特点。次句点出“吆喝”的主要内容,也是端午的标志。“艾叶香兼粽子香”,句内自对,颇为出彩。三句引出“吆喝”尤其卖力的摆摊老汉。尾句点明老汉“吆喝”的内容,即“逢人就劝买雄黄”。雄黄酒是端午的专用饮品。过了端午,就基本没有了销路。这显然是老汉“吆喝”尤其卖力的原因之一。然则,老汉为什么不在家里安享晚年,而是趁端午商机,辛苦摆摊,叫卖雄黄酒呢?这里必有其苦衷吧。读到这里,谁人不为老汉油然而生怜悯之情?
石榴花
雷经升(安徽)
薰风日气清,郁郁引流莺。
翠袂长腰舞,红颜笑靥生。
火光经雨烈,夜色作灯明。
莫道来时晚,芳蹊信自成。
褚宝增:首联入之以景,颔联掺之以情,颈联升之以哲,皆好。唯尾联落之以庸,未见新意或曰惊警。好诗,发力嫌早。
游某寺所得
池健(浙江)
隐约菩提古木苍,禅音袅袅远流方。
造门须懂潜规则,先礼僧人购梵香。
褚宝增:“佛”依“僧”以传道,“僧”依“佛”以活命,“佛”因冲虚而纯,“僧”因现实而俗。“佛”与“僧”之关系,如花如蝶,一植一动,决然两类。池先生之诗不逊韩昌黎之文也!在下曾误佛同僧,今之明也。为蹭池先生之热度,附旧作一首如下,题免,诗曰:“皆恨古来官场贪,贪多日夜不心安。贪官转向佛行贿,佛比贪官手掌宽。”以表相惜且相敬也!
视 力
陈海洋(云南)
一测双眸二点零,平生自负眼空明。
诗书万卷从容解,却有人情看不清。
褚宝增:我若头天晚上不喝大酒且休息充分,依然敢与陈先生一较视力!“诗书万卷从容解”,非目能解,乃心能解。“人情”非目可解,乃需心解,即才识和阅历方可解之。能解“万卷书”而不能解“人情”,知人情何其陷也!
参谒黄河开元大铁牛
薛维敏(新疆)
怒目圆睁四铁牛,开元跨越几春秋。
沧桑未改犟脾气,进退还凭硬骨头。
纾患安民无所惧,守滩除险欲何求。
我来参谒此神物,雨顺风调岁不忧。
褚宝增:题目“谒”非先贤,乃古牛也,此诗之拟人之超前之开端。用拟人,则通情易;用情切,则感人易。提两个小问题,一是第七句“谒”字犯题,二是第七句“神物”不宜道出。
黄梅天
史济民(上海)
江南入梅久,天似一团麻。
听雨芭蕉叶,闻香栀子花。
云浓三百里,湿重万千家。
偶尔斜阳出,欣欣看落霞。
杨强:整首诗的语感和气味还可以,但语句欠锤炼,显得率兴而不够精工。惟颔联,遣词措句极简单,而有天然的妙致。
西 溪
苏俊(广东)
尽说湖为眼,谁知舌在溪。
红流双鹢过,翠著万莺啼。
稚子能言厉,佳人合姓西。
庵前秋未雪,暂许白云栖。
杨强:精巧玲珑,殊堪把玩。次句化自东坡“溪声便是广长舌”之语,而灵动自然。颔联将颜色词提前,名词置后的句法,出自老杜“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等语。颔联有妙趣,“稚子能言厉”,西溪有厉杭二公祠,此句非特写厉公大名以致妇孺皆知,实是暗写西溪一带,人文色彩之浓厚,以至于连稚子都能识得厉公之名。“佳人合姓西”,东坡以西湖喻西子,作者以西溪为佳人,西子、西湖、西溪同为佳人,同一姓“西”,可谓相辉相映。尾联围绕“秋雪庵”发挥,清隽不俗。
过某老宅
方益洪(浙江)
锈锁无声夕照中,檐花阶草弄堂风。
依稀五十年前事,壁上残存语录红。
杨强:淡淡写来,自有深厚的感慨。
读王渔洋《真州绝句》
宋彩霞(北京)
独擅菱塘最下波,江边久挂钓鱼梭。
先生不是别才有,何晓民间兴会多。
杨强:三四句好在句法和口吻。正面陈述的语气,换为反问的语气,便多了几分宛转。正如宋人曾几题《雪夜访戴图》曰:“不因兴尽回船去,那得山阴一段奇。”此等意思,若直说,便少韵致。
肖三羊 本名赵玉祥,另有本色和尚,葫芦娃等网名在身。吉林扶余人。《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早年支边北大荒,2006年于北京退休。诗词有《喘月集》《西园诗词存稿》两部。

王同兴 笔名彤星,1940年1月生,黑龙江宁安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曾任鹤岗市文联、鹤岗市诗联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著有《彤星诗稿》《晚得斋吟稿》及其《续编》《三编》《诗词声韵谈》及其《续编》等。五律《国耻石》获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2012年)。

褚宝增 字应去,1965年生,北京大兴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北京诗词学会会长兼法人代表、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诗苑》杂志社社长、全国高校“爱江山杯”中华通韵诗词大赛评委会主任。

杨雪窗 网名帝乡子,唐社副社长。浙江卫视首届《向上吧,诗词》决赛总冠军。曾获第二届“谭克平杯”青年诗词创作奖,第三届“国诗大赛”诗部榜眼,首届“海岳杯”诗词大赛诗部行卷第一,词部决赛第三。担任“兰乡情”诗词大赛词部评委,第二届“湘天华杯”诗词大赛诗部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