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一O)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一O、黑虎掏心
张灵甫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孟良崮,一下震惊了蒋王朝,气得那些国军将领们双脚直跳,大骂其愚蠢。
有人说,张灵甫是被共军围堵后逼上山顶的;有人说他是在走投无路下,慌不择路的跑上山的;也有人说,他是在慌乱中,一念之下逃上山的。其实,都不对。
假如说,当年他是一念之下杀了原配;一念之下,不惜得罪七十四军创始人俞济时、王耀武,甚至挤走顶头上司李天霞的话,也有些牵强。
张灵甫是个刚腹自用的人,一生中的几个一念之下,均为惊天之举。事实上,无论资历还是战功,他都不及李天霞。
李当军长时,他不过是个师长。现在虽然和李平级,且经营着王牌之师,但在他的几个老上级面前,仍不及李天霞。
自打蒋有了将七十四师、八十三师和二十五师合编为第一百军的想法后,在俞济时和王耀武的极力推荐下,李天霞已成为内定军长。你想,张灵甫能不着急吗?
这次突然向坦埠发起攻击,表面看,是执行上峰命令直取华野指挥中心。事实上,张灵甫是想立头功,为夺取第一百军头把交椅打基础。
其实,即使被陈、粟包围,后路被切断后,如果他不恋战,完全可以撕开一道口子向二十五军靠拢。
大多数人以为,他选择孟良崮是自寻死路,其实不然,他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退到孟良崮和芦山阵地后,张灵甫想,七十四师这么大个部队,共军一下子是啃不动的,只要盘踞在崮上不动,左右援军一夹击,共军必乱。待敌乱后再反击,将事半功倍。
远在南京的蒋介石,看了张灵甫的电报后,也认为是个消灭共军的好机会,便下令孟良崮周围的十个师,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孟良崮发起了围攻。
于是,孟良崮的战场上,便呈现出了这么一幕惊人的战斗格局:
陈、粟的五个主力纵队包围了孟良崮阵地内的七十四师;而国军则用十个师反包围了陈、粟大部。立马出现了数十万大军同聚一个狭窄地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壮观场面。
为确保指挥系统的安全,总指挥部一分为二,粟裕继续在坦埠前线指挥,陈毅则率总部迅速转移到了莲花山以东的双山。
华野对七十四师发起总攻后,陈毅便不断给各个纵队指挥员打电话,强调要尽快打掉七十四师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除了保障陈毅指挥部的安全外,马家军新三团的另一个任务是,在摩天岭一线截断驻沂水的八十三军西援之敌,确保坦埠、双山之安全。
与此同时,各封锁部队均对各增援之敌展开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反击。使国军各增援部队都认为自己是被主攻对象,纷纷打电话求救。有的竟然将求救电话打到了被包围了的张灵甫那里。致使孤傲的张灵甫在危难时,彻底陷入了孤军奋战的绝境。
张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向第一兵团司令员汤恩伯发出了求救信号。
说来也巧,汤恩伯派出的首支增援部队,正是李天霞部。
李天霞曾当过七十四军军长,也是七十四师师长的候选人,被张灵甫挤下去后,当了八十三师师长,虽然是个杂牌师,但势力并不弱。
事实上,此时的他并不是不想救张灵甫,第一百军马上将组建,他是军长的不二人选,假如见死不救,蒋还会把大权交给他吗?所以,虽对张的行为耿耿于怀,但受命后,便立即派出一个团向坦埠进发。
可李天霞命不济,其部刚接近摩天岭呢,就被马三的新三团打了个人仰马翻。不仅没帮上忙,连沂水也丢了。致使张灵甫的一个旅不但没得救,还被八纵分割包围后一举全歼了。
李天霞一看不好,立马向东收缩,与七十四师拉开了一段不小的距离。
这天傍晚,七十四师被压缩在了一个东西长三公里、南北宽两公里的狭窄山区。所有人员、马匹和物资均受到了严重炮击。
几小时后,七十四师几乎被打残,无奈之下,张灵甫带残部转移到了孟良崮的几个山洞。一进洞,便不停地打电话求救。可打了一圈后没反应,便拨通了汤恩伯的电话。
令张灵甫没有想到的是,汤恩伯总指挥会说出“我也进不去啊,只有你突破万泉山我才能救你”的话。
张一听便蔫了:“我已经无力突破万泉山了。”说完,两滴清泪挂了下来。
次日,张灵甫藏身的山洞遭到炮击,解放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在山顶展开了白刃战。
上午八点,蒋介石发出了支援七十四师的死令,周围的国军第二十五师、六十七师和八十三师被迫发动了反攻。
与此同时,陈毅则命令阻援各部拼尽全力,誓死不退一步。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反攻计划。
最后时刻,张灵甫心如死灰,破口大骂:“各自为谋,同床异梦,胜则争功,败不相救!国军不败,天理难容!”骂完,举起枪,向蒋表了最后一次忠心!
张灵甫战死孟良崮后,蒋很悲伤,撤了一大串不作为的将官,可“王牌”没了,大势已去,从而拉开了节节败退的序幕!
孟良崮,是座奇山。
早在北宋时,孟良、焦赞曾在此占山为王,后追随杨延昭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二人是结义兄弟,常形影不离,故有“孟不离焦、焦不离孟”之说。由此看来,两人的情谊非同一般。正是有了这种同生死共命运的深情厚谊,彼此抱团取暖,才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相比之下,张灵甫刚腹自用,独来独往,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关键时刻找谁抱团?
秦桧都知道交仨朋友呢,你连原配都杀,连上级都得罪,能有好下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