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重五天 (二)
登高重五眺山川,薄雾浓云罩水天。
滚滚汨罗流不尽,萧萧蒲叶荡无边。
孩童嬉笑品香粽,商贾忙欢忘世贤。
君问冤魂何处在,离骚章句有谁怜。
2023年端午节

《七律》重五天(二)是一首诗情兼具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传达了对于历史被忽视和遗忘的忧虑。本文将从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和历史寓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诗人以登高眺望山川为背景,描绘了薄雾浓云笼罩的水天景象。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滚滚汨罗江水不断流淌,象征着历史的延续和流传不息,同时也寄托着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孩童嬉笑品尝香粽和商贾忙碌的场景展示了人情百态。孩童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品尝美味的粽子,体现出生活的喜悦和纯真。而商贾们却忙碌于物质利益的的重要性和价值。这种对比形成了诗歌的冲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的忧虑。
诗末的两句“君问冤魂何处在,离骚诗句有谁怜。”是整首诗的关键。诗人用冤魂和《离骚》诗句来象征古代智者和历史文化的价值。冤魂象征着被忽视和遗忘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呼唤人们对于历史的关注和珍视。离骚诗句代表了屈原的创作,也寓意着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被冷漠对待的无奈和悲伤,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和怜惜这些宝贵的遗产。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七律形式,凝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独特观察和思考。他以生动的场景和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关注。
综上所述,《七律》重五天(二)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传递了对历史被忽视和遗忘的忧虑。诗人巧妙地利用孩童和商贾的对比,以及冤魂和离骚诗句的隐喻,表达了对于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的反思,并呼唤人们重视和珍惜历史文化的价值。整首诗作意蕴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