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心经》筹子
过去,庄上死了人,请不起真和尚、真道士,就喊班道奶奶念经超度亡魂。这些道奶奶就是庄上吃斋念佛的老婆婆。念经就是念《心经》筹子烧给亡人。名之曰道,念的却是佛经。庄稼人对于佛道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每逢佛事,总是奶奶起头领诵,其他老奶奶经文大都半生不熟的,跟在后面嘴动动,甚至有的跟着瞎哼哼,滥竽充数。念完一遍,敲下小磬,在筹子上掐道痕。
常听老奶奶们夸道,瞎子(指我奶奶)神呢,我们总记不全,要人提下子。没她,这台戏唱不下去的。
奶奶本有一双明亮的眼。1945年春夏之交,庄上突发急性传染病,人从发病到死亡,仅仅头两天时间,死了不少人。我的父亲和姑姑不幸罹难。顿失金童玉女似的一对儿女,奶奶痛不欲生,哭瞎了双眼。大病一场之后,万念俱灰,吃斋念佛,皈依佛门,成了虔诚的信女。四十六岁的奶奶把祖父撵到牛屋去住,说是今生再不作孽。她要诚修来世,以赎前世罪愆。幼小的我便成了奶奶的眼睛、拐杖,形影不离左右。
那时,常有和尚下乡化缘、弘法。奶奶得了和尚真传。
每天晚上结锅之后,奶奶便开始了一天的功课。伴着昏黄的一豆灯火,袅袅的一炉线香,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念着《心经》,一根又一根重复地掐着筹子。
听着重复有千千万万遍的《心经》,我能流利地背出其中的字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汉字“佛″,形声字。很精准地诠释了什么叫佛。佛即人,人即佛。不是有句人尽皆知的成语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里的"人",请不要肤浅地理解为我、你、他。)
“菩萨",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福慧双修曰菩萨。
与乐,名慈;拔苦,名悲。愿天下人皆怀大慈大悲菩萨之心。
梵语般若波罗密多中的“般若",译意智慧;“波罗密多",译意到彼岸。“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物质),余四蕴(精神)。
色空是佛教的核心概念。《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参悟良久,戏解之。空,就是什么都有。有,就是什么都空。这个空就是这个有,这个有就是这个空。但是,这个空也不是这个有,这个有也不是这个空。达到这认识,你才能来去自由,心体无滞。诸位,自求心性吧,外觉无果。
我这一戏解,不禁想起红楼宝玉的参禅,颇觉有趣。这位怡红公子在和钗黛湘云等听曲文后,因小儿女之间的龃龉而心灰意冷,顿觉自己如曲文所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怜又可笑地大哭了一场后,提笔立占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后来黛玉取笑他,续了两句: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玉受了奚落,自觉羞愧。连钗黛都不如,还参什么禅!
参禅悟道,中国文人所好。佛教中的禅宗一派,儒佛道三教合流,巳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存在,不懂得一点,是会被人耻笑的。扯多了点,望见谅。
以上为《心经》开头几句的简注。在下凡夫俗子,浅陋愚钝,谬误之处,恭请高人达士正之。
我相信,佛语梵音在虔诚信女的意念中,如经文所示,“能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不是奶奶有多神,是心虔则开窍,心诚则显灵。
不知过了多久,奶奶最后双手合十,起身叩拜,提高声音,三称"摩诃(梵语,大的意思)般若波罗密多",才把我从昏昏欲睡中惊醒。只见奶奶把念过掐过的《心经》筹子归拢好,才打发我上床。她还要摸索好大一会,检查锅门口干净了否,鸡窝门关好了否,大门抵实了否等等琐碎,才上床安寝。
一年中,清明、七月半、冬至、辞年,是雷打不动的家庭祭祀日。烧给亡人的,除了一把毛昌纸,金银箔摺的元宝外,我家比别家多出一束《心经》筹子。奶奶说,《心经》筹子在冥间最值钱了,相当于阳间的大金条。
筹子是什么?小麦杆最上端的一节。掐去空穗,约有一揸多长,20厘米的样子。其余的节距短,不适用,只能填锅膛。把掐好的筹子剪齐,分成一束一束的(每束三十根)捆好,备用,这就是所谓冥间金条的坯。我们伢子好玩,要拿它醮肥皂水吹泡泡,奶奶不许,要我们自己去掐节距短的麦杆。
每年夏收时,妈妈总要挑选长势好的几大捆长麦杆,把穗子剪下,供奶奶专用。心经筹子必须是原装货,不能有任何折痕。在石磙上掼过,抖乱了在场上碾过的麦杆都不合格不行的。
《心经》筹子是什么?就是每念一遍《心经》,用手在筹子上掐一道痕,一根约20厘米的筹子上,通常掐十道痕迹,每道间距约2厘米。
念一遍《心经》以两分钟计,一根筹子最少需二十分钟。一小时才念三根,一小束三十根,需十小时左右,要熬三四个晚。
我家祭亡人,座上有十一位。有的饭团上要插几双筷子。祭一回祖要十一束,每束十小时计,就是百十个钟头,一晚念三小时计,需耗时一个多月。
一年四次祭祖,除了夏日天热的几个月外,奶奶有做不完的功课。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该要念千千万万遍吧。
我们上学念课文,背课文,念多了就烦,有时还背不熟。过后不久大都会忘了,还给老师了。奶奶不识字,念《心经》时,吐字清楚,感情虔诚,经文烂熟于心。我们心不诚,不是修行人。
奶奶手上的佛珠,只有五十五颗。不似大和尚脖子上套的长串佛珠。后来,我终于明白,心经正好五十五句(含最后一句三称)。冇一句都不行,真严格!
三百字不到的《心经》,是唐代高僧玄奘从天竺(印度)取回的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般、波"二字均应读成"播"音才对。还有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二字应念作"拿模"的音。
《心经》是诸多佛经中,由大师玄奘亲译的唯一一部经典。译文精准、流畅、优美。明净典雅,哲理高深,诗意铿锵,高标千古。(许多咒语、经文,都是梵音)
奶奶四十六岁起念心经,1960年患了严重黄肿病(时代病),逝年六十一岁。十五年来,念了多少根《心经》筹子,需要念多少遍《心经》?海量吧,无法统计。
涅,不生;槃,不灭。愿奶奶在天之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每想及奶奶,便眼眶发潮。她老人家留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宗教的魔力,信仰的力量!
我想,人若有了坚定的信仰,便会有明确的方向,便会有无穷的力量。坚无不摧,难无不克,事无不成。我能战胜病魔,重返讲台,自修学历,小有成就,精神内核无不留有她老人家的影子。
你有信仰吗?信仰坚定吗?有坚定信仰的人,知来处,知去处。虽苦犹甜,知足惜福,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奶奶早已作古,但她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王玉权,江苏高邮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