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礼
今天我已从敬标手中拿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斗龙港文学》杂志,我认真反复连续看了几遍,总体感觉这本新创杂志并不输于一些市刊和省刊,足见编者对作品质量的把控,她的诞生将会有力地推动江苏地域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必将发现和提携一大批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也必将给创作者们更多宽阔的创作空间,同时通过这本杂志的平台,使更多作品会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核心期刊所青睐。
从这本杂志的几个栏目看,无论是“浩然正气”、“平原风”、“黄海潮”;还是“花海撷英”、“瓢城拾趣”、“屐痕处处”、“心曲声声”,每个栏目都有可读可品之佳作,例如“星星之火燃烧在台北县”“淮南往事”“对着斗龙港,我泪流满面”“徜徉白驹水浒街”“春风十里寻梅魂”“诗意人生瑰色夕阳”“大滩涂”“春天从花海出发”等等,设计、编排足见匠心,这对蓬勃发展的苏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文化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产生出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难能可贵的是:这份杂志刚出炉就有四位幸运者的作品被核心期刊选中发表,真的可喜可贺!
经过我对艺术作品鉴赏功力,我相信通过《斗龙港文学》杂志这个“桥梁”和“纽带”,不会过好久,一批作者和一批作品必将影响当今文坛。
让我们拭目以待。
@袁德礼 谢谢袁大佬对我们这份杂志的充分肯定。我们将不辜负您的殷切希望,把发现、培养、提携作者为已任,永褒为人作嫁衣的初心,尽心尽责为广大会员服务,为他们飞越文坛提供有力支撑。让我们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杂志经我们寄送《雨花》《钟山》《扬子江诗刊》《江苏作家》《青春》《湖海》《三角洲》反馈的信息来看,本期有四位会员的作品被选中,我作为社长既高兴又欣慰,即便我们工作再苦再难再累都值了。提前祝贺一下即将在大刊上发表作品的老师——幸运儿!
韦江荷1/7于荷花斋
我是个75岁的老人,平时在上海和儿子住在一起。我盐城居所在老药厂小区,有时也常回盐城居住。
今年5月份,我在社区大门口的“红霞警务室”办理盐城《居住证》,张红霞警官和辅警张伟、徐小云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递茶倒水让座,让人有一种十分亲切、像到了家里的感觉。
6月29日上午,我去警务室领居住证,张红霞警官仍然亲如家人,她让徐小云打电话到局里查询,说证已办好,还在局里。张红霞对我说:“陈爹爹,您这么大年纪了,天气炎热,就不要再跑了,我们把证送到您门上。”
她让徐小云去分局取回我的居住证,张红霞警官冒着瓢泼大雨,亲自把证送到我家。
望着衣服淋湿、头发滴着雨水的张红霞,我十分不过意。她却微笑着说:“我是个入党多年的基层干警,我们多跑腿,让你们群众少跑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我心里十分感动。我退休十多年了,每次回盐城,都觉得盐城的变化越来越大,路变宽了,楼变高了,人心更是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一件小事见真情,人民警察为人民。
从张红霞警官身上,我看到“为人民服务”的年代又回来了!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已经在盐阜大地生根开花、发扬光大!
一个52年党龄的老党员
陈敬标